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本、凌敬都是文士。
齐善行领的有兵马,但他之所以能得领兵,靠的是他的与窦建德的亲戚关系,不是他本身的武勇军功,因此,齐善行也代表不了窦建德麾下一众武将对宋正本此议的观点。
只有王伏宝,军功高、能打仗,他能一定程度上代表武将们对宋正本此议的看法。
王伏宝迟疑了片刻,站将起身,说道:“明公,宋公说得很对!往东边,咱已打到海边了;往北边,已经打到罗艺的地盘;西边,除了宋金刚、魏刀儿盘踞的那几个县,其余的地方咱也都打下了;南边,咱早就已与李善道的地盘接壤。於今,咱们是已经如被困在囚牢。
“这种局面,当然是要打破!可具体怎么打破?俺以为,齐公所虑甚是。如果直接就与李善道开战,这场仗,没个几个月,估计是打不完。则宋金刚、魏刀儿,甚至罗艺,必定就会犯我河间,寇我乐寿。我军到时,就真的如宋公所言,是‘四面皆敌’了。
“因俺愚见,当前的这个局面是要打破,可最好是先不要找李善道下手。”
却这王伏宝一直领兵征战在外,对窦建德部队的战斗力是再清楚不过。
他做为将领,虽没亲眼见到李善道军在打薛世雄部时的战斗力,但只从耳闻李善道军打过的那些胜仗,对李善道军的战力,他也就能有个基础的评估。
一旦和李善道开战,“没个几个月,这仗打不完”,这句话,可算是他在综合了敌我的兵力、战力之后,对与李善道开战后,这场大仗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的一个客观上的判断。
——前提是,他还未说这场仗打到最后,会是谁胜谁败,仅仅只是做了个“几个月”的判断。
窦建德点了点头,让他坐下,又问曹旦、范愿、王小胡、高雅贤等将,说道:“卿等以为呢?”
曹旦等人互相对视。
说实话,对王伏宝的仗越大、功劳越大,曹旦等多是颇为眼红嫉妒,可王伏宝“这场仗,没个几个月,估计是打不完”的判断,曹旦等人大多却也不得不赞成。尤其亲眼见识过李善道部在攻薛世雄营时战斗力的曹旦等,就王伏宝之此判断,更是甚为赞成、同意。
曹旦是窦建德的妻兄,范愿等不太好说的“灭自家威风,壮敌人志气”的话,他可以说。
便应着窦建德的询问,曹旦说道:“阿弟,伏宝所言……,俺亦是这么估摸的。李密、徐圆朗、孟海公估计都不怎么能指望得上,——而且的确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咱最好也不要指望他们,打李善道这一仗,还是得靠咱自己。可若只靠咱自己,确是没个几个月,这仗打不完。
“‘当前局面是要打破,可最好先不要找李善道下手’,伏宝这句话,俺以为不妨可以虑之。”
文士的献策很重要。
关系到真刀实枪地在战场上与敌人干仗,身处前线的将领们的意见,或言之,士气也很重要。
窦建德听了王伏宝、曹旦两人的表态,再观余下诸将的神情,诸将是怎么想的,他已了然有数,便不复再对范愿、王小胡、高雅贤等大将再作追问。
他喝了口茶汤,目光重新转回到了宋正本等的身上,与宋正本说道:“宋公,‘我不打李善道,李善道必来打我,未若先下手为强,我先去打他’,你之此议,我很赞成。可诸公所忧,亦不可不虑。确实如此啊!李密、徐圆朗、孟海公等,咱只怕都是指望不上,最好是也不要指望的。李善道,眼下看来,只怕却是我先打不了他!舍此策外,公尚另有破我困局之别策么?”
——黄河对岸的河南道诸郡,由北而南,是北海郡、齐郡、济北郡、东平郡、东郡与济阴郡等。北海郡北临渤海,北海、齐郡到济北郡这一带,现是王薄、綦公顺、卢祖尚等这几部义军的活动范围;徐圆朗部的活动范围是在东平郡一带;济阴郡在东郡的东边,此郡现是孟海公的地盘。除掉王薄、卢祖尚,其余的徐圆朗、孟海公、綦公顺等名义上都已投附了李密。
宋正本叹了口气,说道:“明公,先取李善道,此上策也。上策若不能用,仆有下策以献。”
“下策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