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华恐怕也没想到,徐海信居然不经班子研究,还真给了何熙一个顾问的头衔,脸色不太好看,说话有些阴阳怪气:“小何顾问,可真年轻啊。符合规定吗?王主任。”
王主任笑笑说:“何顾问不走编制,属于外聘,符合规定。”
王川华更没想到,何熙居然没要编制,他有点意外,哈哈笑了两声:“那就好那就好。”
徐海信这才介绍另外三位:“一装配车间主任邬大河,二装配车间主任步镜音,热电厂厂长袁晓雪。”
何熙看过去,邬大河长大人高马大络腮胡,有五十岁的样子了,看着就不好惹,看她一眼。
步镜音四十五六岁的样子,戴着黑色边框眼镜,看起来像是个知识分子,冲她笑了笑。
袁晓雪是这八个人里唯一的女性,五十岁的样子,留着齐耳短发,看起来有点严肃,对何熙点了点头。
徐海信介绍完了就说:“你坐下听听吧。”
说完,自己就去了为首的位置坐下。那边王主任已经带着工作人员,开始分发资料。
何熙坐在了最后的位置,所以资料是最后一个给他的,王主任还挺好,甚至给她了一支笔,何熙冲他笑了笑,然后才低头看这资料。
资料只有两页,两面都有印刷,上面的内容密密麻麻,显然是为了节省纸张,内容分为两部分。
一是大比武,汇总了最近几年部里举行的大比武情况罗列。二是应该是当初t185投产下发的文件,上面也是罗列了生产t185的厂家。
这些资料,何熙这边倒是没有,她慢慢翻看,徐海信已经讲了起来。
“今天开个小范围会议,这次ts1号拖拉机引进,本来部里是属意江城厂的,现在决定要进行大比武来看看哪家厂子合适。这次会议就是讨论一下,大比武可能参与的厂家,比试的内容,还有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分配。”
“资料发下去了,你们看看,说说有什么想法?”
何熙就在末尾看着,霍知松和郑文华恐怕早就看过这些资料了,这会儿依旧低着头,一副认真的样子。
步镜音和袁晓雪边看边用笔划。
邬大河和王川华对视了一眼,然后王川华低头下去,邬大河将资料扔到了一边。
几分钟后,郑文华先开的口:“我先讲两句吧,我认为这是好事。泰斯集团在世界排名前十,这次国家准备引进泰斯91重卡,搭配引进一条拖拉机线,就是ts1号拖拉机,这款已经上市十年时间,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是非常实用的一款轻型拖拉机。”
“它配套的是t190柴油发动机,单缸、四冲程、缸径90、风冷,技术比我们现在的t185发动机要领先最少十五年。如果我们能够拿下这条生产线,那么不久后,海州厂将会跟江城厂阳城厂一样,跻身全国一流拖拉机厂,甚至更高。”
“无论从前途还是经济上,我认为我们应该全力以赴,拿下这次大比武。”
郑文华显然是那个抛砖引玉的砖,所以说的都是大面上的东西,为的就是让大家讨论起来。
果不其然,郑文华话音一落,邬大河就开口了。
“的确是好东西,你说的也对,如果真能引进,我们厂就会更进一步。可是老郑,不能刚画大饼啊!”
这是要挑剔了。
何熙竖耳倾听,邬大河直接就问:“你只说拿下有多少好处,怎么拿下啊,靠什么呀?”
他用手指头点着桌子上的资料,发出砰砰砰的声音:“你看看竞争的都是谁,江城厂不用提了,这是老资格。阳城厂是t185的研发厂家,人家研发我们生产,我们到头来要跟人家比t185哪家强?闹哪!”
他这么一说,袁晓雪就开口了:“老乌,好好的机会放在眼前,但凡有点可能,肯定是要争取的。当初t185拖拉机上马,名单上也没有我们啊?还不是徐厂长去京城争取来的,否则哪里有你一装配车间现在的风光?”
邬大河直接笑了:“那t185全国多少厂?但凡可以的都上马了。能和这个ts1号比?全国就选一个,这不是有点可能,这是一点没有。”
不过他还是很懂说话艺术的,反对半天后,又说:“我也不是给大家泼冷水,毕竟谁都希望厂子好。可我是一装配车间主任,我太了解咱们现在水平了,t185都勉勉强强,这个肯定吃不下。”
“不过,大比武参加还是不错的,起码可以让我们长长见识,看看兄弟厂们都什么水平了。”
这话说的郑文华这个技术科主任就很不喜欢了:“什么水平,我们的t185最近的返修率都在下降,和兄弟厂相比也不差。更何况,我们还请来了顾问,怎么就不能拼一拼了。”
一提顾问,邬大河看了何熙一眼:“看信是挺厉害的。可我们这么大一个厂子,把所有希望放在一个外来的二十岁小姑娘身上,这太可笑了吧。”
“嘿!小何顾问,你敢打这个包票吗?”邬大河冲着何熙说,“让我说,大比武不但测试机器,还要考核技工,到时候选几个尖子参加一下就可以了。要是按着你寄来的信这么弄,这一个月厂子可是要翻天覆地。”
“到时候生产不能保证,又输了,你能负责吗?你可别拍胸脯,你凭什么负责啊。”
这不就是吓唬和威胁吗?
而且极不尊重。
郑文华显然没想到邬大河冲着何熙去了,开口就想揽回来:“老乌,你冲何顾问干什么?我们决定改造,请的何顾问,何顾问给的信已经证明她的水准了,其他的事跟她有什么关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现在就是强词夺理!”
邬大河一听不干了:“哦,闹了半天,你们是用尽了厂里的资源,不保证最后结果啊。那我更不同意了。你们肯定要抽调工人,甚至征用生产线,谁愿意干谁干,可我一装配车间不能动。全厂靠着我吃饭呢,我跟你们玩这些。”
郑文华也怒了:“邬大河,你当一装配车间是你的私有财产?!”
这是问到点上了,邬大河就算是地头蛇,也不敢认了这点,他这人倒是能屈能伸,直接两手一抱胸,缩坐在椅子上,“我不是那个意思,话赶话而已。”
郑文华可跟他没好气:“你不是那意思,我怎么听着,你是说我们全厂都靠着你养活呢?”
邬大河显然不敢接话,这次不吭声了。
郑文华还想再接再厉,王川华终于开口打圆场:“说是讨论,这么上纲上线干什么。老郑消消气,老乌你以后说话也注意点。”
何熙到此肯定,这个邬大河就是王川华的前锋,王川华肯定不同意参与这次引进竞争。
果不其然,王川华开始为邬大河大圆场:“老乌说话不注意,但有些话还是有道理的。”
“我们厂比较其他兄弟单位,肯定是有差距而且还不小。就这么一条生产线,说真的,怎么轮也到不了我们身上。”
“谁不想拿到生产线,厂子有好的发展。但是即便这话我要得罪人,让大家觉得我拖后腿,也得先说明白了。咱们厂就这么个条件,是不是?”
“还有这个t185改进,就不能急躁,得一项一项来,稳扎稳打,你不能拔苗助长,到最后不伦不类的,这可不行。”
徐海信听他说完就问:“那王厂长是不同意?”
王川华笑笑:“也不是不同意,实在是条件不允许。我还是很支持厂长您的工作的,我就是爱说点实话。”
这人可真是个两面派。
昨天第一次见何熙,领导的架子摆的足足的。
这次面对徐海信,却又是一副啥都行的老好人样子。
奸诈的很。
徐海信都没回复他,扭头又问一直没说话的步镜音:“老步,你怎么说?”
步镜音推了推眼镜,挺严肃地说:“我倒是没意见,但是怎么改进我不知道,所以我不敢说有信心。”
徐海信点头,随后又问霍知松:“老霍呢?”
霍知松就说:“我是双手赞成的。我们的t185拖拉机现在卖的不错,这是因为市场上没有更好的选择。作为销售科的主任,我必须跟大家强调一点,客户认的不是任何牌子,而是实用性和经济性。ts1号引进后,势必比t185先进,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这观点和何熙、徐海信几乎一样。
徐海信被核心拒绝后,惋惜的心情总算好了点,听完了就说:“行了,那就是大部分人都同意,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改造t185不是个小事,这事儿技术科主导,老郑你配合何顾问,先拿出章程来。然后各厂配合,争取在一个月内将t185改进完毕。记住,这是最重要的事,各部门全力配合懂吗?”
立时,会议室里响起了拉拉杂杂的“懂了!”“明白。”
徐海信点点头:“还有些资料,是历史上每次大比武的内容,你们拿回去看看,心里有个数,到时候章程下来,挑选最合适的人参加。行了散会吧。”
说完,就听见椅子后撤的声音咣当直响,何熙也跟着站起来了,郑文华已经带着袁晓雪和步镜音过来了,介绍说:“来来来何熙,见一下袁大姐和老步,上次气缸套的事儿,我都跟他俩说过了,他俩一个劲儿的称赞你,还怨我没让他们过来见见你呢。这次可是有的见了。”
袁大姐挺严肃的,可是对何熙很友善:“没想到这么年轻,真厉害啊。你写的第一封信我看了,非常有道理,我准备今年我们热处理厂就用上。往年我们供暖,总有各种埋怨声,我想有了售后卡,肯定会好很多。你是敢干又细心,也会为人着想,很不错!”
步镜音倒是话不多,就问了一句:“后面哪几封信,什么时候我能看?”
何熙都乐了。
其他几个人,徐海信一出差好几天,厂里一堆事等着他,他回来先跑去了图书室,这会儿终于空了,王主任直接把人劫走了。
邬大河扭头瞪了一眼何熙这边,哼了一声大步就离开了,跟风一样。
王川华倒是一副好脾气的样子,跟霍知松还说了两句:“老霍,你刚刚的想法有见地,醍醐灌顶啊。我得回去好好思考一下,我这是想法太保守。”
霍知松笑着说:“你这是大将风度,稳扎稳打!”
王川华立刻笑了,端着茶水杯子说他:“你这人,可真是会说话。”
他随后就慢悠悠地出门了,只是一出门,刚刚的笑脸就不见了,绷着一张脸,慢慢地回了办公室,果不其然,邬大河已经在那儿等他了。
关了门,邬大河就问:“真让他们改啊。这老徐对我也不是一天两天不满了,他看郑文华哪里都顺眼,真让他把这事儿办成了,我这一车间主任也要换人了。”
“那个何熙是有点东西,那个气缸套,我是左看右看没想到任何办法,她没看就发现了。后来还把凸肩那里的问题解决了,我看了郑文华拿回来的资料了,那么多技工和技术员,忙了那么久,都没她一个人全乎。”
“你说她才这么年轻,真邪门!那里蹦出来的!”
说着,邬大河也急了:“你给个主意啊。”
王川华就笑了:“那是你的地儿,谁不听你的。他东西不落地,有个屁用啊!”
邬大河的眼睛一下子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