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准备

如同碎铁衣所说的一样,只有身处于这个体制之内,才明白朝廷究竟有多可怕。</p>

一旦要是决定反叛的话,又究竟会承受多大的压力。</p>

因此,虽然乐重这位新继位的镇西候对朝廷一方恨的是牙齿,恨不得立马就举旗造反。但是在冷静了下来,和一众西凉重臣商谈过了之后。</p>

还是决定暂时先抑而不发,等兵马粮草等各方面都准备完全,安抚好了身边的恶邻,联络好了各方盟友之后。再行举旗,背离大周的统治。</p>

这其中粮草好说,先不说四镇诸侯所镇守的本就是四战之地,粮草自然是要常备,兵马也要经常训练。单是在镇东候满门被杀一事发生之后,就让剩下的三镇诸侯对当今朝廷、当今天子,产生了极度的不信任。</p>

因此不管是兵马还是粮草,都按照超规格的方式储存。甚至可以这么说,这三镇诸侯已经完全做好了随时和朝廷撕破脸的准备。</p>

而联系盟友以及安抚恶邻方面,其实完全可以当做一件。</p>

联系盟友方便就不用说了,三镇诸侯,同气连枝,共同进退,这可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p>

现在朝廷将刀架起来了,要是三镇诸侯在咽气吞声,漠视朝廷已经踩过红线的这个行为的话。那下一次刀,怕是就要真的下来了。</p>

等到那个时候,他们就算是想动手,怕是也没有还手的实力和机会。</p>

至于说其他盟友,像是前朝余党,边陲之地的各国,全在镇西候所争取的盟友之列。</p>

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种浅显的道理,镇西候自然是不可能不懂。</p>

早先就提到过了,朝廷之所以分封四镇诸侯镇守四极,除了有兑现大周太祖在起事之前的承诺,赏赐泗镇诸侯祖先当年的不世之功之外。</p>

其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大周的四极之地有四方敌对势力。</p>

北有以匈奴为首的草原游牧民族。</p>

南有以八纳洞洞主为首的三十六洞南蛮。</p>

西有以乌孙国为首的西域十二国。</p>

东有东岛国为首的临海各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