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皎还要多说几句,听见外头人对黛玉清儿连声问好,便忙命给她们也备上热茶热点心,看见她们进来,笑道:“冷不冷?快来吃东西暖和暖和。”
黛玉陆清先各自摘了斗篷,才到文皎身边微微一福,便一左一右坐在她身边捧了茶。
此时人多口杂,文皎也不急着这时候问黛玉和陆溶相处得怎么样,只尽长辈之意问清儿道:“大郎怎么样?王御医怎么说?”
陆清便把王御医的话重复了一遍,笑道:“大哥身子健壮得很,轻易连声咳嗽也听不见,以前还大冬日的赤膊在外头习武,这回就是累得狠了,歇歇就好,太太不用担心他。”
文皎摇头叹道:“到底是六百里呢,若不是确定了没事儿,叫人怎么不担心。”
她想了想,又转头问黛玉道:“玉儿,你可看着药方子了?王御医都开了些什么药?”
清儿心大些,未必记得,而玉儿一向心细如发,还是问玉儿保险。
果真黛玉一样样把药方子上写的什么说得清楚,文皎听过都是些补身养气的药材,便彻底放下心,笑道:“无事就好。”
陆清心里纳闷,玉儿姐姐就看了两眼药方子,怎么就记得这么清楚?
她对着玉儿姐姐说的药材回想,想了半日似乎确实是有这些,再想到太太不问她只问玉儿姐姐,心里便有些丧气。
她不是记不住药方,只是当时心思不在药方上,不然她也能说得清清楚楚的呀……
陆清端着茶杯沮丧了一会儿,又想起憔悴不堪的大哥和还在银卫的娘和二哥,想到一家子四个人,娘和哥哥们都在边关杀敌,只有她一个在甘州城躲着清闲,不由得更沮丧了。
文皎和黛玉说着说着话,忽然感觉到另一边清儿心情似乎有些低沉,想到她才见了亲哥哥便又要出城,也不能再去银卫见葛霄,便心内一叹,问道:“清儿怎么了?是舍不得大郎了?”
文皎看着清儿噘着嘴往她身上一靠,立时感觉到肩膀一阵酸爽,没忍住皱眉痛呼出声。
陆清忙从文皎肩膀上弹起来,懊悔道:“太太,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忘了……”
看她急得要哭,黛玉忙从另一边站起来走到她旁边,双手扶着她的肩膀笑道:“你一向心大,我们都知道,娘又没怪你,你怎么急得这样?”
黛玉不说还好,一说她“心大”,陆清便觉得一股委屈从涌上心头,霎时眼中便滴下两颗极大的泪珠,搂着黛玉的腰呜呜哭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文皎和黛玉都愣了,黛玉忙把她往怀里搂紧了些,也不知道她为什么哭,便看向文皎求助。
黛玉不知道清儿为什么哭,文皎也觉得摸不着头脑,欲要问清儿原因,见屋内还有许多丫头婆子,便命她们都先出去,方柔声道:“清儿,你怎么了?有什么事儿和太太说。”
陆清埋在黛玉腰上哭了一会儿缓过神,甚觉得不好意思,抬头见太太和玉儿姐姐都在那里等着她,表情又是关心又是着急,便更不好意思。
文皎看她自己哭了一会儿好了,面上露出羞赧的神色,想要再问问,又想到青春期的孩子是容易多想,自尊心正处于一生中的顶峰,见她无事,便索性不再问了,笑道:“哭花了脸,叫水给你洗脸罢。”
太太不问,玉儿姐姐也不问,还无奈的拿帕子给她擦眼泪,陆清便觉得才刚她的小心思更没理了。
她抿着嘴抹了泪,张口便不说她为什么哭,只小心问道:“太太,我……我想和大哥一起回银卫去……”
文皎和黛玉互相对视一眼,皆不大明白,文皎便严肃道:“清儿,眼看这两日便要起战事,就算是你去了银卫,大郎和你娘都在军中,也顾不到你,便是你和他们同在一城,战事结束前,你也未必能见到他们几面。”
“况且你在那里,他们还要分心担心你,你跟着我一起回甘州,在我身边总比在银卫更安全些,有什么消息,说不定在我身边比在银卫还更早知道。”
“你虽不是我亲生的孩子,却也是我膝下养大,而且你娘去参军之前把你托付给我,若是你拿不出一个一定要去的理由,我是定不许你去银卫的。”
陆清听太太这样说,再扭头看玉儿姐姐也是一脸不赞同,不禁发急道:“太太,我不是闹着玩儿,也不是耍脾气。”
“我是觉得我娘和大哥二哥都在边关杀敌,只有我一个要跟着太太躲到甘州去,既然我娘和韩姨能参军,我想着,想着我也是从小到大习武,我也想去参军,不说什么家国大义的话,就说立些功劳回来,我也不是白长了这么大。”
文皎已经明白了陆清的意思,有些哭笑不得,神色里带了出来笑意,让陆清又着急拽她的衣裳道:“太太,太太,宁远军又没说不许女子参军,太太别笑呀。”
陆清越这么说,文皎越是忍不住想笑,但顾及着孩子的面子,文皎只得拼命忍住,问她道:“清儿,你告诉我,大燕军规,兵士入伍最少要满多少岁?”
陆清愣了神,心里的急躁消退了不少,慢慢噘起嘴儿,红着脸嘟囔道:“十四岁。”
文皎看她这样,还是忍不住笑出了声,又补充了一句道:“是满十四岁的生日过后。”
她朝陆清点头命她靠近些,忍着疼拉起她的手,笑道:“太太不是不让你去,也不是拦着你参军,实在是你年纪都没到,根本就进不了宁远军。”
“再者宁远军确实没说不要女子,你娘和你们韩姨在银卫城里也都是数得着的人,可她们的年岁都比你大十几二十岁,你韩姨今年二十八岁,你娘今年已经三十八岁了。”
“我虽在军事上不大通,却也知道战事在即,大燕不缺精兵,断不会招收新兵入伍,也不会让新兵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