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的嫡妻木讷的让德妃多看一眼都觉得憋气,要不是家世拿得出手,真没办法亲近起来,是以对小六推脱赐婚一事也就不那么怨念,晚些成家也有好处,她再操心也管不了,拿儿孙自有儿孙福作宽慰。
胤祯见缝插针道:“要走了?走之前能不能带我出宫?”
“这我可做不了主,你问皇阿玛去。”胤祚用康熙来搪塞十四,要启程了该忙的事还有不少,顾不上带小家伙出宫。
德妃冷了脸教训就知道玩的十四,“你六哥很忙,现在就得为出行做准备,别捣乱。”
“好吧。”胤祯听话,他得好好读书早一点去尚书房,这样就能缩短时间争取下一次正正当当的随皇阿玛出宫。
胤祚用过饭离开,卫冬还未回来,指挥奴才打包衣物,坐在桌边缕一缕会盟的事。
尼布楚肯定得回去,蒙古整个收回来胤祚是真眼馋金矿,有银子先把路都修了,来回跑马坐车也不颠簸。
“烦啊!”胤祚惆怅道,“缺人手,蒙古部族大多桀骜不驯要想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不现实。“一盘散沙好过一统后成为第二个不可控的准噶尔。
卫冬回来误听了一耳朵:“什么不现实?”话一出口惊觉失言,跪下请罪。
“办好了?”胤祚没叫起,这个时候立威有点晚,“记住自己的身份,顾生死于话多,手伸得也太长了。”
“奴才明白。”卫冬冷汗瞬间浸透衣背,果然不能小看宁郡王,给自己紧了紧弦时刻警醒前车之鉴。
胤祚还算满意卫冬的应变能力,“同你一样的人有多少?”
卫冬猛然间抬头望向宁郡王,“这,奴才无法回答。”
“缺人手,越多越好。”胤祚小小的透了个口风,“如果多伦会盟顺利,蒙古这块地盘利用价值非常之高,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也许?卫冬必须面对这个词带来的深远意义,宁郡王一般不会说这种模棱两可的话,缺人手直接向皇上禀明便是,说给他听不单单指字面上的意思。
“您不是准备回尼布楚?”卫冬不确定宁郡王是否有留在蒙古的意思,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胤祚不答抬手叫了起,“去看看行李还缺什么?”话题直接掐断不予多说。
卫冬懂了,起身行礼告退,先去乾清宫走一遭,无论如何报个信,万一宁郡王在多伦会盟时期突发奇想做出点别的事,皇上也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做梦了?”康熙习惯以梦去衡量胤祚话意中的反常。
“没有。”卫冬很肯定给出答案。
“奇怪,听着不像是无的放矢。”康熙思索一会搁在心里,多伦会盟在前其他事全部靠后,以胤祚的聪明拖不了后腿。
卫冬回去清点宁郡王行李,他那一份也备好了,一切妥当前去复命。
胤祚突然间记起一件事:“去把太子给我的马打理一下。”出行彰显大清国威气势得有,坐车就甭指望了,还好是春天不冷不热,夏天赶路才要命。
“是。”卫冬刚要走被叫住。
“船只也备上。”尼布楚河开能走水路,骑马行进再快也废腿,胤祚能偷懒绝不硬挺。
卫冬记下这就去办,要运马匹和火器等重物,一般的官船载重有限得是那种战船才行,船只等都得提前说好,宁郡王一张嘴他则跑断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