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是表妹开口,不是自己主动够的,再多爷爷也赖不到自己头上。
等他觉得伸展出来的这片枝桠折得差不多了,柳红木才收手,把騀子靠在墙上对秀瑶道:“走,我帮你送去。”
秀瑶忙道:“我要这一筐就好了,你把簸萁端家去,我自己能挎动。”
别看她个子小,力气可不小呢,说着她自己挎起来,趔趔趄趄地往姥爷家去。
柳红木见状还是抢过去,“还是我来吧。”
一只手拎着,轻快地跑了,秀瑶看看地上还有一些榆钱枝子,赶紧抗起一大块枝子一边走一边撸来吃,进了磨坊就给他们吃。
大舅几个忙着,柳飞已经吃过主动让给秦显。
秦显一看秀瑶扛着过来就垂涎欲滴了,赶紧接过去,一顿狼吞虎咽,连呼好吃好吃。
柳起笑道:“你慢点,你姥娘要做榆钱饭给你吃呢,不用急。”
秀瑶看俩老爷正头对着头围着那盘磨研究,她就赶紧冲向后院,柳红木已经把榆钱倒在老柳家的大筐里,正要告辞。
李氏叠了两张哈饼给他,“晌午新做的,好吃着呢。”
李氏还是做了十来张哈饼,毕竟秦显来的机会少,也让他改善改善。
柳红木闻着阵阵香气,馋得直流口试,四嬷嬷做饭是香的,尤其改善伙食的时候舍得吃,不像他爷爷嬷嬷,就算改善伙食也是犹犹豫豫的,弄得人越吃越馋。
他有心要接,又怕爷爷揍他,犹豫着秀瑶已经帮他接了递给他,“你要是怕三姥爷说你,你就吃完再走呗。”
柳红木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憨憨一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真香啊,是菜籽油的啊,爷爷嬷嬷,你们也不跟四嬷嬷好好学学,整天就知道让俺学哥哥能干。
吃完他赶紧告辞走了,还是被回家忙着做活儿的三姥爷看见,又训了两句熊孩子。
晚饭是饼加榆钱饭。
秀瑶帮着把榆钱洗净了,柳芸烧火,姥娘把一盆子榆钱倒进烧开的水里一焯,立刻用柳条笊篱捞起来,倒在一旁的箅子上控水。
然后又把剩下的加上一点点面粉搅拌了,攒成一个个的窝窝头。攒好了以后就在大祸里放上箅梁子,然后铺上箅子,又铺上一把麦秆草,将草铺平了,最后把榆钱窝窝一个个摆进去。
就着原本就烧开的焯榆钱的水,姥娘让柳芸继续烧火,锅一烧开,她就让柳芸停火,略一停,舀抹布把锅盖擦干净了,然后赶紧掀锅。
榆钱经火气的蒸腾,越发鲜嫩水灵,泛着玉色的光芒,让人恨不得立刻扑上去咬一口。
李氏舀一只粗瓷碗盛了一只榆钱窝窝头递给她笑道:“慢点吃,莫烫着了。”
秀瑶一边吹一边咬了一小口,好嫩好软好清甜啊!软软滑腻甘甜清香,对她这个整天吃稀饭黑面疙瘩的穿越人士来说,简直是一顿美餐了。
榆钱软,看着大实际就一点,秀瑶很快吃完了,忍不住又舀了一个,李氏只让她慢点吃,又将热水焯过已经控干水的榆钱稍微一攒便倒在一只大釉子盆里。
黑的盆,鸀的菜,很是好看。
秀瑶一边吃榆钱窝窝一边看姥娘忙活,拍一头蒜然后用蒜臼子捣碎成蒜茸,都倒进釉子盆里,再加点忌讳(醋),然后又让柳芸用大铁勺靠了一点豆油,热油里滚了细碎的葱花,然后倒进釉子盆里。
热油滚过蒜茸,也发出阵阵香气,顿时让人食指大动。
柳絮和柳霞也从屋里出来,笑道:“哎呀,这么香,我们都没心思做活儿了。”
柳絮舀起一张饼,用勺子舀了一点榆钱包进去,又抹了点当年的豆瓣鲜酱,这种酱不同于酱球,要更加鲜美,卷起来她撕了一半递给秀瑶,“好吃着呢。”
秀瑶榆钱窝窝还没吃完,又接过饼,笑道:“我怎么觉得我成地主婆了,擀饼就窝窝,又好吃又管饱。”
柳絮笑道:“乞丐以为皇帝左手卷子右手卷子,实际人家皇帝会稀罕吃卷子?”
秀瑶好奇道:“小姨,那皇帝家吃什么?”
柳絮一本正经地道:“怎么也得吃肉饼吧。”
秀瑶哈哈大笑,这时候秦扬也跑出来了,“好香,好香,我要吃榆钱!”
李氏赶紧递给他一个榆钱窝窝,又卷了张饼,秦扬也是左手右手就着吃,一边吃一边直乐。
李氏道:“明儿让二显带回去那些,咱家想吃了再去够。”
柳絮却反对,“娘,不能太惯着了,这一天磨坊都给她忙活了,咱又不收钱,还得搭东西进去,总这样,她就觉得咱是应该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8613793亲扔的地雷。谢谢大家的订阅支持。
这是两章合成一章了,嘿嘿。
另外,好多地方,醋其实就叫忌讳,为毛?谁解释下。
亲们,昨天加更,然后加更那张都被你们无视了吗?肿么就五个亲留脚印了呢。对手指,一包泪地看着乃们。是不是种田情节太平淡鸟!pdiv
tr
秀瑶坐下试了试,果然好用,秦扬也叫嚷着要试试看,秀瑶道:“你还小,胳膊短,不得劲,等你大了再帮忙。”
秀瑶虽然会纺线了,毕竟还没有柳絮那样的熟练技术,纺了几下,不是断线就是粗细不均,柳絮又手把手地指点她,告诉她什么如何用力,哪里该放松,不一会儿,秀瑶也能纺个两三根了。
秀瑶起身,笑道:“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的。”
秦扬咯咯笑道:“姐姐我帮你就简单了。”
柳絮拍了他脑门一下,“你是越帮越忙。”秦扬乐得嘎嘎笑。
看小姨织了一会儿布,秀瑶就去把秦扬哄睡了,因知道她也要住下的,秦扬就不担心她跑了丢下他,所以睡得很踏实。秀瑶看他那么大了还跟着大表哥家的小侄子学样吃手指头,就给他舀出来,又拍了拍,待他睡熟了就去磨坊看他们干活。
为了让秦显第二天一早就能把面拉回去,老柳头让两座碾砣子都先给他磨,但是还是慢。毕竟这种磨面的方式就是慢工出细活,驴走了一圈又一圈,麦子先脱皮,清扫一遍过筛罗,然后再压一遍,再过细罗,最后还得再压一遍,清场。
一天一头驴也就能磨个两百来斤,太快了就容易面粗,不够细。
秀瑶就又想那个水磨了,其实靠着大清河真的很方便啊,如果不好好利用真的很浪费啊。
她看外公正在那里罗面,就勤快地跑过去帮忙,“姥爷,我三姥爷是木匠啊,你说他会做大家什儿吗?”
老柳头看了她一眼,“多大的物件?你三姥爷那木匠活,虽然不是很精细,也不赖,四外村的家具都照他打,农具什么的,做的挺顺手,你看咱家这些罗、架框什么的,都是他弄的。”
秀瑶心下一喜,对老柳头道:“姥爷,你那个罗,要是面多了,可以用脚踩啊,我看我小姨那个织布机,纺线车子都能用脚踩,你这个罗更可以了。”
虽然罗面看着简单,可这么简单机械的动作,一天下来,胳膊都要断了,可不是人干的。
老柳头看了看,他这里也有罗柜的,不过也是要手的,不能用脚踩,如果真的可以用脚踩来罗面,那真是轻省不少呢。
等罗完这茬面,那边又开始碾压,秀瑶就和老柳头趴在那张罗柜上讨论,如何改装如何操作。
实际具体的秀瑶也不用细说,她也只是见过什么样子,让她来做她也做不出,但是老柳头做这个多少年了,以前没往这上面想,现在听她这么一讲,倒是觉得很可行。
他自己这样想那样想的,就有了个初步的计划,等他钻研这个的时候秀瑶又去看他们家那盘磨豆腐的石磨。
这种石磨就和碾子两样了,就是上下两盘,然后有个底座,可以磨面粉也可以磨浆子。
秀瑶量了量,这盘磨差不多是一米左右直径的,用来磨面绝对够了。
只是有个问题,就是要如何解放人工的问题,现在一驴碾麦子,一人负责看粮食清扫,还得有人负责筛面。如果能够利用她之前工作的生态农场那种只要一个人就能负责几盘磨。
她看那底盘边缘是翘起的,可以挡住浆子不乱流,然后前面有一个倾斜的出口,底下放桶接浆子。
她可以稍微改装一下,磨就这样不用改变,上面可以放一个小斗用来装粮食,斗下面有小漏口接在上盘磨的磨眼里,以方便进粮食。
磨磨的时候,粮食从磨眼进入,两盘磨绞合,粮食进入磨膛被磨碎,然后再从边上抛出来落在底盘上。
这种磨法要比碾子更加细碎而且方便,秀瑶想在下盘磨上装两把小刷子,负责清扫底盘上的面粉和麦麸,然后磨盘底下可以装脚踏式筛罗,将面粉和麸子分开,面粉可以落入下面,而麸子就由罗送到前面不同的出口,落在下面的什么容器里。
这样就不必费尽地人工罗面,还得大面积清扫,容易有杂质。
“瑶瑶,我有个办法了。”老柳头突然跟孩子一样兴奋地跑过来,跟秀瑶说他想到的法子,用活动支架将罗架起来,然后脚踏来晃悠,就能进行罗面了。
秀瑶也蘀外公高兴,又指了指那盘石磨,兴奋地道:“姥爷,这个磨面粉更方便吧,咱弄个自动的。”
老柳头诧异道:“丫头,什么是自动的?”
秀瑶便给他解释,“姥爷,我寻思着既然罗面能用脚踏的,那为什么不能把那个罗柜放在磨盘底下?这样面出来就罗出来,然后再?p
サ诙�榈谌�椋�庋�癫皇歉�糜寐穑恳桓鋈司凸涣恕!?p
老柳头有点茫然,“还能这么省事儿?”
要是能一个人就这么省力地磨面,那他家可就不用这么没日没夜地干了。
秀瑶拉着他,仔仔细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她所说的只是在看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至于怎么做,完全可以由姥爷自己去摸索琢磨,这点他自然比她这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代人来说更懂。
果然,老柳头越听越喜,频频点头,双眼发亮。
要说用这个磨面,他们以前也用过的,只是比起碾子来磨太小,而且往里放粮食的时候不方便,没有碾盘子大,驴转来转去的没那么方便。
而且,之前主要是用来磨豆腐了,还真没仔细想过,现在被秀瑶那么一说,他也恍然大悟。
老柳头一把将秀瑶抱起来,对正忙活的大舅等人喊道:“你们忙活着我和瑶瑶出去一趟。”
说完抱着秀瑶就往外跑。
秀瑶吓得赶紧抱着他的脖子,免得被他过快的速度给折了腰。
老柳头一边跑一边道:“赶紧去让你三姥爷给咱做叫那个脚踩罗。”
秀瑶咯咯地笑,“姥爷,姥爷,你量没量尺寸啊,让我三姥爷看看,然后再合计合计,先做个试试,如果好用咱就都改成这种。”
老柳头答应着,“你三姥爷都知道呢,咱家东西他比谁都清楚。”
家里连小板凳都是他给做的,自己要是敢找别人做,他还不劈上门,自己要是自己做,他也骂上门,嫌自己舀他当外人,所以家里里里外外凡是需要动点木匠手艺的,全是三姥爷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