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家小孩六岁的时候,就去年,高烧40度好几天快烧死了,医院来了一整层大夫都摇头。”
“我岳母是个懂行的,说是小孩中了邪,三扣三拜把罗太奶请来,弄了猪头、羊排啥的,摆了一院子。好家伙,那场面,五个师傅唱唱跳跳做了一夜法事,第二天小孩就不说胡话,第三天就退烧了,第四天彻底好了!”
白岐玉捕捉到老马话里隐藏的部分:“撞见了什么脏东西?”
“不知道。”老马摇头,“我只记得出事前我带老婆小孩去青岛玩了,旧租界那一块儿。逛了五六个景点,德国人的老教堂、工厂啥的。那几天暑假么,人山人海的,见的人和物都太多了。”
“所以,其实这个罗太奶也不知道,到底撞得是什么脏东西?”
这不就是糊弄人么。
白岐玉是不相信什么“一整层大夫都摇头”的病例,一群人敲锣打鼓烧香就能治好的。谁能证明现代医学真的没起效?
凡是回忆,皆有美化。
小孩差点发烧而死,事态可谓紧急,为人父母的一定精神压力极大,后来回忆时产生不科学的扭曲,是说的过去的。
再说出马仙的“仙家下凡”故事,就是聊斋的套皮产物。
从道教到萨满,再加个日本神道教,都是什么人救仙,仙感恩,为了功德普治众生的,像同一流水线出来的,人工痕迹太重。
还有种说法是,“仙家附身”的本质是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的幻觉。
本源则是封建制度下长期受压迫的家庭妇女为了提升家庭地位,编造了一套完整的“仙家附身”的话术,以获得尊敬和话语权。
白岐玉只相信亲眼所见之事,或者确凿的证据。
比如他的备忘录。
“罗太奶……她说了!”老马竭力辩驳,“说是在海边看到了不该看的,污秽的很,小孩子灵感强,受不了。”
“灵感强,那不应该一直强么?为什么在本地没看到不该看的,在海边就看到了呢?”
老马被他问住了,涨红了脸:“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仙家!”
偷听的同事笑作一团,适时,走廊上传来不紧不慢的皮鞋声,是戚戎和主策主美们开完会回来了,笑道:“什么事儿这么热闹?”<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 />
众人打着哈哈散去,回到岗位上。
被老马这一科普,白岐玉反而愈发不信鬼神之事。
“如果神仙真的存在,”他想,“为什么罗太奶还住城中村呢?”
晚上回家时,白岐玉不由自主的在四楼门口停下。
写着“出入平安”的地垫上,满是白灰,像无数人来了又去,红色地垫都成了灰色。
他想到一面之交的女人不明不白的死,默念“逝者安息”,却听“吱呀”一声——
门开了。
一股古怪的潮腥味儿逸散开来,像路过了老街水产市场,熏得人一踉跄。
“白先生?”
是方诚。
多日不见,那个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的男人变化极大,白岐玉差点认不出。
板正的头发如今凌乱而油腻,多日没洗的模样;下巴胡茬乱生,眼底青黑……
还有眼镜。
镜架上,糊着一层恶心的鲜绿油渍,是生了铜锈。上次见,眼镜还光泽锃亮的,怎么几日就锈了?
把疑问收在心底,白岐玉点头:“节哀。”
“倒也不至于。”方诚摇头,“我之前说的事儿,你想好了吗?”
白岐玉一愣:“什么事儿?”
他随即想起来,方诚上次找他,是说家里丢东西的事儿。
不过,白岐玉告知警察后,商警官表现的很急切,不是下楼找方诚了吗?
白岐玉不确定的问:“你还没和警察说啊?”
“没,”方诚苦笑,“不是没到报案金额么,要不怎么去找你。”
这人也太顽固不化了……
白岐玉觉得和他说话特别费劲:“麻烦您自己报案去,再见。”
说完,他抬脚就走,却听方诚提高了嗓门儿:“不可能!你家绝对丢东西了,绝对!”
他猛地回头,对上方诚直勾勾的眼神。
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极度的自信赤\裸到让人不适的眼神。被这样的眼神盯着,白岐玉觉得自己好像被看穿了,被剥去衣服,钉在地板上。
矛盾感一丝一缕的冒出,像被人关进冷气库,任由细腻的死气将自己包裹。
而这股矛盾感,在看到门后阴影里,缓缓冒出的人头后达到了最大。
“你和谁聊天呢?”嘶哑的女声幽幽的说。
焦黄的泡面卷,是那个疯女人,方诚的老婆,死者李晓杰!
白岐玉惊得浑身发毛,却见方诚也吓得浑身一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