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番外四

高素兰被问住了。

张支书:“你爸去小县城,又不想跟你妈分开,你妈还咋上学?”

张瞳瞳想想,对啊。

小芳想笑,她爹真能掰扯。

张支书转向方剑平:“你才三十几岁就能当县长?”

方剑平:“过了年三十五,虚岁三十六了。”

“那也不大啊。”张支书还是怀疑上面领导让他去的是偏远的小县城,“不是副县长?”

方剑平摇头:“我下过乡,当过老师,又在水利部门整整四年,而且工作的好好的,要是只是去当副县长,也没必要让我去。不论哪方面都不是一把手,随便一个有十来年工作经验的大学生都能胜任。”停顿一下,补充一句,“除非是大城市下面的县城。”

张支书不禁说:“果然跟我猜的一样,是个小县城。”

高素兰好奇:“你们说了这么多,到底去哪儿?”

小芳不由得看方剑平。

恰好此时他转向她。

小芳福至心灵,万分确定,“清河农场要改回清河县?”

方剑平点头。

张支书习惯性“哦”一声,意识到清河农场是哪儿,猛地转向方剑平,“你说啥?清河农场?!”

方剑平再次点头。

高素兰不由得问:“这么多叫清河的农场啊?”

此言一出,全全家老小不约而同地转向她。

“不是?”高素兰想想她听到的,确实是清河农场啊。

张支书叹气:“兴许有很多个清河农场。可是剑平说的是咱们那个清河农场。”

高素兰糊涂了。

每个字她都能听懂,怎么合在一起就不懂了呢。

张瞳瞳看不下去:“奶奶,爸爸说有个地方要改革,就是把农场改回县城。”

高素兰不得不相信她没听错,顿时惊得张口结舌,“你你你——”

张支书打断她的话,“别你了。先别说话,慢慢消化消化。我有话问剑平。农场改回县城咋回事?”

方剑平摇头:“我没问。不过我要是没猜错,应该是因为‘改革开放’。”

小芳:“爹,你想想当初为什么改成农场。”

“保证耕地面积,统一管理调整每年种什么。等等,剑平,我们现在都是农场职工,现在改回来,那岂不就不是职工了?”

高素兰嗤一声,“职工咋了?咱们也没比别的县多分一两米二两肉。也没人给咱们发工资。依我说还不如改回来,大伙儿想干嘛干嘛。省得年年听农场的,想种玉米不想种黄豆也得种黄豆。”

张瞳瞳好奇:“为什么啊?”

高素兰:“黄豆可以榨油。榨出来的豆饼还可以喂牲口。一些地方没油了,我们就得种黄豆。一些地方没粮了,我们就得种玉米。玉米比黄豆产量高。”

包产到户之前张瞳瞳还小,即便还记得大家一起干活的场景,但也无法理解,“那是改回县城好?”

高素兰点头:“当然。”

张支书:“你不会以为改回县城,咱们就可以想种什么种什么吧?一等地和二等地肯定还是得种粮食。”方剑平点头。

“那还改啥?”高素兰忍不住嘀咕。

方剑平:“权力下放,因地制宜,更有利于发展经济吧。”

“爸爸,你是去还是不去啊?”张瞳瞳好奇。

方剑平看向小芳。

小芳看向她爹娘。

她考大学一半为了自己,一半为了她爹娘。老两口更喜欢首都,那方剑平就继续呆在水利部门,或者他自己过去,她寒暑假再过去陪他。

要是老两口愿意,到了清河工资待遇方面没有比在首都差太多,她也不是不行。

方剑平年纪轻轻就担此重任,绝不可能在清河呆一辈子。

一旦他干出点成绩,就算还应当再磨炼几年,也会有人想摘桃子,然后把他往上推。

只要不出意外,或犯大的错误,方剑平就算不能重回首都,也能调到省会城市。省会城市也有大学,她要是嫌高中生烦,重回大学任教也不难。

高素兰想不到这些,摆手道:“别看我。”

张支书能想到:“闺女,大胖在市里当老师,你在县城,不觉得委屈?”

小芳摇头。

张支书诧异。

方剑平倍感意外,“小芳,说实话,我也不是非去不可。”

小芳:“真的。你听说过支教吧?”

方剑平点头:“十多年前,革命开始之前,知识青年下乡,一是锻炼,二就是支教。那时候好像只要想回来,最多三年就可以申请回来。”

张瞳瞳忍不住问:“不是因为革命高考中断才让知识青年下乡啊?”

方剑平摇头,“知识青年下乡五几年就有了。目的是锻炼自己,帮助农民。后来人多了,世道又乱,回城无望,‘知青’才变了味。”

小芳问:“《朝阳沟》听说过吧?那是五八年的剧。”

这个剧太有名,张支书和高素兰以及张瞳瞳都听说过,也知道大概内容。然而因为太早,离革命有好些年,以至于都没把“银环”当成知青。

经小芳一说,张支书想想,《朝阳沟》最精彩的那段,可不就是说那银环高中毕业到了她未婚夫栓保的家乡朝阳沟,银环的妈不同意,追到朝阳沟,然后有了那句大人小孩都会唱的“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心里话。”吗。

小芳看向方剑平:“你还能在清河呆一辈子?”

张支书不禁说:“咋可能。”

小芳:“那不就行了。”冲方剑平抬一下下巴,“你可得好好干。”

方剑平乐了:“谢谢夫人支持。”

“你们不问问我吗?”张瞳瞳忍不住了,“我大小也是全家一员。”

方剑平想笑:“那请问张瞳瞳同学,你想回清河吗?”

“当然!”

方剑平:“这里可是首都。你舍得?”

“当年我都舍得农村广袤无垠的天地,又怎会舍不得这小小的四九城。”

方剑平乐了:“这句话准备好一会儿了吧?”

张瞳瞳惊得微微张口,他爸爸怎么又知道啊。

小芳摸摸他的小脑袋:“主动让你爸爸问,不就是想这么说。当年你多大啊?”

“不小了。”张瞳瞳算一下,“三岁半啦。”

方剑平笑呛着。

小芳无奈,“你的同学也舍得?”

张瞳瞳认真想想:“还真有点不舍得。不过嘛,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再说了,等我上高中一样得分开。等我考上你们的母校,还是得分开。有缘的人,等我考上大学,一样还会再聚。”

张支书忍不住说:“清河的老师可没法跟这儿比。”

张瞳瞳:“我有爸妈怕啥。我们学校那么多老师,也没有帝都大学的。”

方剑平道:“那是因为我们学校没有当老师的。”

张支书和高素兰不由得转向他。

——那你以前还让小芳当老师?

方剑平笑道:“有当记者,也有去出版社的。他们的工作不是繁忙就是枯燥,作息不规律。我当时想着小芳去那些单位不如去学校,很少加班,还有寒暑假。”

小芳点头:“你们知道蒋薇吧?她就在报社。”

张瞳瞳好奇地问:“人民的报社吗?”

小芳无语又想笑:“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啊?”

张瞳瞳知道自己猜对了。

方剑平看向一家老小,“我明儿就去找领导?”

张支书看向闺女,“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小芳想说,不用考虑。

为了让她爹宽心,小芳点点头,“也不是现在就去吧?”看向方剑平。

方剑平摇头:“调令没那么快。之前那位领导找我谈话说的是慢慢考虑不着急。再说了,清河不算穷,山少水多,有黄河的分支,近年又没有出现过大的洪涝灾害,指不定多少人盯着那个位子。”

张支书:“你的意思还不一定能去?”

小芳:“方剑平的意思,提拔他的领导可能得要跟别人争一争。”顿了顿,“就算没人跟方剑平争,也得等农场的领导调走或者退休,他才能去。”

张支书懂了:“他们不走,剑平到了那儿也不好开展工作。”

高素兰想到村里,看向张支书:“那剑平要是还得几个月,咱们是跟他一块,还是先回去看看?”

张支书把这事忘了。

她一提醒,张支书又忍不住犯愁。

小芳看着儿子竖起耳朵听,“不困?”

张瞳瞳点头。

小芳:“那就洗脸洗脚冲热水袋去。”

“时间还早。”

小芳摇头:“现在冲热水袋,等你洗好了泡好脚,正好可以睡觉。”

“不就是不想让我听吗?我还不听了呢。”少年哼一声,拎着暖瓶走人。

方剑平:“看故事书别看太晚。”

张瞳瞳脚步一顿,有气无力地说:“知道了,父亲大人。明天早上起来背英语单词,背语文课文。”

方剑平:“也可以是历史政治。”

张瞳瞳立即走人,毫不犹豫。仿佛刚刚拖泥带水,依依不舍的人不是他。

高素兰忍不住问:“这孩子就那么讨厌历史政治?”

小芳:“没事。等回头分班让他学理。他的代数、英语和语文都不错,就是不喜欢历史政治。”

高素兰转向张支书:“想好了没?老头子,我困了。”

“你困了就去睡!”张支书正烦着,被她一催顿时有些不耐烦。

高素兰气结,起身走人。

张支书瞥她一眼,转向闺女和女婿。

方剑平:“三次就够了。再拿乔就过了。”

张支书点头:“那就等再来信,或者给你们打电话,我们就回去。”

小芳:“家里的房子几十年了还能住吗?”

方剑平:“三十多年了吧?墙该歪了。”

张支书这辈子没打算再回村。

等他老了在这边火化,变成一把灰装进小盒子里,小芳把他送回去直接埋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