人类的本质就是,替别人尴尬。
……
在和林芳约定好等她下班以后再继续聊的事情后,苏曼倒是没有着急去纺织厂,而是拿着她从商店那边买的一套成衣和六尺布料回家找她奶去了。
赵桂枝在没跟着丈夫参加革/命以前,家里头是专门干裁缝的,专门做刺绣旗袍,手艺都是从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当年她爸和她妈结婚时的枕套、被面,那都是赵桂枝亲手缝的。
只是这几年时期比较敏感,赵桂枝为了避免麻烦就把以前缝的东西都收起来了。再加上赵桂枝向来不是个爱显摆的人,以至于在南家湾大队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她还会刺绣、做衣裳的事。
但别人不知道,苏曼可是知道她奶是会做衣服,还做得很好的这件事。这也是为啥她会特意将成衣和布料买回来的原因,目的就是想要来求助一下精通制衣技术的赵桂枝老同志,让她帮忙研究研究这成衣的制作工艺,看看这样的成衣,能不能用棉布当原料,通过手工缝制来做出一件和商店里十块钱一件的成衣“看”上去一模一样的“高仿”出来。
回到家以后,苏曼先是跟她奶那儿唠了会儿磕,吃了顿加餐以后,她才将布料和成衣拿出来,表明了来意。
“奶,我们公社要建服装厂,但没钱盖厂房也没钱买机器,所以我就想着先跟纺织厂那边买一批布料回去,让公社那群参加了妇女培训基地的同志试试手工制衣,虽说肯定是比不上机器制衣的速度,但人多力量大,加油干的话最起码也能先做出一批衣服出来,只是奶你也知道,我这手艺……”
“你也好意思提你那手艺!”一听苏曼说这个,赵桂枝忍不住说道,“咱家是打我奶奶那辈就开始当裁缝,制衣的手艺就不说了,那刺绣的技艺也是辈辈往下传的手艺,可偏偏你爸就没这天分,又把这手上的笨拙劲儿都让你随来了,我这老婆子还能活几年?你要是学不会这手艺不就断在我这儿了吗!”
“奶奶奶奶——奶你别生气,大不了我以后找个手巧的对象,让他入赘咱家,到时候您手把手教他!”苏曼嘿嘿笑着,一边说着玩笑味十足的话逗赵桂枝开心,一边将手里的成衣拿了出来,递到赵桂枝面前,说道,“奶,我们公社书记说了,只要我能把厂子办成,就让我当副厂长呢!奶你就帮我看看吧,看看这成衣好做不好做~”
苏曼撒着娇,让本来还绷着脸的赵桂枝当场破功笑了出来,只能无奈地接过她手里的成衣,看着这满是机器感却细密的缝合针脚,边琢磨着如何手工达成这样的缝合技术,边忍不住说道:“你呀,也都19了,别一天天就想着工作,想着啥社员,也得好好考虑一下你自己的终身大事了。当然了,我不是要催你,只是偶尔会担心你会一直这样下去,怕你会孤单。”
来了来了——
来自六十年代的催婚语录出现了!
上辈子曾亲耳听见公司里的男上司和男同事给自己起了一个“漂亮老处女”外号的苏曼,在vb热搜中看过太多阴间新闻,无数次质疑自己所处年代的苏曼,被父母抛弃而对婚姻生活从未有过向往的苏曼,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辈子不过才19岁的时候,迎来第一次被催婚的经历。
虽然!她现在仍然对婚姻没有任何向往。
但是!她觉得她奶这样的“催婚”还挺温暖人心的。
苏曼想说自己是个不婚主义,也想说自己从未觉得孤单,更想说非要结婚的话,她一定是会更爱工作,也可能不会生小孩。但看着赵桂枝担忧的神情,她还是默默咽下了自己此时此刻的内心所想到的最真实的想法,只认真又敷衍地点点头,转而继续说起了制衣的事。
“奶,这衣服做起来应该不会很难吧?一个人做的话得多长时间能做完啊?能不能像我说的那样,把一件衣服的制作分工给几个人那种,分工流水式制作?那样的话,奶你能不能根据不同型号给帮忙裁出一套样品出来呀,这样我就拿回公社让社员们学——”
“停!”
赵桂枝只觉得自己被苏曼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脑瓜子都疼起来了,直接抬手表示:“小曼你快点给我安静十分钟!有什么问题都等让我把这件衣服拆完再说!”
说着,赵桂枝就拿着衣服去了里屋,打算把自己早就压箱底的工具拿出来,给这件衣服拆开,以确定它明明处处都进行了缝合了,却又都半点棉线缝合的痕迹都没有的的工艺是咋弄的。
看着赵桂枝坐在屋里头,借着外头的日光,一点点挑开线头的样子,苏曼就知道,她奶这是不好意思刚刚突然跟自己提起找对象的事儿,怕自己听了难受,又抹不开面儿,就只能嘴硬心软,让自己别说话了!
“奶!”苏曼突然开口喊了一嗓子。
“干啥?不都说了让你先安静十分钟吗!”赵桂枝虎着脸说。
苏曼没被她奶吓到,反而嘿嘿笑着说道:“没事,就是觉得能回家真好!要是可以的话,真想天天在家待着,啥都不干,就陪着奶你待着~”
听见这话,赵桂枝心里头觉得像是吃了蜜一样,面上却还嘴硬地说着:“一天天净做美梦!哪能天天在家待着啥也不干啊,总在待着人不得待傻了?挺大的姑娘了,还总说傻话!行了行了,赶紧边儿待着去,我这还忙着呢!”
说着,赵桂枝就又埋头继续拆线,对于硬赖在自己身边的苏曼表示了嫌弃……如果她能收敛一二嘴角上扬的弧度就更好了。
……
晚上,苏刚山和林芳都下班回来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苏刚山在听说苏曼能在家里多待几天的消息以后,高兴得多吃了一碗饭,吃饱以后才发现撑得不行,只能在苏曼的捧腹大笑中在院子里溜达消食。
苏曼看着苏刚山一圈一圈在院子里走的样子,忍不住说道:“爸,我觉得咱家院子还是有点小,不行你绕着巷子走一圈吧?你这会儿都已经走多少圈了,转得我头都晕了!”
苏刚山的确是有些因为院子的大小而腾不开手脚,但他又懒得出院子去绕巷子走:“还是算了吧,我再走几圈应该就没事儿了,再说了,你奶也正给我煮山楂水呢,这玩意儿消食,喝完就行了!”
“那行吧,我这还有事儿要跟林姨说呢,先回屋了,爸你自己搁院里头慢慢溜达吧。”苏曼说着,拉着林芳就进了自己的房间。
进了房间,苏曼没有急着问林芳衣服的事儿,而是问她:“林姨,今天站在门外偷听咱俩说话的那个人,她没再继续针对你吧?她有听到咱们俩的对话吗,我今天过去这趟是不是给您造成麻烦了?”
苏曼这一上来就先关心林芳的样子,让向来性子柔的林芳心里一软,连摆了摆手,道:“小曼你别这么说,我和张梅……就是偷听咱俩说话那人,我俩一直不对付,她总想抓我小辫子,才会看见你一个生脸过来找我的时候,特意跑去偷听的,跟小曼你没关系的,她也啥都没听见,根本没影响。”
说着,林芳难得主动抢话,没给苏曼回答的机会,直接把苏曼想知道,自己也知道的事情全都跟苏曼说了出来。
“服装柜台我有的时候也会过去帮忙,那里头的利润可高了,准确来说,不管是在农村合作社、供销社,还是县里头的商店,市里头的商场,都是服装柜台卖得最好,大伙儿都想去卖衣服,或者是去卖布料的柜台,那儿也可受欢迎了!
“愿意过来买成衣的,几乎都是在厂子、政府里头上班的工人、干部,买布料的都是下边公社,或是上岁数的人。县商店这边卖的成衣大部分是从市里服装厂进的货,布料的话就是咱县里的纺织厂提供的。不过,纺织厂提供的布料和成衣用的布料不一样,纺织厂就只有些棉布料子,成衣的料子不知道是啥,但挺滑溜的,颜色也好看!
“不算布票的话,一匹布料进货价是差不多四毛五左右,要是以匹为单位,多进货的话,应该还能再便宜点,不过商店这边一个月能卖出一匹布就不错了,进货量还拿不到批发价格……我们商店这边对外的价格,是五毛钱一匹,像是小曼你这个身形的,五六尺布就够做件衣裳的,哪怕是胖点的人,最多八尺布也够了,算下来的话三五块钱就差不多能够给自己做一件。但这点钱要是想买成衣,估计也就只够买个袖子的,想要买件像模像样的,至少得十块钱才行,这个进价就有八块多钱的,不过就是卖15块钱,愿意掏钱买的人也大有人在,尤其是年轻姑娘,出手可大方了……”
林芳竭尽所能地说着自己知道的,关于服装价格、进货、成本与利润的数据,和自己这一段时间在商店上班时所观察到的,关于消费者的情况与讯息。
她向来是个细心的人,对于常来商店买东西的顾客都保有一定印象。尤其是那一小撮,每隔几个月就会赶在休息日的时候过来商店买新款衣服的小姑娘,她们大多都是将工资攥在自己手里,经济自由的工人或是干事,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别说买件衣服了,就是天天去吃国营饭店也都是足够的。
林芳对她们朝气蓬勃的样子很有印象,她总是希望她的苹苹也能成为像这些小姑娘一样,独立自主又活泼开朗的样子。
想到这,林芳犹豫着向苏曼提议道:“小曼,如果麦秆公社这个服装厂真的能开起来,并想要将衣服卖给商店和供销社的话,那我觉得你可以尝试在衣服的款式上做出一些变动。我听那几个小姑娘说过,她们会想要腰身受得更紧一些的衣服,每次买完衣服她们都会先回家自己把腰身改了才穿。年轻的小姑娘们都爱俏,但机器做出来的衣服只有尺寸上不同,款式却一直都没有变过样子,所以……当然,我不会衣服,只是随口说说的。”
看着林芳有些怕说错话的样子,苏曼只觉得自己头顶上仿佛有个看不见的小雷达,一个在基层待久了,看见个眉清目秀的女同志就想帮助她的雷达!
“林姨,我觉得你刚刚提出的这个建议……很好!”苏曼直接鼓励林芳道,“这个建议真的很适合我们这样才刚刚起步,又是现阶段还只能依靠手工作业的厂子,给了我很多发展厂子的思路。”
“真的?如果能帮到小曼你就太好了!”林芳被苏曼的话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道,“不过我也是听那几个小姑娘说过才想起来的,不算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也不算是啥建议。主要还是小曼你有本事,才能靠这一句话想出那么多好办法。”
林芳的谦虚和夸奖是真诚的,但苏曼说的话也是真心实意的。因为她是真的从林芳的话中想到了不少能够在厂子办起来,正式投入生产,做出成衣以后,能够更好帮助厂子在县里铺货的好主意!
为此,她再开口说出来的话,也是格外真诚:“林姨,我觉得版型还是可以按照主流的风格来制作,但如果您说,我们厂子在顾客买衣服的时候提供试衣间试衣,并在试衣以后,对顾客一些,比如像是收腰、锁裤边这样的要求进行现场改动的话,是不是能够吸引更多人过来呢?”
听到前半句的时候,林芳还有些莫名失落,像是为自己的提议没能被苏曼采纳而产生的一些不该有的情绪。但在听到苏曼说到后半句话的时候,林芳在惊叹苏曼所说的这些想法的同时,也于心中生出了几分参与感,和激动。
——这是自己的建议被采纳,被肯定的喜悦,和能同肯定自己建议的人一起讨论如何扩展、完善这个建议,以及得到对方更多尊重与鼓励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