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并无车轿相扰,一路畅行,不到半个时辰,马车便停在了支矶石街。
再三礼让过,见大伯仍是不肯收那金钗,苏妁也没什么办法,只得目送好心的大伯驾车离去。然后才往半里外的苏府走去。
因着先前扯的那谎,若是再被大伯知晓她其实是县令之女,那便拆穿了。故而她在未抵苏府大门时,便请停了。
也没多会儿,苏妁便走到了苏府大门外。望着眼前朱漆大门上的铜狮衔环,她伸出的手几经迟疑,最终还是叩响了。
她将书塞进后背的衣裳里,因为她知道,接下来等着她的,定是爹娘的一番棍棒说教……
***
别苑的寝室内,宵烛朦胧。谢正卿正斜靠于罗汉榻上,似在等什么人。
没多会儿响起两下轻缓的叩门声。
“进。”他只随便应一字,岑彦便推门进来。
先是如平素那般行礼,接着岑彦便小声禀道:“大人,白日里行刺的那六人已照您的吩咐,各抽打了二十鞭子后,又敷了上好的金创药,扔到汪萼府上去了。”
“嗯。”谢正卿状似不太走心的应了下。
顿了片刻,岑彦又禀道:“还有苏姑娘,也照大人的吩咐安排了马车,将她送回苏府了。”
不经意的哼笑了声,谢正卿难得有兴致的追问了句:“她是如何逃出府的?”
问完这句,他分明从岑彦的脸上看到了一种少见的窘色。
岑彦沉声回道:“原本属下也是想着让苏姑娘自行出府,免得协助多了令她生疑。结果孰料折腾了半个时辰她也出不去,属下只好令人开了后门儿。”
闻言,谢正卿嘴角那丝并无恶意的嘲弄,瞬时便化开了似的,晕染至满面。
随后他摆了摆手,显得有几分倦意:“罢了,送走便好。一个姑娘家的半夜来府上做客,总不能失了待客之道。”
岑彦正欲退下,蓦地谢正卿又补了句:“对了,明日将书房藏书的引录给我拿来。”
汪萼伸手轻拍女儿的秀肩,意味深长道:“据闻苏博清娶的那个妻子进门三载有余,却始终未传喜讯。在我大齐,这便已犯了七出之条!或许你与苏公子当真是天定的姻缘,爹拆散不得,你的新婚夫婿拆散不得,他过门儿的妻也拆散不得。”
翌日。 拙笨的藏身架势, 哪里会是什么刺客。
如今他倒要好好看看, 这个胆大妄为的小丫头, 潜入他的府宅中是要做何。
这时,谢正卿眼尾的余光瞥见,自东跨院儿中急急跑出一个荏弱的身影。正眼去看时, 那人怀里还抱着一个蓝色的布包。里面显然是藏着刚刚偷来的‘脏物’。
这便是令谢正卿好奇的。到底是何物,值得她一个不愁吃喝的县令府小姐, 跑来他府里偷?
……
得手后的苏妁抱着怀里的东西,没命的往西向跑。
这个时辰府内各院儿的门早已落锁了,即便是她最熟悉的后院儿后门, 那门上的钥匙也是由大婶儿贴身放着, 指望不得。
傍晚回来时她散尽爹爹给的月银,买了一车的柴!自然不是为了感动那个大婶儿好交差, 她的目的便是让那后院儿的小柴房放不下, 而只能将那些柴堆在院墙跟儿。
柴堆虽虚,但总算有个踮脚处,堆高了总能爬出去。
边谋划边一路狂奔, 就在苏妁跑得离琅琊台越来越接近时, 倚坐于高台之上的谢正卿, 突然指间轻轻一弹!
那枚细长的花生便如一粒弹矢般,“咻”的自上而下划过空际,不偏不倚的击中了苏妁的髌骨之处。
“唔——”伴着声沉闷的痛吟, 苏妁应势跪倒于地。
她之前紧紧抱于胸口的那个蓝色布包, 经这一摔也给甩了出去, 里面的东西掉落在地上。
谢正卿不由得蹙眉,略显狐疑的微侧了下脑袋,心道她千辛万苦混进府里来,竟只是为了一本书?
赶忙将地上的书捡起,苏妁重新用蓝布将其包好,小心揣进怀里。根本顾不得去掸衣衫上的灰,她只稍微揉了两下腿,便又急着跑开了。
对于长期不怎么跑步的她,之前就已跑得腿软脚麻,故而这回摔倒也没怎么令她疑心,只当是自个儿打了个软腿。
匆匆跑回后院儿,苏妁赶忙将柴堆高高架好,边努力向上爬,边心中暗庆,终是把这要命的东西给拿回来了。
只是这柴堆儿看似架的高,真踩上去偏偏又会塌陷!加之这赵府的青砖院墙本身也高,单是那琉璃瓦顶就加高了近一尺。
一会儿是书掉了,下来捡书。一会儿又是柴堆儿塌了,下来重新磊。如此往复,折腾了一柱香的时辰,苏妁硬是连那琉璃瓦的边儿都没摸着。
“这可怎么是好……”她站在院墙下急了一头细汗。不甘心的四下环顾了圈儿,确实除了这处没有别的突破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