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酷吏回京

赵煦只是看了贴黄的内容,作为皇帝的本能就已经觉醒。

因为,吕陶在贴黄上介绍——臣近日来,亲睹驸马与三教九流者往来……有僧人、道士及开封府厢吏者,出入公主邸……

再看弹章的具体内容,吕陶在弹章中,先举了历代君王放纵亲戚,最终酿成祸端的事情。

然后话锋一转,对着张敦礼猛烈开炮。

说他与僧道结交,可能有私下制造图谶的可能性。

同时,其与厢吏往来,且是本厢厢吏往来,更是包藏祸心!

证据就是——其他外戚,都不敢与厢吏往来。

而张敦礼敢!

仅仅是这个事实,就已经证明了——驸马恐早有叵测之心!

故此,哪怕是为了防微杜渐,也必须重拳出击!

否则,这大宋朝将来必有祸事。

赵煦看完,心中虽然对吕陶的话,深以为然,但表面上,他还是寻找着借口,给张敦礼开脱:“太母,驸马与公主,素来诚心礼佛……与僧人往来,无可厚非!”

“至于道人……”

“驸马爱绘画,人尽皆知,而道家自古善画……驸马与之往来,或许只是切磋画技!”

“厢吏云云,更是可笑!”

“驸马住在永宁坊,自然要亲近本厢厢吏!”

但他越是帮张敦礼说话,太皇太后在这个事情上的态度,就越坚决。

她叹了口气,对赵煦道:“即使官家所言,符合事实!”

“但天下人怕是不会这么看!”

“老身以为,官家应该召集大宗正、嗣濮王,还有大理寺,一起议一议这个事情!”

“太后以为呢?”太皇太后扭头看向坐在自己身旁的向太后。

向太后看着姑后大义凛然的神态,也是颇感敬佩。

不过,她的性子与太皇太后是完全不同的。

她是个喜欢和稀泥的。

向太后想了想,答道:“娘娘不徇私情,自然是好的!”

“只是,新妇以为,家丑不可外扬啊!”

“此事,最好还是不要惊动了大宗正和大理寺……”

太皇太后听着,沉吟起来。

其实对她来说,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处置法,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要从这个事情里把自己摘出来。

不能让天下人,特别是天下士大夫们,以为她这个太皇太后,偏袒自己的女婿!

甚至将她与章献明肃相提并论——在两年多前,那个垂帘最初的时候。

她还因为,朝臣将她比做章献明肃沾沾自喜。

但,现在,她已耻于‘章献明肃’第二。

她要做大宋的太似。

是文王之后,武王之母,成王之祖!

是名标青史,流芳百世,万代祭祀的贤后!

要让后人提起大宋王朝,就想到她!

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是张敦礼了。

高公纪兄弟外的其他高家人,若犯了事情,惹出了舆论物议,她也不会保!

当然,这是建立在大宋对于统治阶级极为优待的基础上。

外戚们只要不谋反,就算是在宣德门前杀人放火,撑死了也就是编管某州居住。

过几年,遇到大赦,就又会起复。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制度保障,太皇太后才能做到这般的正义凛然、大公无私。

因为代价,几乎为零!

即使真的把大宗正、大理寺都叫过来,用公议论罪。

按照张敦礼目前的那些罪行,顶天了,也就是落他的密州观察使,责授某个小州的团练副使。

然后把他安置到京西或者京东某地,交地方官看管、监视居住。

半年、一年后,就可以遇赦回京,再过个一两年,就能官复原职,甚至有机会拿到节钺。

柴宗庆、李玮、王诜当年都是如此。

而在实际上,这样的顶格处罚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理寺同意,大宗正也会坚决反对。

这种事情,一般的处理结果,都是罚俸。

哦……

现在,还有一个新选择——送太学,接受圣人经义再教育。

“太后所言,虽不无道理,但老身恐天下人不服啊!”太皇太后道:“特别是台谏的御史言官们……”

向太后想了想,道:“娘娘,新妇以为,不妨问一问宰执们……”

她话音刚落,殿外就已传来了冯景的声音:“大娘娘、太后娘娘、大家……”

“宰执们已到了内东门下,递了劄子,乞陛见!”

两宫互相看了看,又看向赵煦。

赵煦坐直了身子,对着殿外的冯景吩咐:“且命郭舍人将宰执们,领到崇政殿后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