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一更二更

胤禔不在乎道“我挨揍的时候多着呢,不差这一点。”

胤礽板着脸严肃道“能少挨揍一次也好。”

胤禔转移话题“你说那安南人是不是有病,一会儿抬头做一个怪表情。”

胤礽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阮福溱,阮福溱也正好在观察他。

他憋笑。别说,阮福溱现在的表情让他想到了传统中的“龙傲天调色盘表情”,三分不屑三分嫉妒三分嘲笑还有一分畅想未来,扭曲极了。

胤礽以前看的时候就在想,许多在描写男主前期吃瘪之后,都会写男主脸上出现调色盘表情,并放一句狠话。

现实中如果真的有人在那不断表情变幻还放狠话,好像有一点点尴尬。

现在看来,嗯,是他错怪作者了。

这明明是写实啊!

“大哥,你知道安南的历史吗?”胤礽笑着问道。

胤禔道“知道,不过你说。你说的比历史书有趣,我爱听。”

他从小听着胤礽讲的故事长大,就爱好听胤礽讲的故事。

现在胤禔已经把听故事的爱好发展成看话本、听评书、看戏曲,活脱脱一个纨绔子弟……不,一个闲散老大爷。

纨绔子弟才不爱好这些。

胤礽将安南的历史徐徐道来。

安南的名字来源于唐朝的安南都护府。从秦始皇起,安南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后世越南史学家为了给自家历史贴金,称越南独立是从五代十国时吴权割据安南开始。

但实际上吴权当时割据安南,和其他节度使割据没区别。他很快被杀,儿子也没能继承他的位置,割据政权立刻被其他军阀夺权。

安南独立,是从宋朝开始,在明宣德时彻底独立。

宋朝太弱,放弃了对安南的控制;明朝永乐帝时期,将安南纳入版图,立交趾布政使司。

直到永乐帝朱棣的孙子,宣德帝听了内阁大学士杨士奇等人的建议,撤掉了交趾布政使四,册封叛将黎氏为安南国王,安南才彻底独立出去。

历史中许多青史留名的“大贤臣”都对国土问题不敏感,脑袋里只有党争,为了党争经常践踏国家利益。

比如“千古完人”司马光,新党赞同的他都无脑废除,新党好不容易打赢了西夏,收复了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他都因为这是新党打的,立刻将四寨双手送给西夏,并进贡岁币,搞得打了败仗的西夏都有点懵。

晚清打败了法国,还给法国赔款这种匪夷所思之事,在北宋时,司马光就做过了。什么叫有史以来,自古如此的文明古国啊(战术后仰jg)。

杨士奇也是如此。

宣德帝时期,武将勋贵势力还很强。为了打压武将勋贵,杨士奇等人罢所有用兵,将明军召还,将安南一大片领土送给叛将黎氏。

“放弃安南给前明带来了巨大而长远的负面影响。”胤礽叹气道,“前明在南洋的国际声望遭到极大打击,南洋再不认前明这个宗主国。之后前明边境纷争不断,谁都敢大着胆子咬前明一口。”

南国犯边、海盗掠夺……宣德帝听从了杨士奇等人“罢兵养民”的建议放弃了安南,却未料到放弃安南就放弃了整个南洋,南边从此兵灾不断,给前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国际关系中,有些事可以忍,但关键问题上绝对不能退让。你退让,其他国家就会变成嗅到了血腥味的鬣狗。

胤禔跟着叹气“洪武帝和永乐帝这么厉害的人物,怎么有这么蠢的后人?罢了,他后人不蠢,也轮不到咱们家当皇帝。”

胤礽道“朱棣的孙子,这都第四代帝王了,有点失误正常。正常王朝从这时候开始就该走下坡路,他除了安南这件事上做错了,其他还好。”

胤禔道“大清从入关后开始算,嗯,第四代帝王就是你的孙子?从你孙子起由盛转衰,曾孙开始成废物?”

胤礽讪讪道“……别拿我打比方啊。好吧,确实如此。”

大清入关后第四代帝王是乾隆,第五代帝王是嘉庆,确实符合这个规律。

胤禔开玩笑道“还好以后不成器的大清帝王是你子孙,后世人嘲笑不肖子孙也只会嘲笑你,哈哈哈。”

胤礽磨牙“你信不信我给后人留下一道遗旨,等大清要亡国了,就找你的子孙禅位?”

胤禔差点噎住“弟,何至于此!”

胤礽冷哼“你等着,我绝对会留下这道遗旨!”

胤禔哭笑不得“喂喂喂,别这样,我不笑你了还不行吗?”

胤礽道“不,我生气了,你等着!”

胤礽和胤禔在上面笑开了。

离得最近的大臣听到了这对兄弟的窃窃私语,心情十分复杂。

汉臣听到胤礽如此评价杨士奇和司马光,心中很想反驳,却又认为胤礽说得对,一时间难受极了;

满臣听到胤礽随便拿亡国开玩笑,很想训斥,但又知道普通王朝四代帝王后开始走下坡路是事实,一时间怅然极了。

他们忍不住交头接耳。

“太子殿下……唉。”

“虽然……但是……唉。”

“你们叹什么气啊?太子殿下如此清醒,不正说明他将会成为千古难得一见的明君?”噶礼不在乎道。

其他大臣们继续叹气。他们难道不知道吗?就是心情复杂啊。

噶礼转了转酒杯“能跟随这样的太子,诸位大人只要不犯错,捞个名垂青史轻轻松松。你们当官最大的抱负不就是青史留名吗?偷着乐就成了,抱怨什么?”

其他大臣们“……”

好了,他们不但不想叹气,心里还有点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