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两块四。”豆浆外带,只能客人自带饭盒,碗。
豆浆五毛一杯,里面可不只有黄豆还有红豆等一些。豆浆味道更加的香浓,不用加糖,味道自然的鲜香浓滑。
有郝小强认证,周围一些厂子的上下班工人,慢慢的围聚过来。
郝小强在外面啃着包子,吃的可爽可满意了。
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鲜而不腻,肉馅带着一点汤汁,鲜咸,面皮蓬松劲道。咬下去,不会绵软的如米糕,没有劲道。
咬一口,汤汁窜入面皮中,那味道太美,无法形容。
第一天,一直忙活到中午,姐妹俩的摊子上已经被扫空。
“小妹,咱今天都卖光了?”陆昭月有些不相信,压低着声音,但人是亢奋状态,小小声都遮不住她的兴奋。
“嗯,卖光了。姐,别光兴奋啊,收拾摊子。”
一脸的汗,却不觉得累。
昭君随意擦擦脸上的汗,麻利的收捡垃圾,自己制造的垃圾要捡干净。周围地上不少顾客们扔下的油纸,她一张张的扫拢。装进自带的化肥袋中。
“嗳嗳嗳,收拾,收拾。”陆昭月死死的抿住嘴,开始收拾起来。
刚才孩子们拿着包子,煎饼果子,豆浆,回了学校。
姐俩回到家里,在一楼的屋外,洗洗刷刷,推车洗的干干净净。停放在偏角搭的棚子里锁好门。
昭君一下子摊在二手沙发上。“姐,坐会儿,我累坏了。”
“我不累,我给做饭。”陆昭月其实很累了,可她不觉得。
一百五十份煎饼果子,全卖完了,配料一些搭配的馅,也全部卖光了。
没数有多少钱,可钱盒里装了好些,看着就有两三百不止。
看到那些钱,她浑身有用不完的劲。
厨房里,很快传来了叮叮当当的声音。陆昭月忙活起来,吃过午饭,还要去菜场买菜。
肉要买,小妹为此还买了一台旧冰箱,花了整整一千元。
买房子还欠着房主几千块钱没有给齐,小妹给原来的房主打了欠条,说是年底还完。
她愁啊,晚上睡不着觉替小妹愁。
不过现在看到了曙光,觉得应该,差不多,也许能还完,说不定还有剩余的。
下午,出门几天回家的吴庆德,拎着行李袋,直奔小姨子的新家。
走到门口,看着门开着,直接走了进去,姐妹俩正剁肉馅。
“姐夫回来了。”
昭君打了个招呼,然后继续切肉。
“嗯,小妹,今儿第一天开张,生意怎么样?”
“挺好的,你问我姐,今日毛收入多少,净赚多少?”
昭君看了一眼还在乐的姐姐,把快乐疯的姐姐交给姐夫去烦。
被妹妹下了闭嘴令的陆昭月得到解放的消息,立马来了劲,“他爸,跟你说啊,今天一百五十张都卖光了。一共收了二百八十块钱。
你知道净赚多少?”
陆昭月的还不等丈夫回答,自顾自的说道,“哈哈哈,挣了一百五十多块。”
她真是乐啊,在人均工资不超过三百,大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分都是一百,两百的年代,一天挣一百五十块钱是个什么概念。
一个月那就是四千五百块钱。
这可是一笔大钱啊,在哪儿上班能挣这么多。
一向不太重视金钱的吴庆德也没有想到,这么挣钱,他看向昭君,“小妹呢,挣了多少?”
“哈哈,小妹挣的比我多了,她毛收入四百多。挣的就更多了,这下我不担心了。也许小妹一个月就能把欠人家的房钱给挣回来。
咱今天只是第一天,准备的还不多,要是准备的足够,还能挣的更多。
我跟你说哈,我想好了,以后每天都卖到中午,我想着,明儿准备两百四十张饼皮,鸡蛋,肉,青菜都准备齐全。
你明儿等三个孩子起床上学以后,你就去我和小妹摆摊的地方。
给咱俩壮壮胆子,每天都去啊。镇个十天半月的,要不我怕有人欺负我们。”
陆昭月此时是说到哪儿算哪儿,没有任何逻辑可寻。
确实,昭君挣的比陆昭月多,牛肉包子受欢迎,一共卖了一百多个。
豆浆全部卖完了,还有别的包子,卖的就更多了。
“好,媳妇儿,你和小妹厉害。”吴庆德由衷的赞美一声。
他想着生意应该可以,但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厉害。
陆昭月第一次底气十足的昂起脑袋,耍了一下头,骄傲的说,“那是,我家小妹自小就聪明。学啥像啥,她这些年琢磨做吃的,你吃过的,你就说味道好不好?”
吴庆德瞄了一眼小妹,才发现,难怪小妹让他问媳妇儿。
才发现媳妇儿现在变话痨,兴奋的都停不下来。
“好,味道可好了。你看我都提前一天回来,就是媳妇儿你做的煎饼果子好吃,小妹做的包子好吃,我急着回来吃,早早办完事就赶回来了。”
吴庆德笑眯眯的拍马屁,他就喜欢看自家媳妇儿欢喜雀跃鲜活的样子。
和他第一次见到媳妇儿时一样。也是这个样,他第一次见到媳妇儿时,她与小姐妹们在一起,不知道在说什么,高兴的哟。
他第一眼就喜欢了笑的肆无忌惮的“傻姑娘”,结婚十几年,那个甩着两条长长黑辫子的“傻姑娘”,已经变了身材变了模样,可他还是喜欢她。
这些年,媳妇儿嫁给自己,没有享过一天福。他结婚时承诺的一切,都没有做到。
他会一生善待媳妇儿,一辈子忠于她,绝对不在外面东搞西搞。
“还行,等我挣了钱,咱就在边上租一套房。咱家虽然不远可还是不方便,还是住在厂里方便。最好是在小妹这栋楼租。”
陆昭月想好了,这套小房子肯定是不适合住一家人的,哪怕住的下也不能住。
天不亮就要起床做准备工作,和面,揉面,还有要洗洗刷刷,再怎么轻手轻脚也会惊动家里睡的人。
还是租一套房的好,她做事也方便,孩子们上学更方便。
翌日,昭君姐俩六点半到达自己的摊位。
有些比她们还早,不过这时候的摊贩不多,远没有两千年左右的时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