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029

王安石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安慰吴琼道:“不用在意。”

“我就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吴琼说道,“我们两家昨天才认识,今天他们一家就送给我们这么多名贵的东西。”

“等我们到了舒州,送一些舒州的东西给周兄他们。”王安石也没有想到周兄他们一家人这么大方,这么细心周到,为他们准备了这么多途中需要用到的东西。

“好,到时候多送一些。”

王雱正在喂信鸽吃点心,听到他爹爹这话,他连忙说:“等到了舒州,我要抓一只鸟送给阳阳。”阳阳送给他一只信鸽,礼尚往来,他要送给阳阳一只漂亮的鸟。

“好。”

“官人,这信鸽可不是普通人家有的。”吴琼有些好奇曹娘子他们一家人的身份,“你说曹娘子他们一家人是什么人?”

“非富即贵。”王安石猜想周兄他们一家人出身名门,但是具体是哪一家,他不清楚,毕竟他对汴京城里的权贵不了解。“周兄他们一家都是豁达的人,我们不用在意他们的身份。在意了,反而会辜负周兄他们一片好意。”

“你说得对,可惜我们两家认识了一天就分开,下次见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王安石一脸深意地说道:“以后我们还会在汴京重逢。”

多亏了曹皇后给王安石他们一家准备了不少东西,这让他们一家人在途中少受了很多罪,也省了不少麻烦。

赵旸原本以为他的读书认字生涯会跟福康公主一样苦逼,没想到并没有,相反很轻松。他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就不学,曹皇后和宋仁宗一点都不勉强他,这让他心里松了一口气。

福康公主见宋仁宗和曹皇后教赵旸读书认字十分宽松,不仅不勉强他读书,还不要求他背书,这可把她羡慕坏了。同时,她非常不服气,为此还跟宋仁宗抗议,结果被她爹爹无情驳回了。她爹爹说她已经七岁了,读书就应该认真,而赵旸只有两岁。

赵旸安慰福康公主,等他长到她这么大的时候,也要认真地读书、背书,这才让她心里平衡。

此时,赵旸正在跟着曹皇后念书,念得正是《千字文》。

之前,曹皇后有教过赵旸《千字文》,但是那个时候不算是真正的教,只是教着好玩。这次,曹皇后再次教《千字文》就教地非常认真,一个字一个字地教。

《千字文》是启蒙书,每个孩子刚开始读书的时候都会学它,赵旸也不例外。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赵旸跟着曹皇后乖乖地把这句话念了一遍:“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曹皇后又带着赵旸念了两遍。念完后,让儿子把这句话重复一遍。其实,就是让赵旸把这句话背一遍。

一句话背起来很简单,赵旸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曹皇后夸奖儿子一番,然后开始一笔一划地把这句话里的每个字都写出来,然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

在讲解每个字的时候,曹皇后还会给这个字组词、造句,让赵旸更好地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等讲解完这句话的八个字的意思后,曹皇后就握着儿子的手,开始教他写这八个字。

赵旸人小,手腕没劲,如果曹皇后不握着他的手写字,他这字会写的飘起来。

这八个字,曹皇后教赵旸写三遍,他就会写了。接着,再教他下一句话。

苗昭容坐在一旁,一边绣花,一边看曹皇后教赵旸读书写字。听着太子殿下奶声奶气的读书声,苗昭容心头一片柔软。

学习了半个时辰,曹皇后就停了下来,让赵旸玩一会儿。

苗昭容特意做了好吃的给赵旸。自从赵旸开始读书识字后,苗昭容每天都会给他做各种好吃,犒劳他。

吃完苗昭容做的蒸酥果馅儿饼和牛乳茶酪,赵旸就抱着大白去坤宁宫的院子玩耍。

他玩的时候,曹皇后从来不催他,等他玩好了,会问他要不要继续学。如果他要继续学,那她就继续教。如果他不想继续学,曹皇后也不会逼着他学。

赵旸和大白在院子里玩蹴鞠,一人一鹅抢着踢蹴鞠,玩的不亦乐乎。

跟大白玩了一会儿,赵旸叫元松和元柏陪他玩。他和大白一伙,元松和元柏一伙,他们抢着踢。

大白和赵旸玩蹴鞠的时候很温柔,但是对手换成其他人就非常凶悍,追着元松和元柏叨,叨得元松他们非常疼。

过完年,大白又长大不少,叨人的功夫也增进了不少。

玩了半个时辰的蹴鞠,赵旸就不玩了,乖乖巧巧地跟着曹皇后继续读书。

福宁宫里,不久前宋仁宗和欧阳修他们刚商议完正事。此刻,他们正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官家,太子殿下读书读得怎么样?”韩琦喝完茶,放下手中的茶盏问道。

“他正在跟皇后学《千字文》,昨日已经学到一半了。”宋仁宗笑道,“皇后教他的每个字,他都记得,也会写。不过,他现在还太小,写得不好。”

“太子殿下会写字了啊?”韩琦他们一脸惊讶,“太子殿下学地真快啊。”

“这孩子记性好,皇后教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三遍,他就能牢牢记住。”宋仁宗说这话时,表情看起来非常云淡风轻,但是语气里难掩得意。

欧阳修他们夸奖道:“太子殿下聪慧。”

“跟王安石的儿子相比还是差了些,王安石的儿子在旸旸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会背不少唐诗,会写不少字。”宋仁宗可没有忘记他儿子跟王安石儿子的赌约。

“官家,太子殿下才开始读书识字。”韩琦知道宋仁宗并不是真的觉得太子殿下比不上王安石的儿子,“以太子殿下的聪慧,一定很快就会超过王安石的儿子。”

“旸旸要是输给王安石的儿子,可是要叫人家哥哥的。”提到王安石,宋仁宗就说起了他。

在上元节那天认识王安石后,宋仁宗特意去了解了下王安石的情况。仔细了解后,宋仁宗越来越欣赏王安石的才能。

欧阳修他们是知道王安石的,从文彦博那里听说了不少关于他的事情,但是并没有见过此人。现在,听到官家对王安石赞不绝口,这让韩琦他们对他非常好奇。

跟宋仁宗闲聊了一会儿后,苏子美他们就退了下去。

回到御书院,欧阳修他们说起赵旸的事情。

“好久没有见到太子殿下了,也不知道太子殿下长大了没有?”韩琦他们还是在大年初一那天见过太子殿下,从那以后一个多月,他们就再也没有见到太子殿下。

原本以为,他们上了朝后,就能见到太子殿下,结果太子殿下因为读书,一直没有来御书院。

“太子殿下现在读书了是一件好事。”欧阳修心里有了一个想法,决定送给太子殿下一幅字帖,让太子殿下用来练字。

“王安石的儿子两岁就能背唐诗,还会写字,这怎么教的啊?”韩琦想到他的儿子就非常头疼,“我儿子到现在都背不了几首诗,也写不好字。”韩琦的儿子,今年八岁,非常调皮,不愿意好好读书,让韩琦非常头大。“我想请教他。”

“你把你儿子狠狠地揍一顿,他就会老老实实地读书。”欧阳修说道,“你太溺爱你儿子了。”

范仲淹赞成地点点头:“永叔说的没错,稚圭你太溺爱你儿子了。”

韩琦摸摸鼻子,有些尴尬地说道:“我也想揍,但是我家夫人不让我揍。每次我说儿子,她就护着儿子,跟我吵。”

欧阳修指着韩琦,毫不客气地嘲笑他:“惧内!”

范仲淹抬手拍了拍韩琦的肩膀,语气非常严肃地对他说道:“稚圭,在教育儿子这方面,你可不能惧内。”

包拯也拍了拍韩琦的肩膀,用过来人的语气教导他说:“稚圭,在教导儿子这方面要是惧内,是教不好儿子的。你儿子聪明机智,好好教导会成才的,你可不能因为惧内就不好好教导儿子。”

“稚圭,我觉得你应该和你夫人好好说一说。”富弼言道,“你儿子今年八岁了,再不好好教导就晚了。”

苏子美笑话韩琦道:“稚圭,真没想到你这么惧内啊。”

韩琦被好友们说得一张脸通红,他嘴硬地为自己辩解:“我这是不想跟她一般见识。”

“哈哈哈哈……我看你是不敢吧……”

“你们……”被好友们无情嘲笑,韩琦气得不轻。

欧阳修他们离开福宁宫后,宋仁宗就前往坤宁宫看望儿子。他来到坤宁宫的时候,赵旸正趴在桌子上,认认真真地描红。

字帖是宋仁宗特意为儿子做的。

赵旸没有注意到宋仁宗的到来,他正皱着眉头,表情凝重地在描红。

上辈子,他也会写毛笔字,而且写的还不错。按理说,这辈子写毛笔字应该不难,但是他现在太小,别说手腕没有什么力气,就是连抓笔都抓不好,因为他的手太小了。

赵旸见自己描红都描地歪歪扭扭,跟个鬼画符一样,心里是满满的嫌弃。

王胖胖只比他大一岁,但是胖胖的字比他写的好。虽然胖胖的字很飘,但是最起码写得工整,不像他写得跟鬼画符一样。

宋仁宗见儿子紧皱着一张脸描红,忍不住失笑,伸手戳了戳儿子的小脸。

赵旸抬起头,见宋仁宗来了,没有什么精神地叫了一声:“爹爹。”

“怎么没有精神?”宋仁宗伸手把儿子抱了起来,关心地问道,“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不是,是我的字写得不好看。”赵旸指了指他刚刚的描红,“爹爹你看我的字写得多丑。”

原来是因为这个。

宋仁宗拿起儿子刚刚描好的字看了看,“爹爹觉得你描地很好。”

“爹爹你骗我,我描地不好看,比胖胖差远了。”

听到儿子这么说,宋仁宗忍俊不住地说道:“你觉得自己的字比王雱的字难看?”

赵旸用力地点点头:“对啊,胖胖比我写的好。”

宋仁宗没想到儿子的好胜心这么强,他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安慰他道:“王雱才学写的字的时候跟你现在一样,等你练了一年的字,你就会跟王雱一样写的好。”

“真的吗?”

“真的,只要你好好地练字,以后也会跟王雱一样写的好。”宋仁宗鼓励儿子道,“说不定以后还会比王雱写的好。”

“我一定要比胖胖写的好。”他两世为人,上辈子还算是个书法家,这辈子总不能输给一个三岁的孩子吧。堵上两辈子的尊严,他也要把字练好,把上辈子的字的水平给捡回来。

见儿子这么有干劲儿,宋仁宗心里很是欣慰:“爹爹相信旸旸可以的。”说完,他抱着儿子坐下来,握着儿子的手一笔一划地描红。

描了一会儿字,宋仁宗就没有让儿子在描红。

“休息一下,待会再描红。”儿子太小,长时间描红,他的小手会疼的。“你跟爹爹说,你刚刚跟嬢嬢学了什么。”

“嬢嬢教了我很多句。”

“教了你什么,说给爹爹听听。”

“哦,晋楚更霸,赵魏困横……”赵旸把刚才曹皇后教他的《千字文》一句一句地背给宋仁宗听。

曹皇后教地并不多,只有十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