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刁奴9

有人当下弯了腰作势要呕, 却见戚嬷嬷嘴角依旧挂着淡笑,不甚在意地拂过了那匣中头颅一眼。

头颅上的表情十分安宁,像是在睡梦中被割下来的, 李缜猛地将匣盖推了回去, 在清晨的宁静中发出一声闷响。

“却是让嬷嬷污了眼。”

李缜冷笑一声,坐回车里,凤目微垂, 怒色闪过,如深幽处的星火。

甚好, 辰王从他这里取走的东西, 他要一点一点取回来!届时,便无人再敢欺他东宫之人。

驾撵滚过青石板, 在轻微的隆隆声里朝皇宫驶去。

“把那小奴带回下人房, 给些药。”

“是!”

得了嬷嬷指示的下人赶忙将那昏死过去的小奴抬了进去,刚抬起来,就见小奴的背上渗出些血迹, 下人们心底咯噔一下。

这是受了杖刑了吧,都打出血了,若是不赶紧施药, 怕是小命不保。

“你说, 这是辰王做的, 还是另有其人?”

一直猫儿蹭上了霁青的布料上,仰着头摆出求表扬的神色,听见这话,尾巴甩了甩,眯起了猫瞳。

“要是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这个刁奴嬷嬷可是有失名号, 你说呢?”

猫瞳泛起一点兴致,龇出一对小小的尖牙,打了个大大的呵欠。

天光渐渐大亮,裕成帝走到宫门处,辰王已经在等他了,父子两人相视一笑,皇帝的眼中就溢出些爱子之情。

辰王每日都来等自己上朝,委实是个孝顺的孩子。

李溯的殷勤让裕成帝很是受用,想到今早对林贵妃许下的诺言,裕成帝捋了捋胡须,决意今早的早朝上,该放出些口风了。

先从皇后开始,治其失职之罪,皇后换了人,李缜的嫡出之名就落了空名,等到林贵妃坐上皇后之位,李溯的上位也就名正言顺。

送皇帝出来的宫人微不可查地对辰王点了点头,对方目中瞬间绽出惊喜之色。

母妃和他努力了这么久,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不枉他为了维持贤孝的模样,日日来宫门等皇帝。

两人各怀心思,面上却都含着喜色,十分亲近的模样。

等走进大殿,平日该列作两排的文武官员此时却凌乱得站着,或有人聚在一处,目光都朝着一个方向望过去。

皇帝皱了眉头。

“何事喧闹,成何体统?”

百官四散开来,露出人群中,盖着薄裘坐在轮椅上的人。

辰王和皇帝顿时双双变了脸色。

眼前的人双目含着清浅笑意,远山眉下,眼角的凌厉夹杂着点点嘲弄,便显出那点清浅有些寒凉。

仿佛在看一出父慈子孝的戏码,觉得十分有趣。

辰王李溯面上得志的神情并未卸下,反应比裕成帝还要快些。

“竟是阿缜来了,你已经许久未操心朝堂之事,身体可还健朗?若是还未见好就来上朝,届时又卧床不起,可就得不偿失了。”

李溯状似关切,实则在向百官和皇帝传递一个暗示,太子李缜的身体已经连上朝都快不行了,这样的太子,未来还能坐好皇帝的位子么?

李缜笑了笑,还未开口,就见皇帝阴沉着脸,开口就是斥责。

“辰王说得对,你如今身体已经不行了,跑来朝堂作甚?没得连累了旁人,还是回东宫歇着吧,左右辰王也会照顾你这个弟弟,别出来惹是生非!”

裕成帝做了多年皇帝,当年也是夺下了那金銮宝座的人,对于自己的打算,和太子突然的出现,感到有些不安,但想到林贵妃,又想到每日尽孝的李溯,还是铁下了心,为废黜太子,做出第一次尝试。

大周皇室的等级极为森严,先祖设立的御吾卫,分为两支,一支供皇帝驱使,一支为太子所用,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相传也是个让人唏嘘的往事。

这样的制度下,过了祖祠玉碟的太子,便不是皇帝想掳就掳的存在。

若是掳去太子,皇帝势必要面对皇室一脉的压力。

况且,太子虽被牵连进了赵氏案,可其自身却未犯错,无名不正,皇帝便要遭受指摘。

裕成帝并不愿意承担这种指摘。

他希望成为史册上的千古名君,以供后人瞻仰。

面对皇帝咄咄逼人的不喜,和辰王意有所指,李缜淡淡笑起来,面容十分温和。

“劳烦父皇烦忧儿臣的身体健朗之事,儿臣今日终于觉得好了许多,还望能为父皇分忧,且国之社稷,本就是太子需修习之事,儿臣就算明日倒下,今日也得来。”

皇帝冷哼一声,他本也没想过一两句话就能撵走李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