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一串号码

杜云红教授噗嗤一下笑出了声,“我看不至于。小谢的材料力学学得挺好,现在虽然同我的交流少了,但我每次布置的作业,她都能按时完成,而且完成得情况都很不错。”

“我之前存了故意试探学生底细的心思,布置了一些比较难的题目,把我手头做的那个土木系的大坝工程的项目拿过去出了一些题,其它学生们做的那叫一个一塌糊涂,就她做的挺不错,挺有想法也挺有耐心的一个人。”

“精密制造系和土木建筑系的专业课程差了千山百水那么远,要想做对我说的那道题目,首先就得读懂题目。要读懂题目就得去自学土木系的课程,全班就她一个人会做,看得出来,人家下课之后是真的下了工夫。”

“还有啊,小谢她先生也考到咱们学校了,在经济系,之前去我的课上陪过几次小谢。人夫妻俩心里肯定有数,能从五十多万考生中脱颖而出,跑到国防科大来,时间管理会出问题吗?”

荀教授想了想,决定回头他也布置一些特别难的题目,去试探试探谢迎春的底细,看谢迎春是不是真的如同杜云红教授说的那样,虽然课堂上看着不努力了,但课下依旧用功。

荀教授和杜云红教授谈论这些的时候,教研室内的其它教授都在一旁听着,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都决定把作业题目的难度给拔高一些。

这年头,缺人才啊……

像荀教授和杜云红教授这种,因为干的活儿是为国奉献的关键职业,根本不能停,在那十年浩劫中基本没受到什么影响,可也仅仅是个人的生命安全没受到影响,他们当初看好的学生四散零落,很多人都恨上了自己曾经学过的东西,觉得是自己学过的东西害了自己,让自己遭受一轮又一轮的迫害,住牛棚、啃草根……十年辛苦十年恨,哪怕现在情境颠倒过来,依旧没几个人愿意再回到研究岗位上来。

荀教授和杜云红教授这种学术界的大腕儿手头有项目,可基本上都是自个儿一人单打独斗,迫切地需要找一些学生加入到研究团队中来,分担一些研究压力。

那些有潜力的学生自然就是这些老师心目中的首选。

-------------------------------------

谢迎春自个儿都没意识到,因为她怀了个孕,精密制造系的教授们就打算造个孽。

课堂测试、课后作业的难度都得提上来!

课上讲的东西也不用再顾忌,将重点难点全都抛出来,尽量深挖知识的深度,以此来看学生究竟是千里马还是小野驴。

谢迎春倒是没感觉太吃力,她还以为之前那种慢节奏是教授们考虑到学生们的基础参差不齐,给提供的热身时间,现在这种快起来的节奏才是大学的主旋律。

她的那些同学就跟着遭了秧。

课堂上一脸懵逼,课后与同学互相讨论成两脸懵逼。

老师讲的都是些啥?听不懂!

笔记抄了满满好几个本子,可就是看不懂!

课后作业的题目倒是能看懂,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

大学就是这样,永远没有学懂学明白的时候,但只要你愿意学,就一定能学到新东西。

精密制造系的学生被迫都泡起了图书馆,自学教授们在课堂上推荐过的各种书目专著,一遍看不懂就看两遍,两遍看不懂就看三遍,直到看懂为止。

于泽陪谢迎春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同谢迎春打招呼,还在那儿纳闷呢,“你怎么认识这么多人?”

“都在一个班里上课,能不认识吗?”

“这么多人,都是你同学?”于泽大吃一惊,“乖乖,你们精密制造系的学风这么好吗?我在图书馆还没怎么见过我们系里的同学呢,我应当是我们系里跑图书馆借书看书最勤快的。”

“比比咱俩看的书,你看得算是少的。对了,我最近想吃酸的,借了书后,咱俩去买点酸枣吧,煮粥的时候放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