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接到康熙重提米铺的传信,让他回去重新起步,胤祚会回去但不是现在,沙俄那边的犯人正在押送的路上,这边不稳回去岂能安心。
“有粮食铺子才能开起来。”胤祚写了封回信,“各地方上至少一间米铺,让季勇或是信得过的人去买下,同周边农户谈妥包地的价格。”如此种种罗列了一堆,漏洞肯定存在,需要英明神武的康熙去细划,他就一个提议的甩手掌柜,现阶段以种地为首。
朝廷派遣的大军出了燕山没多久和噶尔丹打了个照面,补给线不长作战难度与汉唐征讨匈奴、突厥完全不能比。
不久康熙接到现报,派出去的两支先遣军很快被噶尔丹击溃,大怒之下处置了一无事处的将领。
另外派人规劝噶尔丹,不让其察觉大军将至,以免远逃拖长战线。
康熙再次调集兵力,催促户部尽快调齐粮草,再拖拖拉拉下去立斩不赦。
苦了户部、刑部、兵部,户部即得拿银子出来又得调拨供给大军的粮草,愁得头都快秃了,兵部调兵重在武器的配备上,也都不是小事,天天堵火器营门口等着新鲜出炉的枪、手/雷等物。
刑部之所以忙得脚不沾地,是因商人作鬼需挨个提审,查抄家当的活看似轻松,一起接着一起没日没夜连轴转也累得慌。
刑部查抄上交的财物,无形中缓解了户部就快捉襟见肘的困境。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噶尔丹连连战无不胜,野心瞬间膨胀起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定就当是放屁一样不存在,嚣张狂妄之极,该杀的不该杀的,砍瓜切菜般屠戮殆尽,才不管是否会遭到朝廷大军碾压。
战后所获颇丰,助长了手底下人贪婪本性,自诩无坚不摧又开始新一轮的剿杀,血雨残肢齐飞,大笑声中尸横遍野的惨状再现。
康熙气得整晚睡不着,辗转反侧恨不能将大胆妄为的狂徒五马分尸。
朝堂内外日趋紧张,尚书房众阿哥密切关注前朝消息。
胤禔等得有些不耐烦,摩拳擦掌就盼着大干一场。
太子何尝愿意呆在宫中,要不是有监国重任,他更愿意上战场拿下更多的功绩,绝不能让老大立功重新站起来跟他作对。
老六可以说音讯全无,皇阿玛这段日子不再提及,太子心里一点高兴不起来,忽视并不意味着放弃,最怕老六有别的打算。
兄弟们一个个想着插上翅膀起飞,太子的心境复杂难言,明里暗里打压过,还是不满意。
“老四,你去同皇阿玛说,把老六接回宫中。”太子支使胤禛,“皇阿玛出征顾不上外面的老六,做兄长的理应友爱兄弟替皇阿玛分忧。”
“二哥说得在理。”胤禛应下此事,实在是太子开口容不得他拒绝。
择日不如撞日,用过午膳胤禛就去乾清宫找皇阿玛。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胤禛刚到门口,就听皇阿玛提到老六。
“胤祚心野了,又不回来。”康熙面无表情看完回信,谈不上不高兴。
“皇上,四阿哥求见。”梁九功躬身禀报。
“进来。”康熙收了信看向老四,“何事?”
胤禛一板一眼行过礼,起身道:“六弟在外日久,额娘甚是想念,儿臣愿意去接六弟回宫。”
“到是个勤快的。”康熙一猜便知老四又被太子支使出来打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