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最新章节!</p>
吕克贝松很乐意承认自己观看了伊娃的《卡罗尔》的戛纳首映。</p>
他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觉就是尿急,其次一个比尿急更加强烈的感觉就是即使憋尿也要坚持看到最后一分钟。</p>
他第一次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钢铁膀胱啊。</p>
他本身就是法国人,如今家门口的戛纳电影节更是每年必来参加的,特别是今年还有伊娃科迪的《卡罗尔》,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就已经决定要来看首映场了。</p>
但是他确实没想到,这会是一部让他这个大老爷们都有点不好意思的电影,但是如果仅仅认为床=戏是噱头,吕克贝松就觉得自己也太小看伊娃了。</p>
这部电影或许是伊娃对于自身爱情观的一次呐喊,那就是:逼格不同的人,更容易相爱。</p>
同时,吕克贝松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伊娃这部美国电影竟然内核如此法国,其法国的特质在于导演随心所欲完全不在乎市场反应。</p>
特别是当电影放到卡罗尔为了夺取抚养权而离开特瑞丝的那一段,吕克贝松能够非常清晰地听到电影院里面那些女孩子们的哭泣声。</p>
因为这部电影拍的是如此的真实,所有恋爱过的人,失恋过的人都能在特瑞丝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p>
或许这就是一部文艺闷片的终极意义,让观众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当他们看着屏幕,他们会忘记这是电影,他们会以为这是他们的生活。</p>
然后,将自己的灵魂浸润进这部电影里,得到一种思想上的共鸣。</p>
特别当这部《卡罗尔》又是一部如此简单的电影,饿的时候就想狂吃,伤感的时候想大哭,孤单的时候就想被爱,有裂缝的时候就争吵,痛过之后就离开。</p>
伊娃科迪只是一个安静的观察者,一直用自己的节奏在描绘最普通的食物,最普通的人们和最普通的爱情,却让他们焕发出了不普通的色彩。</p>
正因为这是如此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才是在电影院引起此起彼伏的哭泣声,才会让吕克贝松宁可憋着尿也不愿意中途离场去厕所。</p>
至于那些大尺度的床-戏,什么,你说那些床-戏那些东西确实在放映厅里引起了一番轰动,至少当床-戏出现的一瞬间,每一个观众都是一副“垂死病中惊坐起”的样子。</p>
胆大的伊娃科迪,胆大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和查理兹塞隆。</p>
这部《卡罗尔》究竟如何,是让观众们觉得浪费了自己3个小时20分的人生,还是让观众觉得这让他们看到了某个时刻的自己?</p>
电影结束后那漫长的全体起立的十分钟鼓掌声,已经可以说明了一切。</p>
戛纳电影的种子选手,不服一切荣光和期望。</p>
那些起身鼓掌的男孩女孩们,中年男子或者成熟女性,亦或者是头发斑白的老年人,他们的表情都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他们都不可否认与这部电影达到了一种思想上的共鸣。</p>
只要你曾经不顾一切爱过一个人,你就能明白这种感觉。</p>
噢!上帝,该死的这真的是一部超级不寻常的电影!</p>
这部电影带着一种绵掌化骨的力量,更是一种刀锋破冰的力量,再干旱的内心也会因为这部电影而皱起波澜!</p>
这是一部可以让所有女性蒙尘的少女心顿时被解放的电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