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251

然后这又引发了第二重的思考,那就是男主角本身也是一个仿生-人,只不过是最高级的那种和人类几乎无异的,那么一个仿生人,却对着一个消失的机器人程序有着如此多的万般感慨,这是不是又证明了其实“机器真的是有人性”的这一思辨</p>

进而挖出了这部短片真正的主旨,“人性未必是人类独占,机器人或许比人类更有人性”。</p>

条条大路通罗马,伊娃这条通往最终旧议题的那条路,采取了一条曲径通幽的小道,并且更带了一种女性独有的柔软的审视世界方式。</p>

她采取了柔和的以感情为线索的一条羊肠小径,最终通向了“人何以称其为人”的主旨。</p>

没错,此刻的伊娃终于想通了这部电影的最终本质和内核,其实这也并非是她为这部电影专门思考的,而是她从机器人展回来之后,一直在做的思考。</p>

人类总是会有重度依赖机器人的一日,到那时候,机器人被赋予人性也是迟早的事。</p>

这部电影的意识形态,正是伊娃自己对于未来世界的思考和启示又或者是寓意。</p>

她并非是一个霸道的人类,她认为众生皆平等,她相信机器人也会拥有与人类一样的灵魂,她甚至认为到时候,机器人的权利应该是和人类平等的,一旦机器人拥有了和人类一样的灵魂,那么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让机器人去替人类冒险和送死的理由。</p>

所以导演的思想是会影响一部电影的,伊娃的思想是平等和柔和的,所以探讨了机器人的人-权和内心归属问题。</p>

要是换一个右-派激进人士,比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之类的导演,估计拍出来的银翼杀手2049短片又是另一种风格了,估计着重点就是探讨如何让人类更好的控制机器人了。</p>

伊娃已经决定就按照这一的主旨和节奏去拍了,如果观众是冲着紧张、刺激、快节奏的爆米花科幻短片来的,那么一定会失望。</p>

因为这部20分钟的短片,发生在白天也很阴暗的世界、风雨总是肆虐的世界、各种废气融合的世界。</p>

它是慢节奏的、严肃的科幻片。</p>

人们总是借助科幻电影对未来进行假象,承载着无数未知和困惑,这本身就是一个思辨的议题。</p>

所以,伊娃的2049短片,是一个用严肃的形式来探讨未来的命题。</p>

你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拒绝。</p>

显然这些伊娃都不在意,风格化、形式感以及思辨主义才是她追求的终极奥义。</p>

历来,这种思辨色彩浓烈的杰出科幻作品,都是和主流背道而驰的,就像1982年的《银翼杀手》上映后收获了一众恶评,而今却成为经典。</p>

所以,大部分神作,都不会在当时的时代获得相应的地位。</p>

伊娃的这部短片虽然短,却也承载了一片对未来的深思,她不介意人们给这部短片什么样的地位,即使觉得它不合格和第一部背道而驰,这都没关系。</p>

她放眼的是,更广阔的未来,甚至是下一个十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