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一零七年,宋徽宗再改年号为大观。大观元年七月,皇子构出生。皇子赵构出生那天据说红霞漫布,是为吉兆,其母韦昭仪便以‘此子肖似父’借机在宋徽宗面前邀宠…
恰逢那日季言之待在宫里,陪着宋徽宗饮酒作乐!
这对异性兄弟耍得很嗨,韦昭仪此举反倒遭了宋徽宗的不满,认为其扰了自己的雅兴。
季言之因为历史的缘故,对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第一位皇帝感官并不怎么好,所以秉承就算不搞事也要煽风点火的原则,季言之一脸古怪的嘀咕。
“这刚出月的婴孩,人都未长开,又是从哪看出和御兄肖似的…”
宋徽宗也觉得韦昭仪邀宠的手段有点太低端。宋徽宗心情好时,或许不介意和韦昭仪玩玩,但是这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拿到台面当着大臣,特别是季言之这位御弟的面前来…
别看宋徽宗如今不过三十来岁,但妻妾无数,可不缺女人给他生儿子。说白了,儿子多的宋徽宗,多赵构一个儿子不多,少赵构一个儿子不少,所以韦昭仪不可避免的悲剧的同时,连带着‘肖似父’的赵构也跟着一起悲剧!
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季言之及冠。
及冠之时,及冠之礼很是盛大,首先和季言之关系比亲兄弟还亲兄弟的宋徽宗肯定是要出席,并且担任了冠礼的主持人,并赐字言之。
不提‘言之’之小字是否是季言之暗示的结果。总之,这世复姓为西门的季言之十分满意这个字,而他满意的结果,自然是以更大的精力投入政务中,为越来越醉心文学创作的宋徽宗分忧解难…
至于演变、脱胎于王安石变法,可称崇宁变法的各种利国利民的措施,经过不断的整改完善,这些年来屡见成效,到了大观三年末,正和元年初,季言之算是初步实现了让大宋民富而从国富的设想。
百姓们家产丰盈之时,季言之又筹划提高商业税收,降低农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毕竟民乃国之根本,只盼越来越好,哪能层层剥削。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说法可不是假话…
资本经济高速萌芽的大宋难道不富有吗,不,其实大宋每年的各种税收是相当高的,那为什么还会被称为弱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不管北宋也好南宋也罢,都会每年给辽国、金国朝贡,也就是花钱买平安。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国家绝大部分的财富都集中在巨商、大地主以及特权阶级的手中,老百姓们几乎没有财产,又要接受各种苛捐杂税,自然会被逼得走投无路、继而铤而走险的和‘朝廷作对’!
纵观历史,各种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的原因都无外乎如此。宋徽宗作为帝王其实性格真的很好,不独断乾坤,也没有很多帝王都有的通病——多疑猜忌,但为什么后人提起他都认为北宋亡于他手,认为他是昏君,却是千古第一画帝呢!
自然是宋徽宗无心政务,将政务全权交给他宠幸的宦官以及信任大臣的缘故!
说来明之一朝有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也是个无心于政务的皇帝,可明朝为什么没有亡于他手呢?仔细想想,差别只在于为他们做事办差的大臣。讲真,宋徽宗这货挑选执政大臣的眼光真的挺有问题,标准的只看颜值才学,不看品德。
可以说能站在朝堂之上,并且有一定话语权的大臣长得都挺不错。如今已经及冠的季言之,他的相貌更是出类拔萃,鲜有人抵。而且托好相貌的福,即使季言之为相多年,办乐不少利国利民的事,人们首先注意到的还是他世间少有的好相貌。
这看脸忽略他本身才干的事,真的让季言之郁闷无比,不止一次的想发出呐喊,劳资是靠才华上位的,不是靠颜值啊!
扯远了,总之在季言之准备颁布降低农税,提高商业税的时候,出了一点点‘意外’。严肃的说,用意外来形容辽人马植夜投献灭辽之策的事并不恰当,但不可否认,辽人马植的出现,还是稍微打断了季言之关于未来的布局。
季言之稍微调整,就和蔡攸一起见了马植。
马植见了深受宋徽宗信任,权倾朝野的首相、次相,和历史上通过童贯举荐,面见宋徽宗时所说的话一模一样,都是不打丝毫含糊的献计让宋派遣使臣自登州、莱州渡海到辽东与日益强盛的女真结盟,共举灭辽大计…
蔡攸听了此献计久久不语,显然在思索利弊…
季言之听了却是满满嘲笑:“你真是辽人?”
马植心一惊,故作不解的问:“西门大人此话何解?可是植之献计不妥?”
“不妥?肯定是不妥,而且是大大的不妥!”季言之收了嘲讽,声音却更显冷冽的道:“我大宋想灭辽,为何非要和女真结盟?先不说蛮夷之徒会不会背信弃义的撕毁盟约,就算蛮夷之徒守信,单凭我大宋就能灭了辽国,夺回五代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云十六洲,要他女真何用,要来分割利益吗!”
历史上宋徽宗信了马植的话,和女真结盟,结果的的确确是一起灭了辽国,但转头女真就撕毁了合约,转而攻打大宋,靖康之耻就此爆发…
所以了解这段历史的季言之先前才有此一说,问马植真的是辽人,而不是女真的神队友?
回过神的蔡攸显然也想通其中的某些不对劲。
他看了季言之一眼,见季言之脸上有笑,却隐含着杀意,自己那分杀马植而后快的心也越胜...
“来人压下去,严刑拷打,务必查出其幕后主谋是谁!”
蔡攸下了命令,着差人将马植押下刑部大牢后,才转而问季言之:“庆弟何时看出问题的?”
季言之白了蔡攸一眼,只简略的反问了蔡攸一句:“大宋如今在陛下英明善用人之下越发的强盛,灭辽何需与女真共襄?”
这显然是一个好反问,至少善于脑补如蔡攸就从中看出了好多问题。
蔡攸顿了顿,问道:“灭辽之事,怕是要尽快纳上章程了,不然怕是要被女真人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