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出生于零四年的范娴虽说家里不算富裕,但确实没过过啥苦日子,她懂事的时候村里就到处都是村人打工攒钱自建的小楼房了,小时候在村里满地跑、跑到哪家就在哪家吃饭,零食玩具方面跟城里孩子肯定没法比,但要说饿肚子啥的,真没体验过——毕竟村庄是个人情社会,而乡下人其实是比城里人更在意面子的,哪家的孩子要是长得太瘦小,家里大人都得努力对外解释是孩子挑食而不是吃不起。
自己没淋过雨,并不表示现年二十岁的女大生范娴就对物资紧缺的年代没有概念……原因是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她们这些留守儿童讲古,十句里八句离不开“以前”。
才十几岁时,范娴就已经从自家长辈的同村老人的口中晓得她们新场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还来过隔壁省逃难的人,拖儿带崽地挨家挨户讨饭,给钱不要,只要粮食和水,要是能送件把件能保暖的衣物,来讨饭的人能给你跪下……如是云云。
懵懂年纪时的范娴一直把这些讲古当成故事来听,而现在,她仿佛看到了老辈人讲古中讨饭人的形象——她眼下这条至多四米来宽的背街小路两侧挤满的人群,二百原住民里面挑不出一个胖子,甚至连体型正常点的人都找不出来,不是瘦,就是特别瘦,或者特别特别瘦。
不仅瘦,衣物还单薄……这个位面这会儿约莫也是冬天,正街上的行人裹得都是很严实的,而等在背街小路上的这些人七成以上是单衣,哪怕跟旁边的人紧紧依偎在一起互相取暖也冷得瑟瑟发抖,还有至少二成的人没穿鞋……不是光着脚,就是勉强用一小块布或草绳缠在脚背上,勉强起个包脚的作用。
范娴幽幽叹了口气。
这群挤在路边等待的人,都不是昨晚上领过鸡蛋泡面的信徒……看来她找上的那位捡煤渣的妇女,居然还算不上是这座城市的最底层。
这真挺糟心的……要是没有自己老家要被偷家那事,她闲得没事干的话指定愿意花心思热心帮助受苦受难的异界人民,可这会儿她老家也是处于一个火烧屁股SHI到临头的状态——她是真没那时间精力去管别人家的闲事啊!
“算了算了,我现在需要信徒,你们需要吃的果腹,咱们这就先小范围互利互惠一下吧……至于其它的,咱们来日方长。”
硬起心肠把心底的怜悯压下去,范娴扭头离开,先去别的街道抓鬼——这条小路一下子挤进来这么多人、多了这么多人气,原本在这地儿晃荡的鬼魂都不晓得被撵到哪里去了。
溜达了一圈、逮了几十只鬼回来,范娴便开始装神弄鬼……搞传教排场。
水手巷021号公寓楼,租住在二楼的摩根太太眼见天色暗了下来,忍不住起身推开窗户一角,偏头往楼下看。
巷子里仍然挤满了人,那些闻讯而来的下城区居民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
“——到底是谁把消息传出去的?”摩根太太关紧窗户,神色里有些焦虑。
“梵妮,那些人还没有走吗?”摩根太太的母亲见女儿面色不好,压低声音问道。
坐回炉子边,忧虑地摇了摇头:“没走,还比我回来时更多了。”
母亲的眉毛也耷拉了下来,发愁地道:“这可怎么办,来了这么多无关的人……‘他们’还会来吗?”
两个围坐在炉子边取暖的孩子面面相觑,大的那个孩子小心翼翼地道:“妈妈,外婆,来了外城区的人,给我们食物的神官大人就不会来了吗?”
摩根太太惊愕地看向自己的大儿子,脸色难看地道:“杰米,是谁教你‘神官大人’这种叫法的?”
“是、是楼下的希尔奶奶。”杰米被母亲的脸色吓了一跳,顿时紧张起来,“希尔奶奶说只有神官大人才会施舍免费的餐食给我们。”
摩根太太含糊地骂了句脏话,随后便郑重地叮嘱孩子:“这种话绝对不可以再说,知道吗?不然不只是你,我们一家都会惹上麻烦。”
才八岁出头的杰米的不懂妈妈为什么会这么说,但还是乖巧地点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