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耶律栾:“!!!”

他本来以为只是去英灵祠磕个头,忍一时之辱也就过去了,没想到顾泽之如此卑鄙,居然弄这一出来,把他的脸面,他们燕国的脸面往地上踩!

“顾泽之,你是什么意思?”耶律栾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质问道。

顾泽之笑容温和地看着他,“耶律王子既然这么有诚意代表燕国为侵略大盛赔罪,当然得让我大盛子民都知道。”

“还是说,耶律王子想要割让三城呢?”

顾泽之步步紧逼,语气与笑容温暄依旧。

郁拂云的小厮承影目光灼灼地看着顾泽之,几乎要拍掌叫好了。

耶律栾脸上青青紫紫地变化不已,只觉得周围那些大祁百姓的一道道目光像箭似的射在他脸上,他又恼又恨,又难堪又不甘。

顾泽之又一次伸手做请状。

而耶律栾其实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英灵祠就位于城西的大英街,虽位于京城之中,却是闹中取静,街道两边古树参天,弥漫着一股幽静肃穆的气氛。

今日的大英街尤为热闹,敲锣打鼓声、百姓的议论声让整条街都喧哗了起来。

因为这一行人马声势浩大,一路上引来了更多的人围观,形成了一支至少有数千人的队伍,黑压压的一片。

顾泽之早就提前请了五城兵马司帮忙维持秩序,有他们提前开路,这一路畅通无阻。

耶律栾就在一路的敲锣打鼓声和非议声中,一脸铁青的到了英灵祠前。

英灵祠的大门敞开着,耶律栾、顾泽之与郁拂云一起进了英灵祠,正前方的庭院中就立着三道巨大的石碑,每一道石碑上刻着数以万计的名字,这些都是为大祁战死的英灵的名字。

在这英灵祠中,还有一片碑林,碑林中有许多这样的石碑。

而事实上,还有数之不尽的大祁将士战死了,却没有留下名字。

“耶律王子,请!”

顾泽之负手而立,此时此刻,他脸上再没有了笑意,神色肃然,恍如一支笔挺的红缨□□般伫立在那里。

不知何时,周围陷入了一片肃静,那些英灵祠外的百姓全都望着耶律栾的背影,目光灼灼。

耶律栾僵立了好一会儿,才一撩衣袍,艰难地跪了下去,感觉耳边似乎响起了什么东西碎了的声音。

腊月的石板地面如冰块般又冷又硬,透着刺骨的寒意。

耶律栾紧紧地握了握拳,手背上凸起一根根青筋。

耶律栾艰难地伏下身子,感觉背上似有千钧巨石压在身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的额头停顿在了距离地面三寸的地方……

他这个头一磕,就意味着,燕国向大祁低了头。

耶律栾的面庞涨得通红,恨不得凭空消失才好,然而,这时耳边传来了顾泽之不轻不重的声音:“耶律王子,要不考虑一下三座城池?”

这个人……耶律栾心火灼烧,心中暗暗发誓不将顾泽之千刀万剐难消他心头之恨。

耶律栾几乎用尽全身力气把头磕了下去。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三个。

与此同时,不知道是谁起的头,那些英灵祠外的那些百姓也纷纷跪了下去,整条街上的人全都矮了一截。

那些百姓也在对着英灵祠、对着石碑的方向磕头,但是他们不是在赔罪,而是在感激那些英灵为护卫大祁而付出了生命!

有这些英灵的牺牲,才有大祁现在的平安,才有如今北燕的俯首称臣!

后方的郁拂云静静地看着这一幕,觉得心里说不出来的痛快,仰首望着碧蓝的天空。父亲,叔父,家中的兄弟们,还有郁家那么多战死的先辈英烈可有看到这一幕?

耶律栾磕完头后,就立刻从地上站了起来,目光阴冷地射向了顾泽之,想说什么,但最后什么也没说。

他其实也不用说了,他那杀气逼人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冷哼一声,头也不回地拂袖走出了英灵祠的大门,翻身上马,以最快的速度策马而去,把百姓的议论声全都抛在了后方。

顾泽之和郁拂云都没有再把心神费在耶律栾的身上,两人不约而同地绕过了石碑,进入了前方的英灵祠的正殿。

在正殿里,一道道密密麻麻的牌位如梯田般供奉在其中,这里供奉的是那些功勋卓著的将领的牌位,而这其中也有一个又一个郁氏族人,包括郁拂云的父亲、叔父、祖父、曾祖父……

两人静静地在蒲团上跪下,上香,磕头。

须臾,两人又从正殿出来了,顾泽之淡声道:“接下来是两国和谈了,你要不要一起来?”

郁拂云没说话,挑眉看着他。

顾泽之微微一笑:“你比我更了解北燕,也更知道要怎么才能让北燕更痛。”

守在正殿屋檐下的承影也听到了这句,再次对这位顾三公子佩服得五体投地。简直绝了!

郁拂云踩着石阶往下走,停在了一棵虬劲的老松旁,颔首道:“好。”

寒风呼啸,吹得古松摇曳,簌簌作响,似乎在附和什么。

当天,顾泽之就进宫去了御书房面圣,向皇帝上请郁拂云协助自己与北燕的和谈事宜。

耶律栾去英灵祠替北燕谢罪的事闹得那么大,整个京城都传遍了,皇帝自然也听闻了。

皇帝心里痛快极了,反倒是惋惜顾泽之不早点跟自他说,他还能微服去看看热闹。

对于顾泽之的请求,皇帝应得十分爽快。

“也好。”

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中透着唯有皇帝自己知道的唏嘘。郁拂云的身子一直没养好,所以皇帝此前也不敢给他差事。

哎,有个差事让他宽宽心也好,也免得他总是沉浸过去……

皇帝转了转拇指上的玉扳指,思忖了片刻,话锋一转:“泽之,你母妃可挑好了提亲的日子?”

顾泽之含笑点了下头,“定了腊月初七。”

“好!”皇帝喜形于色,心里也明白是端王妃下手够利落,“朕就等着喝你和小氿的喜酒了!”

腊月初七,端王府请了肃王妃为媒人,备上了厚礼,去秦家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