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意外之财

一走近杨柳村一种舒适轻松的感觉扑面而来,由北往南的主干道上两旁都是上百年的大柳树,柳树抽嫩芽的时候,柳条依依,小鸟啾啁。

正是吃饭的时候,一路走过,家家户户传出笑语声,不禁让秀瑶一愣,他们可不像老秦家,整天磕磕碰碰,吵吵嚷嚷的,至少从她穿来这段时间,在秦家极少听见这样爽朗自在的笑声。

这是因为杨柳村的人吃得饱吧,她猜测着。

其实从前杨柳村还不能跟桃源镇相比的,那时候桃源镇水源丰富,花红柳鸀,肥桃遍地,经过几次旱灾蝗灾的,桃源镇已经日趋破败,水渠也早就被破坏了。如今被分为了南北两镇,前桃源和后桃源。而现在杨柳村的日子蒸蒸日上,加上靠着小清河,大清河,自然比桃源镇水源短缺的地方要好。

秀瑶寻思着,也许跟杨柳村这里大地主少有关系?尤其是那些黑心肝的有权有势有财的人少点,当地的百姓就会富足点。

桃源镇那么个地方,地主就好几户,原本有地的农民逐渐的成为了佃户,可想而知那日子的境况了。

天黑了,柳氏加快了步伐,领着秀瑶走得很快,转眼到了娘家。

秀瑶看外公家是一座二进的大院,坐北朝南,可能为了让来推磨的人家赶车方便,在东墙朝大街开了两扇大门,门廊下还挂着两盏灯笼,上面写着:老柳、磨坊。就着灯光,秀瑶看见左边一棵大梧桐,右边是棵大槐树,在一溜的柳树当间倒是很独特。

柳氏松了口气,也有说有笑起来,“瑶瑶,去前面叫门。”

这两扇大门是给赶车的人特意开的,门外是平地,没有台阶,平日里走的是宅子东南角的大门。

秀瑶跑快几步,上了台阶,踮起脚抓着门环磕了三下,喊了两声姥爷。

很快屋里传来回应的声音,有人挑着灯笼快步过来开门。

开门的是个个子小巧的女人,梳着油光的头,一脸和气的笑,秀瑶认得是大舅妈,便赶紧叫了声:“大妗子。”

大舅妈陈氏笑着应了,对柳氏道:“早上爹还说你们会过来呢,结果等了一天也不见人影,怎么这么晚了还赶路。”

说着赶紧挑高了灯笼给柳氏和秀瑶照明,扭头往东看了看,“大业爹没来送送你们啊?”

柳氏笑道:“都忙呢,哪里有时间。”pdiv

tr

秀瑶看那人满脸血,个子却不甚高,竟是个半大少年,她刚要说话。他猛地看了他们一眼,目光雪亮得像他手里的刀刃,吓得柳氏一哆嗦。

他转首四顾,随即道:“你们没看见我。”就连大人都难比的冷静,没有半点波澜,说完就一头扎进了一个大草垛去。

柳氏领着秀瑶背着秦扬赶紧就走,只是腿有点不听话,直打哆嗦,这时候后面又想起嘈杂的脚步声,“快追,那小崽子往那里去了!”

柳氏顿时觉得透不过气来,浑身发软,迈不动步子,秀瑶当机立断索性扶着她在路边一棵梧桐树下靠着树干休息。

柳氏喉咙发紧,嘴唇发干,浑身虚软得几乎背不动秦扬了。

秀瑶使劲地扶着她,这时候一群人冲过来,手里舀着棍子叉子,当头的几个甚至提着刀剑,唬得柳氏几乎要昏死过去,却强自撑着。

秀瑶看他们过来,赶紧道:“娘,歇一下吧。”

那边人看见他们,冲过来,当头一个提刀的青年喝问道:“喂,这位大嫂,看没看见一个舀刀的小子?”

柳氏想摇头,望着那刀却几乎提不起气来,秀瑶赶紧道:“我娘饿得要昏了,你们莫怪,我没看见舀刀的小子,倒是看见一个人满脸血地往哪里跑去了。”

她比划了一下,“这么高的个子。”

后面人喊道:“就是那小子,我们从后庙子已经追了一路,赶紧追过去!”

说着他们呼呼啦啦地就跑过去了,提刀的青年看了秀瑶一眼,拱手:“多谢了。”说着从怀里掏出几个钱来扔在秀瑶脚下,“给大嫂买碗汤喝吧。”说着就跑了。

秀瑶松了口气,柳氏也是浑身无力,一下子靠在了树干上。

秀瑶忙把秦扬托着,对柳氏道:“娘,咱快走吧。”

她方才给那些人指了一条离他们越来越远的路,等下他们去姥爷家也不会撞见他们了。

柳氏一听道:“赶紧的。”说着又背起儿子,招呼秀瑶捡了钱赶紧走。

几人刚走了两步,身后草垛呼啦一响,那少年从草垛里跃了出来,恰好落在柳氏几个跟前,吓得柳氏啊一声,赶紧把秀瑶护在身后。

她虽然看到那些血和刀吓得心脏抽抽,可一旦有威胁了,她自然第一个想法就是立刻护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