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兰芝将信收好,她能理解李黎的决定,对一个民族来说不光是为了存活,民族文化也非常重要。
因为民族文化是一个种族的灵魂。
李黎没有将托孤的信交给小凤凰。就说明他并不希望在她手下苟延残喘。与武月君不同,他选择了对抗时代。
同样他也不希望小凤凰为难。
“事到如今,人各有志。”她遗憾道:“有的人活着是为了争口气,有的人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
“无论这些人在更替的时代做出什么抉择,都无对错。他们只是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建章宫此时在司栖佟的带领下,新天京开启一连串综合性计划,囊括军事农业水利航运交通与商业等等。
这些大致已经被司栖佟敲定成个五年计划。
今日司栖佟又在农业上追加民生增收,提高民生生活质量,其中就包括种植水果,养殖牲畜。而菜篮子与养猪工程被优先启动。
并州早先已经有司栖年养了一批杂交的种猪,现在已经繁衍出新的品种。开始往大江南北各地输送。
包括养猪的人才。
现在连养猪的都成为朝廷的人才之一,这在历朝历代都算是下九流的行业,突然回归正规。不再受人歧视的行业。
因为将养猪这个职业拉高地位的正是天子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世安候司栖年。
不少百姓还记得这位四皇子曾经在天京多么桀骜不驯,奢侈糜烂。后来被陛下罚去种番薯后,四皇子痛定思过,开始为西晋养猪。
一个皇子养猪,传出去本身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当时不少达官贵人都嘲笑他一个皇子变成养猪户。
现在看来陛下早有计划,她也一直在背地努力围得就是早点光复晋室。
如今养猪成为重中之重,司栖年自然重新被世人提起。并州也因为是养猪主力而出名。
当地并州百姓因为有帮忙出力养猪,所有人都享受了猪肉大业的福利。运出去的猪肉越远越贵,可在当地只需要四文钱就能吃道一斤猪肉。现在的市场价格是五文钱一斤,送到鲁州府等地就是十文,再漂洋过海就是加倍。越远越贵。
很多商人纷纷以成本价高半文钱就为了抢购肉猪送出外海。
南洋四国多数食物是海鲜,鲜有吃什么猪肉,牛肉。最多吃些鱼肉。就算养猪养牛都是贵族有地盘可以养。
普通百姓大多数一辈子都不知道猪肉什么滋味。所以以谢氏商人带头,不仅在国内批发,还特地运去南洋四国。高价卖给南洋四国的商人。商人自己内销或者卖给贵族。
贵族又不缺钱,自然不关心肉价多少。只觉得他们国家养得猪不好吃又骚又臭,但西晋来的猪肉极其鲜美。还传来有名的菜谱——东坡肉。
西晋史上很少有如今的实力,能够一边打仗一边与诸国做生意。
不少中原人都几乎很难感受到外面正在水深火热地打仗。他们安定的甚至不像是在乱世。
司栖佟还没正式宣布结束乱世,所以西晋算是处于半繁荣半动荡的时代。不少百姓和大臣都认为现在已经算是盛世。
只是没有达到司栖佟的目标,还不能被称为盛世。甚至底下大臣要想夸盛世都得再三掂量。
他们从未遇到过像陛下这样务实又不爱名的君主。若是以前的君主们无论有没有功绩,所有人都想听臣子们赞美有自己统治的王朝现在多么繁荣。
甚至有时会达到自我欺骗的地步。
司栖佟并不惯着这种风气,在她的手下,务实实事求是的官员反而晋升更快。
比如王正,吕清。他们曾经也是吹捧司栖佟的一员,现在都闭上嘴巴乖乖发展。
正午时,谢兰芝端着今天的小饭桌进建章宫。
大臣们这才从如痴如醉的工作中反应过来。原来一上午又过去了。
大臣们纷纷告退。
谢兰芝将饭桌搬到右侧的小殿里,她揭开小盖,盛了一碗米饭。
司栖佟在宫人端来的洗手盆里洗完手,她便坐在小饭桌面前,看着某人一副眼巴巴盯着她的样子。
她端起饭,起了筷子。她安静地吃起来。
谢兰芝就托着腮等她吃完,司栖佟吃饭有条不絮,喜欢从右边夹到左边,若不是她平常没有特别整洁到变态的地步,她都怀疑她的小凤凰有强迫症。
司栖佟吃完,她习惯喝三勺菜汤。她特别喜欢绿油油的青菜汤,尤其是最近从南域上贡来的甜菜。只要放点生姜水煮就能煮出一锅清甜的汤。
司栖佟喝完汤,她放下碗,就主动起身散步消食。十分有规律。
谢兰芝就眼睁睁看着她出去,在殿门口徘徊,又一圈一圈。
谢兰芝就像看模特走秀一样,她看着小凤凰在殿外铺设的过道上来回走。
大概半个时辰,眼看小凤凰又要落座继续批改奏折。
谢兰芝终于忍不住走到她身边,在御桌边探头,她倒要瞧瞧还有多少事需要小凤凰忙?
小凤凰有没有合理安排时间?
很快,她看见面前一堆的都是民生状案。虽说她早就知道小凤凰在整治地方,没想到地方还有那么多隐患存在。
谢兰芝十分心疼,又知道地方的症结在哪。
那就是地方宗族势力垄断,地方政治,到处地方性垄断。并且脱离于朝廷的统治,形成一个王中王的小朝廷。
这种通常被称为土皇帝。
“这些人在我的世界里也有。不过他们都被称为□□。”谢兰芝突然道。
司栖佟笔一顿,听着某人熟悉的讲故事的口吻。她的注意力瞬间去了一大半,那都是她最爱听的事。
偏偏在这时,司栖佟面上不显,白玉雪洁的耳廓却动了动,分明在口是心非。
谢兰芝发现了。她不点破,反而故意道:“我们那里的领导想到一个好办法。将这些蚂蚁般纠集的势力一一击溃。”
此话一出。
司栖佟终于搁下笔,还用白玉的镇纸压在翻开的奏折上。她迅速起身,朝她道:“兰芝,想午睡吗?”
“不想。”
“我想。顺便听一听睡前故事。”司栖佟迫不及待地牵着谢兰芝的手往兰章宫走去。
谢兰芝有些哭笑不得跟随着她的脚步。
北胡匈这边打起抗晋保护家园的旗号,太后与鞍山君使出浑身解数,想拉起所有人抗击马洪大军。
可惜匈兵们保护家园的信念早已被炮火击溃,谁也没见过那么大的仗势,还没看见京衞军人。炮火先到,炸得所有人七荤八素。无论躲哪里都会被无差别攻击。
打又打不过,躲又躲不掉。满目疮痍,人人自危。
匈兵带着家人开始往北迁,偌大的一州府几乎半个沦陷,剩下没逃走的匈兵不是弃械投降,就是被俘虏。
匈兵与胡匈百姓原以为他们死到临头了。等着任人宰割。
没想到,马洪大手一拍先搜刮了州府和各个贵族的粮仓堆在一起,选择发给胡匈百姓。再集中匈兵设了战俘营,由谢尚光每日监管。
大半州府百姓没想到他们天天吃不饱,穿不暖,反而因为敌国将士开仓放粮而得到救济。
所有人的心情是复杂的,但吃在肚子里的米是骗不了人的。不少幸存的人反而因为放粮活下去了。
那些逃难北迁的反而畩澕因为资源紧张开始互相残杀,贵族杀贵族,兵将杀兵将。百姓为人鱼肉。
百姓无论逃到哪里都是为人鱼肉。就在胡匈百姓活不下去,大家决定跟京衞军拼了。
京衞军已经攻下半个州府没有继续攻击,而是该为招降,只要当地贵族交出一半粮食,并且缴械投降,京衞军就既往不咎。
毕竟京衞军冲进城内也是有损失的。不少人是被胡匈百姓偷袭的。
京衞军没有再靠近民居,他们派出胡匈人到乡村各地游说,只要不反抗,每家每户保持秩序。他们就不会继续南下。
马洪他们也知道穷乡僻野的地方更凶残,他们现在犯不着去打小地方。先把镇府给控制住,那基本是控制了七成。
马洪让谢颖向每家每户敲门,大户收到消息就派出一个代表来谈。
每个代表都诚惶诚恐过来,发现马洪真的没有杀他们的意思,并且表明还需要他们主持秩序,以物换物来交换安宁。
胡匈人入驻北方百年,除了底层胡匈人还保持旧传统,大多数贵族为了去蛮夷化,入驻北方就先找落魄的门第或者可追溯的中原大姓入户。认这一脉为祖。争取加入中原这个体系,得到中原的认同成为其中一份子。
可惜北胡匈再强大,上层归化毕竟是稀少的,底层完全与上层脱钩,所以导致上层归化根本无法影响下层跟着一起归化。
下层自然比上层保留更多本族的习性。只有那些住在城镇的人勉强有了归化,但大多数人还是住在乡村等偏僻的地方。保持着原始化。
当谢颖敲了每家每户,看见开门的不是着汉服,就是着半汉半匈的混搭服。就足以通过衣着辨别出这家归化的程度。
谢颖也对这些人的态度非常好,一度让不少大小贵族以为自己遇到的不是敌军,而是友军。
被谢颖友善态度吸引的大小贵族纷纷出门去见马洪。
马洪让人搬来酒桌临时拼凑成如长龙般的桌子,请贵族依序入座。马洪也因为贵族们入座的前后分辨出谁的身份最高。
那就是靠近他右侧的一名老者,他白发苍苍,精神头却不错。
他穿着华衣,戴着方圆帽。
马洪就将自己的诉求告诉众位,他希望所有人出来维持秩序,而他相应的也会答应所有人的安全。
其他贵族为了保命无不赞同,唯有老者冷哼一声:“外敌是谁?入侵我北胡匈的人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