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子,你这烧鸡多少钱一只?”
刘大银:“七块钱一只,不要票。”
三个中年人没有说话。
刘大银怕他们嫌贵,赶紧解释道:“供销社里一只二斤的烧鸡就要差不多五块钱,我们这烧鸡都快三斤了,这个价钱真的不贵。”
其实三个中年人真的不嫌贵,他们盘算着要几只。
三个中年人是一家研究所的研究员,工资待遇方面非常好,一个月的工资就有大几十元。
他们的爱人也都有很好的工作,夫妻两个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超过百元。
花个几块钱买一只烧鸡对他们根本就不算什么。
更何况还不要肉票呢。他们有钱,可是没有票啊。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谁家不是钱够票不够呢。
马上就要到中秋节了,买两只烧鸡回家给大人孩子解解馋。
戴手表的中年人家里最富裕,他先说道:“大嫂子,我要两只。”
“我也要两只。”
“我也要两只。”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p; 三个人就把这六只烧鸡包圆了。
刘大银本来以为他们一人要一只就行了,没想到三个人竟然想包圆。
刘大银在脑子里把他们的话过了一遍,摇摇头道:“几位大兄弟,不是我不愿意都给你们,实在是我到了省城还要走亲戚。你们一人一只行不行?”
“大嫂子,你就卖给我们吧,走亲戚什么时候不能走。”
刘大银不松口:“大兄弟,我那亲戚帮了我们很多忙,上次回家的时候我答应了他家孩子再来的时候带烧鸡来给他们吃。我不能食言啊。”
刘大银省城当然没有什么亲戚了。
她这次阿里省城,除了卖烧鸡,还打着把烧鸡生意做长久的主意。
要是烧鸡好卖,刘大银打算趁过节前再来省城一趟。
要是把烧鸡都给了这三个人,她拿什么到省城探路。
刘大银态度坚决,三个人也不好说什么了,一人捡了一只烧鸡。
他们来的时候,就背着自己的包来的,把烧鸡往包里一放,谁也看不出里面多了什么。
一会儿的功夫,二十一块钱到手了。
刘大银心里喜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要知道,他们一家一年的收入满打满算也不到一百块钱,刨除成本,这些钱都有一个多月的收入了。
做个小买卖都来钱这样快,那要是做大买卖呢?
刘大银心神荡漾个不停。
李留柱半睡半醒,感觉一个人靠在他身边,眯着眼睛一看是他娘回来了。
“娘,你坐着。”他站起身来。
刘大银把儿子按了回去:“你坐着,我不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