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最新章节!</p>
伊娃拍摄这部《布鲁克林》为的就是以情动人,大部分文艺片也确实是这么做的。</p>
伊娃并不会用过分戏剧化的转折和剧情去突出人物的困境然后去解决它,这虽然很好看,但是一点儿都不真实。</p>
真实是平淡,是看着荧幕上的阿尔沙,会让人有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是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去关心她,即使直到故事的结束,伊娃也只是给出了阿尔沙一个模糊的未来。</p>
阿尔沙走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大桥下,做出了一个离乡者最初心的选择,但是她的前路、未来依旧是一个未知。</p>
这种观众产生的对阿尔沙的关切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p>
而是伊娃通过镜头不断地渲染和叙述,才完成的,这依靠的是对节奏的把控。</p>
伊娃是细节大师,她通过许多细节打造了这样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女主角。</p>
比如,伊娃拍摄一个阿尔沙在家乡时候的场景,看到那些从纽约互相探亲的人们,你可以看到阿尔沙脸上的憧憬、无限的憧憬。</p>
而同样一个与之呼应的镜头,来到了布鲁克林,某一次在街头,当阿尔沙听到有人唱出了爱尔兰歌谣的时候,她竟然默默地凝视随后落泪。</p>
她的一切感受,都通过了导演的镜头细腻的被捕捉,让观众感同身受。</p>
你会发现,伊娃几乎从来不煽情,不渲染感情,一切都是从细节入手,用大量的人物特写,让你不得不去关注主角的内心世界。</p>
阿尔沙的演出是另伊娃满意的,毕竟这是一部主人公电影,阿尔沙的表现如果不出彩,伊娃拍得再出色也没用。</p>
阿尔沙有其优秀的地方,虽然她有时候还略显生涩,但是她对情感的敏锐度很高,这样的体验就导致演员在每次表达悲或者喜或者怒的时候,她的感情表达不会重复。</p>
很多演员演了很多年,别人都说他在演自己,为什么?</p>
因为他的感情表达是重复地,而一个优秀的演员,是绝对不能让自己的感情表达重复,同样是悲伤,一百次演悲伤就得演出一百种不同的悲伤。</p>
这才叫演技,阿尔沙基本做到了。</p>
这是伊娃和阿尔沙共同努力的结果。</p>
不过伊娃这人虽然不会调-教演员,但是她还是尽力在想办法调-教阿尔沙,只不过她每次说出来的话依旧像往常调-教别的演员一样充满了意识流……</p>
凡是和伊娃合作过的演员,基本上都会吐槽这个不会讲戏的导演,他们是这么说的:“如果哪天你能理解伊娃科迪导演到底想和你说什么,到底希望你怎么去演出的时候,你大概已经外星语十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