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南绮和解予川的车到达寿宴地点时,解见山的车早已等候在门外。
经司机提醒,解见山带着秘书去同家人会合,见到沈南绮时脚步停顿了一下,差点没认出来。
临近夜幕,马路上铺洒着酒楼窗子透出的斑驳灯光。
身穿浅粉旗袍与浅口高跟鞋、披着披肩的沈南绮在那缤纷陆离的光影之下,遥看去真似一位二八女郎般亭亭玉立又娉婷婀娜。
若非她身旁那穿西装的高个子男人长得和他儿子一个样,解见山一时半会儿还真不敢认自己妻子。
“今日怎打扮得如此隆重?”
穿着一身长袍马褂的解见山拿着手杖走到沈南绮身边,十分自然地取代了他儿子的站位。
“隆重吗?不过是一件新式的袍子而已。”
见解见山这副木愣愣的样子,沈南绮不禁嘴角带笑,“出门前轻舟看见怕我冷,给我搭了一条羊绒披肩。”
“这是袍子?不太看得出来。不过蛮好的,以后可以多穿。”对于妻子日渐时新的衣着打扮,解见山的态度向来是尊重和鼓励的。
“走吧。”解见山伸出胳膊,让沈南绮挽住他的手臂。
两人边闲聊边缓缓朝酒楼入口而去。
“寿礼你都备好了吧?”
“备好了。”
“幛子是请谁写的?不会是让宋秘书随便找人写的吧?”
“那怎么会。”解见山语气温和道,“初来上海那会儿,鲍叔对我关照良多,他的寿幛我是特意找了程先生……”
见父母径自聊着天往前,被遗忘的解予川和身边提着寿礼的宋秘书对视一眼,两人默契地一左一右跟在后边。
鲍荀松是前清举人,也是有名的慈善家和教育家。
他的七十寿筵在五马路的复兴园酒楼举办,不仅包下了整座酒楼,还在楼下搭起了戏台,请来一班伶工演唱昆剧。
原本解家从商,社交场上和这样的老学者没有什么交集,但因俩家都是苏州望族,作为同乡会成员,在苏沪两地共同集资创办了十几所小学堂,故常有往来。
送上寿礼寿幛后,解见山与解予川被主人请往二楼桌席,沈南绮则被侍者引入三楼的女眷专席。
这男女分坐的旧习令沈南绮心中不悦。
但这是人家的寿筵,考虑到鲍荀松是个年逾古稀的老头,思想迂腐也情有可原,她只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跟着侍者上楼。
到了楼上,沈南绮还未走到自己的座位,刚转过楼梯口,便遇见了曾有过几面
之缘的恒正书局的老板夫人,杨新枝。
这位夫人虽有着一双旧时代留下的小脚,走起路来倒是步调轻快,一瞧见沈南绮便迎了过来打招呼。
“解太太,许久未见,您气色更好了。”
杨新枝态度和善地问候。
她穿着时下流行的文明新装,白布袄下搭着黑色的百褶裙,套着白袜的细足没进一双略大的黄皮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