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 所有人都忙得热火朝天。
先前的化妆、自我介绍及选手分组环节的拍摄其实已经占用了大半时间,大家开始讨论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一组六个作者、两个中文系学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谁都没能说服谁。
谢青很少看综艺,但依旧可以脑补,讨论过程中大家克制情绪的争辩、负气的叹息, 一定都会被放到荧幕上了。
五点拍摄结束时,谢青这一组搞出了四个备选方案。
其他组的情况也差不多,大家一起走出各自进行讨论的房间,谢青就听到陶然在跟同组的作者争:“校园不行,校园题材的开篇太难有冲击力了,我觉得蜜瓜大大哪个方案好。”
然后节目组请大家吃了个饭, 吃饭过程中拍摄了一些日常镜头。
这部分是没有谢青的,因为吃饭的时候不能戴着面具。
晚上回到酒店, 摄影师还会对每个人跟拍一阵子。
酒店也是节目组安排的,离演播室不远。
谢青觉得继续进行扯皮时的讨论没有意义,就给横店那边的拨了个视频。
她要求通过视频多看看各种布景,也看一下各位演员。这是合理范围内的要求,节目组答应了。
谢青:“所以这一场是有五个古代场景、五个现代场景可以用?”
视频那边的助理点头:“对。”
谢青:“我再看一下那位穿粉色T恤的女演员可以吗?”
助理扭头边找人边问:“樊小夕是吗?”
谢青:“不是不是,是那个长得比较妩媚的。”
助理:“哦你说顾雯……”说着找到了人, 跑过去把镜头转向对方。
顾雯反应很快, 立刻跟谢青招手打招呼。
这一切都被谢青身边的摄影师拍下, 等谢青挂断视频, 摄影师问:“你是不是有想法了?”
“对。”谢青点点头, 隔着面具也能看到她眼里的笑意。
然后她在微信群里给组员们发微信:“大家来我房间一下吧!”
十分钟后,大家就聚到了一起。摄影师继续拍摄着,不过这种细节讨论过程,大概只会放几分钟在正片里。
.
之后的几天,几乎所有人都早睡晚起。
除却完成节目需要的,他们还要和横店那边磨合。即便拍摄成品要和内容对得上,也有各种细节可以进行微调,提升整体观感。
作者们对此都没有经验,只能在嘉宾的指点下摸索着来,一时都非常苦逼。
两位本职工作是编剧的选手倒对此十分享受。
他们对着镜头说:“太爽了好吗?我们编剧什么时候有过这种话语权!”
在欧美影视圈,编剧的地位是很可观的;韩国更加明显,常能看到一部影片获得成功,主演在接受采访时公开向编剧致谢。
但在国内,编剧在很多时候连真正的“创作空间”都没有,制片人、导演、资方、演员会对剧本进行多方撕逼,编剧最终只能记录他们谈妥的结果。
不仅如此,还得挨观众的骂。尤其是IP改编的作品:失败了,全是编剧改崩了的错;成功了,那是原著写得好!
两位编剧心里苦,两位编剧巨委屈。
所以两位编剧对这档节目热情满满。
“哎我觉得演员情绪要再丰沛一点……”
两位编剧愉快地体会着指点江山的乐趣。
镜头转到陶然那边,一屋子无线文作者和谢青他们的焦头烂额程度差不多。
“我觉得这个不成啊!!!女配太浮夸了!!!”
“但我觉得不是演员演技的事……”
“对……用文字表述好像没这么夸张,演出来就不对劲了。”
“得改,得赶紧改!”
一连几天都这样兵荒马乱,每天晚上,大家都是一脸疲色地回到酒店。
摄影师偶然抓拍到邹小盈嚎哭“我还要写九千字才能睡啊啊啊啊!!!”
谢青在旁边搂搂她:“不哭不哭,我也还得写三千呢!”
摄影师好奇发问:“不写不行吗?”
邹小盈哭丧着脸:“是啊,职业作者嘛,不写当然不行。”
摄影师:“哇哦,我还以为你们这种自由职业都很轻松。”
丁一帆啧声而笑,调侃说:“拉倒吧。网上早就讨论过,我圈日常就是在机场候机都得码字、生病在医院输液也得码字。”
摄影师:“这回让观众认识真实的你们了。”
其实丁一帆说得也还不完全,对职业作者来说,除却必须日更的自控力外,还需要强大的情绪控制力。
也许现实生活正低落,刚和男朋友吵完架,扭头就要写笔下主角欢天喜地去旅游;也许现实生活中自己正欢天喜地去旅游,扭头就要酝酿主角面对家破人亡的深沉。
曾经有人在微博上说过:“什么叫职业?职业就是我一个朋友的父亲早上离世了,她晚上擦干净眼泪就写了一章主角婚礼的更新。”
多少作者都是这样过来的。但凡“职业”,哪一行轻松啊。
导演组觉得这个Point很好,打算在节目中深入挖掘一下。
后来发现根本不用挖掘,每天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
他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累到反应迟钝的作者在镜头前研究各种情绪极度丰沛的情节。
看着困到连表情和语气都提不起来的脸说“我觉得这里要改成一句咆哮,表达那种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情绪”,摄影师有种镜头前这个人被魂穿了的错觉。
“这个心理戏要简化一下。”另一位哈欠连天,“太多了,演的时候没法表述。”
摄影师不懂为什么他们在这种状态下还能把握行文。
但其实这几乎是一种技能型的条件反射了。
1月26日,是最后的录制。
这一场录制和最初的自我介绍和分组一样,完全在演播室里进行。录制过程中会放各组的成片,由嘉宾进行点评,就是常见的那种综艺环节。
录制之前各组通过抽签进行上场顺序,大家都希望能先上,因为先上的组更容易拿高分,放到后面嘉宾看多了疲软了,打分会变得更加严格。
谢青让年纪最小的沐子楠去抽签,没想到沐子楠非酋本酋,抽到了4号,也就是倒数第二组。
回到后台,沐子楠抱住谢青哭天抢地:“呜呜呜呜呜呜组长我对不起你!!!”
谢青僵硬地抱住她:“没事啊,没事……”
然后大家一起紧张地准备看其他组的表现。
最先上场的一组由一位男频小神带领,其他人谢青不太认识,但这位小神她知道,好像和一生书还挺熟。
除了他,这组还有一位重磅人物,就是选手中仅有的两个编剧里的一个,好像是专写惊悚悬疑题材的,暂时还没有过上院线的作品,但自制的几个惊悚微电影在微博上的反响都不错。
他们这次呈现的作品也是恐怖题材,那位编剧找了外援了来做音效。短片一开头就是黑白镜头晃晃悠悠地对着一间空教室,明明很普通的教室在肃杀呜咽的音效中变得十分诡异。
教室半开的窗上贴着圣诞节的装饰,大概时间比较久了,随着微风轻轻晃动。
接着,一缕浓稠的血迹从上方溅落,抵在窗户上,在圣诞老人的脸上氤氲开来。
谢青没骨气地捂住了眼睛。
然后再也没敢看。
即便没敢看,在接下来的14分钟里,音效和BGM也令她毛骨悚然。短片结束时她挪开手,通过后台的屏幕看到演播室里的三位嘉宾都一副吓得不轻又意犹未尽的样子。
“……吓死我了。”女制片抚着胸口,点评说,“我觉得这个很好,各个方面都很专业,我喜欢。”
另外两位嘉宾的评价也差不多。
坐在谢青身边的邹小盈蔫头耷脑:“这种综艺找专业编剧来,属于开挂吧!”
第二组搞了个玄幻,在做介绍的时候,他们提到想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力,和丁一帆最初的打算不谋而合。
但是短片一开始,就印证了沐子楠当时的担忧,五毛特效让三位嘉宾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
十五分钟的短片因为特效的不到位显得冗长难熬,短片结束后,还是那位女制片先发的言。
她说:“这个特效吧……”
男制片递了个台阶:“我觉得特效不是他们的错。”
“对,特效不是他们的错。”女制片首先对这个说法表示了赞同,接着又道,“但我觉得作为成熟的作者,在以影视改编为主要目的进行创作的时候,什么样的作品好操作、什么样的作品不好操作,你们至少应该有一个大方向上的了解。”
男制片思索着点头:“也对。”
“就比如说弄个古装剧,但是现在有份额限制,这种政策变动经常是我们圈内得到的消息比较全,你们不知道很正常。”女制片继续道,“但是像玄幻的特效要靠钱和技术来堆、军队题材经常需要得到军队方面支持才能拍……我觉得这属于常识范畴,作为作者你们做大纲的时候就应该能想到这类题材想搬上荧幕是有很大难度的。”
另外两位嘉宾深表赞同。
点评到了这个地步,不难想象,这组的评分不会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