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重生女的倒霉对照女配(11)

梁爱萍看向叶母:“月香,对不住了,回头我好好教她……”

叶母的大名叫林月香,这同在镇上的人,苏家又开了本镇属一属二的粮油副食店,所以大家都认识。

书颖说:“阿姨,你怎么教女儿跟我们家没有关系。教得好是你们家受益,教不好受害的也是你们自己家。但是她私闯民宅,在我们家踢门,还出手伤人扯下我妈这么多头发,到派出所去说吧。”

苏父抿了抿嘴:“这不用到派出所去说吧,你们也是同学朋友。”

“我可要不起她这样的朋友!有病自己上医院去,打扰别人就是她不对了。我们没有义务要陪她作。”

苏父百无聊赖,抿了抿嘴,眼中闪过鄙夷神色,掏出三百块钱递给叶母:“现在可以了吗?”

叶母犹豫地摇了摇头,书颖上前:“谁要你给钱?真要你给钱,我们也能去派出所后光明正大得到赔偿,免得让你背后笑话我们没见过钱似的!我们家是穷,但还不把三百块钱放在眼里!”

苏父不禁说:“这一件小事,范不着做得这么难看!”

书颖呵呵:“这是小事儿?难怪你们家能教出这种女儿,我们长见识了。算了,我们忙得很,没有功夫来帮你教女儿!以后你女儿的罪,有你们受的。”

苏父也是一个性子厉害的,被一个小辈这么说,不禁恼了:“你又是什么教养?”

“我是什么教养?这是我家!你想想清楚,你现在为什么在这里再问我这句话!你们既然没有诚心道歉并且赔偿我们医药费、打扫费、修门费、精神损失费,就马上带着你们的变态女儿滚出我家!我嫌脏!”

“你说什么?你没大没小拽一下试试!”苏父被她的话激怒了,忽然上前就要拎她,书颖右手一个擒拿扭住他的手,一脚踢他膝盖弯,右手抓住他的头发。苏父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膝盖和头皮都痛。

书颖达到了目的就一推甩了手,手中抓下一簇头发不屑地扔在地上。

书颖冷笑道:“女儿来我家打砸打人不够,当爸的想一起来呀?我怕你呀,你拿刀来我都不怕你!”

林月香连忙去拉女儿:“书颖,不要动手,大家都是街坊。”

“人家别说把你当街坊了,都没把你当人!”

书颖切了一声,她就是不满苏家的态度,索性故意用言语激怒苏父让他先动手,那么她就有正当防卫的理由了。

这一下扯回苏父的头发,踢着他膝盖着地,书颖才觉得不吃亏。反正苏妍扯她妈的头发,她就扯她爸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谁怕谁?

书颖一直用茶莲手段对付苏妍,不代表她就不会用彪悍的手段了。她就算曾经是个相对妖族是个战五渣,好歹上个世界是修炼千年的老不死,老公儿子都是非人类高手。

刚才苏父看不起他们家,这方面心眼小的书颖也要找回场子,鄙夷看了苏妍一眼。

“回去好好‘脚踏实地’感受一下自己真正的水平吧,我很期待你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

苏妍已经木然,苏父摸着膝盖站起身,恨恨说:“你这丫头,太没有……”

“怎么,你苏家还要反咬一口说我没教养吗?苏先生,说话之前先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然后用一用脑子!”

梁爱萍这才拉住丈夫:“别闹了!我们走!”

苏妍像是离魂一样被父母拖走,回家后又癫狂闹了一会儿,苏父因为在书颖手中吃亏,这时再见苏妍胡闹,怒从心起,送她两个大耳刮子。

“你再敢去缠着叶书颖做什么丑事!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

苏妍被关进房里,怎么也想不到办法,她因为恐惧不安,夜里也没有睡着。等过了12点,她只觉一阵头晕目眩就昏死过去。

第二天九点多钟,苏妍才醒来,她眼下再也想不起那浩瀚的牛津英汉词典了,之前吃掉的教材、中学生作文集也都记不清楚了。

初一下半年时因为吃了书,所以她上课时也没有认真上课,这时更记不清楚。

苏妍像一个泄气的皮球,口中喃喃着:“完了,什么都没有了……”

梁家二老听说了苏妍身上的荒唐事,专程跑来教育苏妍。在他们眼里苏妍还是一个高智商的好苗子,把她这点毛病改过来,还有远大的前程。

这时候面对家人长辈被拔高的殷切期望,苏妍只觉苦涩难言。

此后很久时间,叶家和苏家都不往来,学校和镇街头对苏妍的性取向都议论纷纷,这件也成为了困扰苏妍此后一生的事。

苏妍失去吃书福利之后,不得不努力念书,可是没有系统完整的积累,无法融会贯通,苏妍再不能像从前一样考试有如神助。

10月中旬的月考试,11月中旬的期中考试上,书颖仍然保持着全科满分的传奇,可是被老师看好的另一个好苗子苏妍成绩降了很多。

苏妍的成绩落在了张萧、王克勤后面,幸好她重生总有一点优势,没有考出更难看的分数来。但是学校老师和苏家都重视起来,认为她出现了心理问题,对她进行思想辅导。这个过程还常有正确的取向问题,这让苏妍感到深深的无奈。

等到期末全县同考时,苏妍在全县的排名已经落后到了200多名开外了,与上一学期天差地别。

冬天期末考试刚刚考完,吴老师就带着她到了校长室,原来省里来了贵客。原来是省歌舞团的副团长,省歌舞团要准备一个歌舞节目上春晚。

节目的总导演和上面的两个领导喜欢书颖的新曲,这具有宣传传统美学和革命文化的效果。但是县歌舞团太小了,县歌舞团的成员们演奏得也不是非常完美,这次想让省歌舞团更强大的阵容重新编排。

吴老师十分兴奋:“这么说,书颖能上春晚,去北京表演?”

李团长微笑道:“节目最终被选定,还要去了京里才能确定。我们有三天的时间排练。”

90年代末期,寒假放假早,正月开学也早。这时刚刚考完试,也才腊月十一,晚会有些节目已经定下了,但是有些节目还要进行筛选。

到了后世,每年尚且要选些民间演员上春晚,正是符合要贴近群众的国情。现在书颖就是一个群众,她的舞曲确实惊艳了这个时代。

……

因为书颖是未成年人,父母又走不开那么长时间,学校和叶家沟通之后,由吴老师陪伴书颖去南昌排练,带她去北京表演。

校长相当重视这件事,当吴老师当作出公差,而省城歌舞团也能包吃包住,并且负责交通费用。

省城歌舞团的人员和设备齐全,书颖在伴奏编曲上做了修改,增加明快的节奏感。

书颖请乐队老师们演奏,她在一旁唱一遍,呈现的效果相当震撼。吴老师坐在一旁听着,心中萦绕良久的疑惑又升起来,她看着书颖,感觉她简直天才得不像尘世中人。

定好了最后的版本,歌舞团的老师们就分解好节拍编舞。书颖坚持用自己的舞蹈,丁团长和李副团长见识了书颖修改编曲的才华后,觉得她最能了解曲子,原则上尊重她的意见。

书颖这个前世的武功高手和舞蹈玩家,拿着中式折扇融合两类动作,爆发式的舞动摇摆,就连歌舞团的编舞老师都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