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座位

胤祉、胤祐还没想好坐哪,就见胤禛指了左右的位置招呼道:“三哥,胤祐,快来坐吧。”

两人一看,这样顺着也算是按长幼排的,就飞速过去坐定了。

就差一个老十了。

兄弟几人默默眼观鼻鼻观心,鸟悄的不吭声,生怕扰了皇阿玛。

又等了半刻钟,就见老十胤?擦着一头的汉,急颠颠的进来。环视一圈,急忙道:“皇阿玛吉祥,儿子来晚了,我……”

“行了行了,去坐着吧”康熙打断他。

“是。”胤?快走了几步,胤禛不自觉的往旁边让了让,虽然不是朝他这边走,可看着老十胖墩墩、一身汗的过来,还是很冲击眼球的。

康熙批阅完了手里的折子,合起来放到左手边,抬头环视一圈,屋里就更静的落针可闻了。

“此次西巡,总体而言,秦晋民俗丰裕,浙江较以前更好,只有山东水旱,河南民生艰苦。”

直郡王心里腻烦:水旱,又是水旱,这是老话题了,多少年前就在修理河道,只是年年修,年年还是出问题,每年花费的银两加起来都够修几个行宫了,真不知道怎么就修不出个效果来。

想到行宫,就想过了年春暖花开,可以去郊游打猎了,到时候可以好好跑跑马,这一年都没怎么活动开筋骨。

胤禛也在想修河道花费的银两,这段时间他在户部挂名,看了许多账目,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大清国要花钱的地方可真是太多了。

就拿治理永定河来说,自三十七年起到三十九年,一年的修理经费就得近百万两!国库每年的税银才够修几条河?

还好皇上是个省钱达人,找了许多因罪或因过被革职的官员捐款,又让内务府庄头带人无偿劳役,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费用,直接从百万两降到了二十万两,省了大半。

可这只是一条河,大清万里河山,若要一一修建起来根本不是国库能支撑得起的!

胤禛的思绪飘远,就听到上面康熙讲到这次西巡的问题大户河南,“大小官员相互推诿、不作为,百姓们虽然质朴诚实,该交的税赋从来没有拖延,然而今年却欠了四十八万两。”

“却原来是当地的官员得知朕免除了秦晋积欠的钱粮,也期望着河南也有此恩典,于是便从中渔利。”

康熙在上面坐着,就跟讲台上老师看学生小动作一样,一看一个准。就见其他人都认真听着,只胤禔神思不属,于是他突然问道:“对于这件事情,保清你说说该如何处理?”

直郡王胤禔被点到名字,猛然一惊,回过神来想了想,横眉怒目道:“这些个贪官只顾谋私,于公无益,儿臣觉得应当将他们都裁撤下来重新换人。”

八阿哥胤禩听了这话,心里摇摇头,这话听起来是没错,但是皇阿玛也说了,这可是河南府一府的官员,若是都一次裁撤,只怕突然换上不熟悉本地事务的官员,是要出乱子的。

康熙听了胤禔的答案,没说什么,又问胤禛道:“老四你说说呢?”

胤禛思索道:“可以裁撤一部分官员,特别是为首的那些。再派遣一些过来,同时加强对此地官员的监督考核。但当务之急还是要先解决河南府民生艰难的问题,或许可以蠲免钱粮。”

康熙点点头说到:“朕已下令,地方百姓今年所欠全部免征,但由河南府通省官员,用其俸禄补足所欠银四十万两,如补不完,则暂停官员升转调动。”

底下诸位皇子都十分震动,再次为他们这位皇阿玛严厉刁钻的手段而叹服,这一府的官员暂停升调转移可是大手笔,有这个还银子的限制吊在前面,估计所有人都得卯足了劲,盼着能赶紧还完。

若是还不完,岂不是一辈子都只能在原地打转了?而且说不定明年后年,皇上见还没还上,就直接把他们脑袋上的官帽收回来。这真是跟上了紧箍咒一样叫人痛苦。

而此举百姓免了赋税,朝廷又收回了银子,真是一举三得呀。

“此举可不止一举三得......”

众人正想着呢,就听三阿哥胤祉说道:“同时还获得百姓的一片称颂,皇阿玛明察秋毫,还让河南府的官员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不敢再犯。教训官员与无声,又分毫不影响河南府运行。”

“皇阿玛处理的如此巧妙,儿臣还得多向您学习才是。”

康熙笑了笑,这帮小子,是得学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