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需要的测量,挖坑,填土之类的,也是一项大工程,还是要循序渐进的那种。
一般的园子都少不得要修建池塘,这里面还要考虑池塘的上下水问题,不能成为一潭死水,那样在风水上来说,也是非常不吉利的。
这些水路来往,都要提前定好,方便之后空出相应的位置来,又有挖河造桥的景色,也需要空出来相应的位置。
再有主人家的院落居所,各个院落之间的位置,也是需要圈定好的。
相当于在地上先作画,把某一类工程划分一下,建房子的就只管建房子,修路的就只管修路,造桥建湖的也只管这一类工作,完成相应的分派工作之后,再由王大匠进行相应的调配,让这些多余出来的人手再去做别的工作。
这里面王大匠需要考虑的就是工期的合理分配,怎样让这些人手不至于闲得磨洋工,怎样让他们不至于太紧张到加班加点。
古代有一点好,通常情况下不允许加班,这倒不是他们的领导更有良心,而是古代的科技情况摆在这里,白天干不完的事情,如果要加班干,就需要面对一个问题,照明怎么办?
没有足够的灯,照不亮地面,工作的效率太低,晚上睡不好,影响白天的精神,建造的速度就要更慢了。
所以,能够在日头还在的时候做完的事情,就不要拖到太阳下山后,否则,黑灯瞎火的,什么都干不了。
受自然条件限制的还不仅如此,天晴能够干活,天阴能够干活,天上下雨,再要干活可就有点儿麻烦了,一些在室内能做的事情,如木匠活还能继续干,其他的,什么铺地砖之类的就麻烦了,只能等着天晴了再说。
也不是晴了立刻就能干,若是地面泥泞,还要等一等,等干一些之后再做,免得因为干湿问题而导致高度不一致,产生其他的麻烦。
古人对热胀冷缩等问题的理解,并不逊色于纪墨,甚至比纪墨更能学以致用,这些经验让他们更懂得等待的必要。
纪墨看到的已经是半成品的工程了,房舍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最次也打下了地基,框架也立起来了,等着架梁铺瓦了。
看着那一摞摞青瓦,纪墨还拿起来研究了一下,孙爷爷讲过不少次,也不是没让他见过实物,可真正看到这样多的青瓦,还是不由得人不惊叹。
“一会儿敢不敢上房?”
王大匠见到纪墨在看青瓦,笑呵呵问他。
“敢,我正想去看看到底该怎么铺设。”
纪墨知道原理,知道如何做,可他还是想要亲手去做一回,看看是不是跟所想的一样。
“呦,行啊,那就上去看看,自己铺两块儿,就知道了。”
王大匠鼓励了一下纪墨,一会儿看着那边儿工匠上房,就让纪墨也跟着上去了。
房屋的框架已经立起来了,但什么都没有,踩在这样的高度上,总是让人怀疑脚下的梁木是否结实,能够禁得住这些人的重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