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246

此时,编辑部的议论声更加响亮了起来,“是伊娃科迪的那个公司?我的天,她今年到底赚了多少钱?”</p>

“这两部片子绝对可以堪称五年内最赚钱的买卖之一,一点不逊于《饥饿游戏》、《五十度灰》,毕竟你看看这成本啊,才300、500万。”</p>

一位编辑再度摘下眼镜,深叹一口气,“伊娃科迪,不得了啊……我觉得不需要多久,她就要成为美国最有钱的女人之一了。”</p>

“不如我们明天的专题就来讨论一下这位赚完玛丽苏的钱,开始赚小成本惊悚片和恐怖片的女人,这几年到底赚了多少钱?”</p>

这么说着,他们似乎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于是就开始讨论明天的议题文章了。</p>

没错,自从伊娃科迪的公司进入好莱坞以来,多少爆款都是出自她的公司之手,这赚钱能力,其他六大电影公司估计只能干瞪眼。</p>

这个女导演如此年轻,却拥有不输于任何富豪的财富,况且和其他六大电影公司不同,那些公司的总裁基本都是股东会任命的,股东早就被股东会瓜分了,早就没有是谁的公司这一说了。</p>

而Little艺术电影公司是真正的属于伊娃科迪自己的公司。</p>

不过在这些编辑心里,显然都还在惊叹伊娃今年的赚钱能力,因为从她如今的选片思路来看,很明显可以看出她这是开始要改路线了,光是赚玛丽苏女人的钱,已经无法满足她的需求了。</p>

《分裂》和《逃出绝命镇》赚的是惊悚片和恐怖片爱好者的钱,她这是要把全世界所有范围内的影迷钱包里的钞票都给赚到。</p>

而且这赚钱的速度,差点就要赶上全世界目前为止赚钱速度最快的facebook的扎克伯格了!</p>

随后第二天,这一期的《帝国》杂志电影板块,最新出炉的一个版面是《分裂》和《逃出绝命镇》的海报。</p>

而在海报旁,一个硕大的标题是——“好莱坞横扫一切的吸金机器!”</p>

“扎克伯格,目前美国最赚钱的青年才俊。”</p>

“伊娃科迪,目前好莱坞最赚钱的资本新贵。”</p>

“这两个人有太多相似之处,但是无论如何,谁都不能否认目前好莱坞上升势头最强烈的一家公司,当属伊娃科迪的little艺术电影公司。”</p>

“今年上半年,仅仅依靠《神奇女侠》的分红,以及《分裂》和《逃出绝命镇》,再加上《饥饿游戏2》和《五十度黑》,伊娃公司的营收甚至已经赶上了好莱坞其他六大电影公司了。”</p>

“Little艺术电影公司凭借出众的选片眼光,和高质量的制片能力,已经成为了好莱坞目前的美金收割机。”</p>

“little出品,必属爆款。”</p>

“想必都不需要五年,按照这个势头下去,好莱坞会产生第八大电影公司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