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27章

洛新古从塔楼上走下来,沿着一段长走廊走到一件温室棚中。

这是一座盖得很精美的温室棚,里面开着各式各样的花朵,自然有一大片的位置是留给薰衣草的。

他掏出手机,拨出号码。

“嘟——”

对面接了起来。“洛哥。”

通话的人是林语。

“吃饭了么?”洛新古问。

“嗯,刚吃完。”林语听起来像是在喝着什么,“你到巴黎了吧,办好入住了么?”

“我在巴黎有常住的房子,不用担心。你猜猜我现在在哪?”

“……埃菲尔铁塔?”林语憋了半晌。

洛新古笑了笑:“我见过埃菲尔铁塔最多次,是在朋友寄的明信片上。”

“哦,那你现在在哪里啊。”林语刚说完,语气突然一转,“你可别告诉我你在海都。”

洛新古直接开了视频通话。

“我在瓦伦索尔。”洛新古说。

摄像头对准薰衣草,他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林语轻轻的抽气声。

“你那边也就早上六点吧,你这一大早居然跑去看薰衣草了。”林语问。

“嗯,我还挺喜欢薰衣草味道的。”洛新古说。

“我以前曾经收到过别人送的薰衣草瓶,有一阵子很流行。”林语接话说,“那味道确实挺好闻。”

“别人送的?”洛新古瞟了眼视频中的林语。这位林博士端着一杯泡了枸杞的玻璃瓶正小口小口喝,瓶中热气袅袅而上,与身后正午的阳光揉在一起。

“嗯,江宁,我老师的独生女,比我小一岁。”林语摩挲着手中玻璃瓶,“她现在在北城读大学。”

“你了解地还挺清楚。”洛新古说。

“她高考前我曾经给她辅导过一段时间的课,薰衣草瓶算是感谢的礼物吧。”林语一脸的不在意。

洛新古将镜头移向一片粉紫色的花束,换了话题:“阿语,等你到这边交流学习,我再带你过来看。这边有意思的东西挺多的,还有新开的酒庄。”

视频中的林语叹口气,把杯子放稳在桌面上,整个人趴伏着。

“等你从巴黎回来,还要去北城是么?”

洛新古“嗯”了一声。

“然后还有一场义演。”林语又说。

洛新古听着听着,明白林语大概是想见他,于是说:“我可以把义演的地点定在海都,这样就可以回家看你了。”

林语的心思被戳破,一时有点不好意思。“不用,我可能下周也要去北城,还在商定。”

片刻后,林语再度开口:“洛哥,义演结束之后,你有时间么?”

“我会休息一个多星期。”洛新古说。

“我想去一趟淮山,往年如果有时间我都会去看看那些孩子的。”林语轻声说,“我和研究所请了一周的年假。”

洛新古立刻领会到林语的意思:“我跟你一起去。”

林语嘴角压不住地扬起:“谢谢洛哥。”

“你再说‘谢谢’,我就要生气了。”

林语笑了一声,目光望向窗外,感慨着:“海都昨晚上下了一些雪,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冬天要来了。”

“穿暖和点,不然你又要咳嗽。”洛新古叮嘱着。

“好。”林语应和着,“洛哥,回头你把你在巴黎的地址发我一下。”

“地址?”

“嗯,放心吧,没别的事。我同事要去巴黎出差,我让他顺便给你捎点东西。”林语说。

“好。”

洛新古又简单叮嘱了几句,挂断了电话。

傍晚,洛新古回到了他位于巴黎13区的单间公寓,公寓管理员喊住了他,并交给他一张薄薄的信封。

洛新古用英文和对方交流:“是谁送过来的?”

管理员也用流利的英文回答:“他说是来自中国的研究员。”

洛新古想起林语上午说的话,便点点头,道了声谢,拿着信封上楼。

刷开公寓的电子锁,洛新古打开灯走进室内,将外套和围巾挂在衣架上,打开信封,发现里面是一张明信片和一张照片。

明信片的正面是北城大学的园区和内湖,看来是大学统一发放的明信片,简直瞧一眼就能猜出来寄信人是谁。

洛新古微微一笑,将明信片翻转过来。

背面写着清秀的几行字。

「日逢北陆,雪沁南枝。

佳期相许,静候君归。」[1]

署名的地方端端正正地写着两个字——“林语”。

明信片随附的照片中,一小枝红梅傲立风雪。

洛新古摩挲着手中明信片,轻轻叹口气。

怎么办,才刚到巴黎,他就已经想回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1]:灵感源自宋代晁端友的诗句“北陆寒犹在,南枝春已归。”北陆代指冬天南枝代指梅花

我在出差中,有时候营养液更新不及时,还请见谅。今天满500营养液,所以更新5000字!下次更新是12号晚上24点,大家中午不用等=3=

感谢Mohre、阿白、木头的地雷,感谢阿白的20瓶、辞笙笙的10瓶、苏和ptsd重症患者的1瓶营养液,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