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识滟不肯放过他们,眼珠子在一群人下三路瞧一眼,又在地上方才放有一块石头的地方瞧一眼,意思非常明显。
这群人顿时觉得蛋蛋一凉,夹紧双腿,瑟瑟发抖,是真害怕了。
既怕识滟一言不合真拉着他们谁去成亲,又怕识滟一言不合就动脚,这一脚下去,连石头都能成粉末,他们的小身板儿可扛不住造。
尤其是识滟那一眼一眼的看过来,还没动脚,蛋蛋就不由自主的开始疼,于是拉着六皇子落荒而逃。
混杂在人群中的陈仕美,见到帷帽下的人是识滟的那种震惊无以言表,好几次转头想对识滟说什么,可惜识滟懒得搭理他。
只偏头对旁边大树方向道:“还不出来?想看到什么时候?”
树上窸窸窣窣一阵响动后,从上面跳下来一高一矮两个男子,后面那个明显是护卫,前面这个脸上被蚊子咬了一个包,头顶上还沾着两片树叶的,眼睛倒是与识滟如出一辙。
日头当空,识滟重新将帷帽戴在头顶遮阳,双手后背,好整以暇的看着眼前之人。
那人被识滟瞧的面色微红,拱手行礼道:“姑娘莫怪,方才那人是家中幼弟,顽皮了些,在下在这里给姑娘赔礼了。”
识滟幽幽道:“你们家都是做了错事,等当事人指出来后再赔礼的吗?若非我生的黑,没被你幼弟瞧上,才幸免于难。
若我真被你家幼弟瞧中带回家中成就好事,我这受害者,还得不到你一句赔礼呢,这都是什么强盗逻辑?嗯?
你自己说说,我要你一句赔礼有何用?”
那人一愣,显然没想到有人说话会这般不客气,很快回过神,语气真诚道:“姑娘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小绣庄东家吧,还请海涵,赔礼稍后会送到府上,保证让你满意为止。”
反正这赔礼自己是不会出的,谁闯的祸谁出,谁叫自己只是出宫为母后祈福,偶然见到这一幕呢。
不过眼前这女子,倒是与传说中不太一样,过于洒脱了,有种超然物外之感,身上那份气度与白马寺方丈不差什么,甚至更甚一筹,外界用容貌评判她,过于浅薄。
识滟丝毫不意外眼前之人能说出自己身份,这标志性的黑脸,京城独一份儿,想让人认不出是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
没再说什么,点点头算作打招呼,随即背着手慢悠悠离开。
远远地,还能清晰听到那人身后侍卫不解的问:“殿下,这女子太过无礼,您为何要这般纵容于她 ?”
“别节外生枝,母后这几日病情反复,孤只是来此为母后祈福,明白吗?”
识滟施施然走在人群中,嘴角微弯:太子殿下。
这可真是太巧了,一次性将这些人都见了个全,且听太子的意思,皇后该是有所行动了才是。
事实和识滟猜想的差不多,皇后找机会秘会了一次贤妃,有了之前的猜测,不出所料的炸出了贤妃是装疯卖傻的事实。
经过一番交谈过后,皇后从贤妃口中得知,她一年前发现了皇帝让人偷偷在她吃的饭食里加让人精神混乱,形容疯癫的药,心下惊骇莫名。
在此基础上,贤妃很快就和皇后想到了一处,于是对两个孩子身上发生的意外有了大胆的猜测,一边儿私下让人小心翼翼查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另一边儿装疯卖傻,迷惑皇帝。
此种情况下,贤妃对皇帝的恨,几乎是盼着对方吃饭被噎死,睡觉被鬼压死,无时无刻不在祈求老天开眼让对方两脚一蹬一命呜呼的程度。
不用皇后如何劝说,贤妃就主动提出要助皇后一臂之力,唯一的要求是,将来她要亲自报仇。
事到如今,皇后也不得不感叹皇帝的大胆,一边儿将贤妃搞疯,让人精心照顾,不得一丝一毫怠慢,表演了好一个有情有义,浪子回头的帝王形象。
一边儿用精心打造出的形象拉拢贤妃娘家人,将禁卫军统领的职位交给贤妃娘家人。对方被皇帝的深情厚谊感动的恨不得以命相报,表明心迹,成为众所周知的忠君派。
有了贤妃的帮助,拿下最难啃的禁卫军,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皇后也适时的又病了几天,让皇帝有一种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的错觉。
于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太子见皇后又生病了,心下着急,于是去白马寺为皇后祈福。
甘泉宫内脸色红润,好的不能再好的皇后安排完手头的事情,突然出声对大太监玉尘道:“将宫外那处宅子收拾出来,留着将来给阿滟住,顺便派人去寻一些长相上佳,性情温和的儿郎来,让人教教规矩,将来送给阿滟,好让她欢心。”
本朝公主的地位低,驸马有参与政事的权利,在公主婚后无子的情况下,还能光明正大的纳妾,公主却没理由阻止。
何况公主养面首,那都是存在于传说中前朝的事。这事儿要放在外面,不知要被多少人口诛笔伐,但皇后高兴这般,玉尘更是不在意,只要想想识滟为皇后做了什么,两人就恨不得将所有的好全都给她。
可是不能。
玉尘躬身退下后,室内陷入一片寂静,直到太子的到来,才重新让甘泉宫有了活气。
太子眼神清正,为人端方,眼睛遗传了皇后,不说话时里面盛满了深情,与识滟如出一辙。
皇后看着这样的太子,再想想只从画像中见过的识滟,招招手,让太子走到跟前,语气像是问太子今天吃了什么一样,缓缓对太子讲了一件几乎让他颠覆以往认知的事情。
事到如今,皇后已经不需要太子在皇帝面前上演父慈子孝的场景博得朝臣认可。
此前皇后从未对皇帝起杀心,只想让太子通过皇帝的重视,正儿八经的得到前朝的承认,顺利将皇位传到太子手上。
但皇帝既然先一步对皇后下杀手,那太子的位置是否能坐稳还是个未知数,按照皇帝现在的疯批性子,皇后猜测皇帝心里,皇位继承人早就另有他人。
太子只不过是个明面上的挡箭牌。
既如此,太子就不能活的这般天真,于是皇后将这些年发生的事,前前后后都与太子细细说了。
识滟自是不知太子经历了何等挫折教育,才会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眼圈泛红,面色激动,嘴唇颤抖,想说什么又强忍着的样子,很让人不忍直视。
杜母虽未见过太子样貌,但她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见太子出现在自己家,自然不觉奇怪,拉着杜父就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