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6年, 秦王政四年,魏国灭!
公元前245年,秦王政五年,中秋佳节。赵孝成王那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珠子,突然发现偌大的后宫, 居然还有一颗遗世珍珠等待着他的挖掘开发。
高兴的赵孝成王不顾他的宠姬嫉恨和看神经病的目光, 当晚就闹着要宠幸他突然看到的遗世珍珠,结果可想而知,赵孝成王就这么步上了信陵君不名誉死亡的后尘!
赵孝成王死后赵国一片混乱,这里面有潜伏在赵国的秦细作煽风点火的原因, 也有巨鹿侯赵穆野心勃勃,想趁新赵王年幼取而代之的原因。
不管哪种,赵国混乱是必然的, 而这也是季言之精心策划后所期待迎来的结果。趁他病要他命, 既然作为策划者,现在已经进化成头号战争贩子的季言之自然不可能放任赵国继续混乱下去, 毕竟不管是新赵王胜利还是赵穆这位春申君的私生子胜利,都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最终胜利的只能是他,只能是大秦王朝!!!
“潜伏在列国的探子可以动了!”季言之笑着对自己新任的暗探组织首领——项少龙说道:“巨鹿侯(赵穆)将自己的身世隐瞒了这么久,也是时候透露出来,让大家乐呵乐呵了!”
项少龙:“大王, 微臣不得不说,你的心计简直比海还要深沉……”
先是想招儿把赵孝成王搞死,不用怎么调拨, 年幼的新赵王和野心勃勃的赵穆便内斗起来……
然后赵国的两大势力内斗间,再适当的将赵穆的身世挑破……
呵,人都是擅长阴谋论的,特别是聪明的政治家。说不得会把赵王的死因算在赵穆的头上,算在春申君上,继而认定赵王之死,是楚王的阴谋,毕竟赵王当时看上执意要宠幸的遗世珍珠真的挺一言难尽的!!!
用季言之,项少龙的话语来说,就是口味儿略重。不是上了年龄,只剩下内涵的老珍珠,也不是肤白靓丽的白珍珠,而是黑得油光发亮,可以媲美黑人的黑珍珠,所以基本上,大家都认定了赵王之死,在于中邪!
话题扯远了,总之项少龙在领命令之时,就已经猜到了后续大部分结果。而说老实话,项少龙初次的降落地点虽说在邯郸附近,但他一开始的日子并不是过得很好,可以说他和老秦人接近的口音,让他在赵国饱受了不少赵人的各种歧视排挤。
当然因为他老秦人的口音,让乌应元一下子就相信了他编造的,他乃老秦人的身份,只是现在回想,项少龙还是对赵穆的各种阴谋陷害而意难平,所以能在完成季言之交待的工作基础上,多整赵穆几回,项少龙肯定十分乐意的!
而正是因为这份乐意,潜伏在各国的探子,在充分贯彻了季言之搞事精神的项少龙带领下,让赵穆极力想隐瞒的私生子身份,瞬间传遍了现在还健存的四国……
就如项少龙先前揣测的那样,赵穆的私生子身份一经暴露,关于赵王的死因便开始各种阴谋论起来。如果不是项少龙很确定赵王是死于他之手,说不得也会相信列国知识分子们,各种堪比聊斋的推断…
而季言之等待的就是这种机会……
公元前244年,秦王政六年,赵国内乱,季言之趁机命蒙骜、蒙武父子领军四十万攻打赵国。由于内乱已经消耗了赵国太多的国力,秦军又有项少龙提供的后世特种兵的训练方式,提高了不少的战斗力,短短三年赵国便被大秦军队,从绘制的战国版世界地图上给抹杀掉……
公元前243年,秦王政七年。
担任副丞相的项少龙向季言之建议说,是适合把科举制度搞出来了。
季言之想了想,现在的时机不说好,但也不算差,便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是在一次例行的朝会上,穿着黑色长袍,头戴冠冕的季言之便开口道。
“吾大秦要发展壮大,人才必不可少。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人才基本都靠贵族,以及士大夫们联名举荐。孤王认为世卿世禄世勋等制,太过片面,会让很大一部分的寒门学子报效朝廷五门。孤王仔细思索了一下,决定每三年举办一次考试。欢迎普天之下有才之士参加,从中选取合适的人才。”
“韩郡、魏郡、赵郡的确很缺官员任职!”蔡泽首先响应季言之的提议。
这不是拍马屁,而是为臣之道。毕竟就蔡泽为相这些年来,也算深刻的了解季言之的脾气,既然季言之在朝会上这么说,那便是早就已经下定决心,所以不管怎么说,蔡泽完全没有反对的可能性,而且他也没说假话,韩郡、魏郡、赵郡的的确确很缺地方官员!
韩国战败纳入大秦版图后,统称韩郡,细分则是上韩郡以及下韩郡。而魏国、赵国,基于两国比韩国面积要大的缘故,战败纳入大秦版图后,就西分成了上、中、下三郡。
如果用韩、魏、赵三郡之前的原有官员班底,其实大秦是不缺人手管理韩、魏、赵三郡的!
问题是,季言之并不放心他们,所以根本不可能会给他们掌权的机会。在季言之看来,普通老百姓所求的不过三餐温饱和安稳、没有战乱的日子。如果给他们好日子过,他们基本上不会过多的关注他们原本到底是哪国人。
而原来的故国官员,呵呵,除非季言之傻,才会留明显是祸头子的家伙继续留任,所以大量选拔官员是必然的结果!
副丞相项少龙出列:“蔡丞相说得及是,微臣附议!”
其他大臣交头接耳,也紧接着出列表示附议。
季言之:“既然如此,那就由项卿全权负责科举考试。记住此次科举考试,全天下有志之士都可以参加,每场考试的前五十名将由孤王授予官职。不管他们原本的身份是什么,贵族也好,平民奴隶也罢,也不管他们是老秦人还是新秦人,亦或者是齐、燕、楚三国的人,只要他有才有能力,孤王就会重用他。”
季言之所说的这一席话,被项少龙有意的宣扬出后,不止秦国,就连剩余的齐、楚、燕三国,全都沸腾了。许多,甚至在齐、楚、燕三国原本不得志的人,纷纷前往秦国都咸阳,希望能够通过所谓的科举考试一朝咸鱼翻身、鲤鱼跃龙门。而随着他们从四处陆陆续续的到来,咸阳城的人是越聚越多,热闹非凡。让很多暗中得到了季言之直接授意、隶属大秦皇商队伍的商人们都赚了个盆满钵盈。
就这样,过了半月,大秦第一届科举考试圆满结束后,文武排名前的五十名,也就是一百名学子、武士全都授予了官职,被打散分配到了韩郡、魏郡、赵郡等三郡的地方、军中任职。
因为季言之这位秦王政言出必行,所以很多落榜的学子们没有选择回到故乡,而是选择留在咸阳,就连许许多多因为路途遥远、信息闭塞的缘故没有赶上考试的学子、游侠们也和落魄的学子们一样,留在了咸阳,一边找机会向贵人展示自己的才能,一边等待下一届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