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南中原都被快速调动起来,民间大多数人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事,只知道外面又开始打仗了。转头朝廷就像各地官府下到宵禁的命令。搞得百姓人心惶惶。还以为天京也要打仗。
之后官府出来解释何为战备状态?百姓们听得一知半解,并不是很能体会。
直到各地商铺与米铺紧急进入限购的状态,百姓们就彻底慌了。
这时官府又站出来说陛下在进行战备状态下的计划经济。战备,计划经济不仅听得百姓一头雾水,很多读书人都不了解。
官府里但凡能当差的都跑出来解释,什么叫经济计划,就是现在的物价与购量由朝廷规定。然后每家每户进行一定的分配。
百姓们本来很害怕仗没打到,大家恐怕吃不上饭,结果朝廷开放了并州一万头猪,分配各县各镇规定在官府的定的标准下买卖,价格由朝廷定。
猪肉也从十五文一斤变成十文一斤,但每家每户最多购买十斤。
粮食从五文一斤,还是五文一斤,每个月限购在一百斤下。红薯二百斤。蔬果没有规定。
盐也是规定每个月购买十斤。晚上宵禁,日落之后不准再出。
百姓们围在公告栏,以读书人带头在那议论纷纷:“朝廷限购这些东西,好像跟我们老百姓没什么关系,倒是肉价便宜了。”
“谁家一个月能吃十斤盐,这不是在限制各大商户。”
“我们家一个月也吃不了一百斤米,谁有条件吃那么好。”
“不是说每天可以买十斤肉吗?十文一斤,我也想尝尝鲜。”
“水果的价格没变。”
“咱也不知道这个计划经济是干什么的,战备又是什么战备,从来没见过这种战备。”
也有人提起先皇,太上皇时期:“几十年前战备都是宵禁,不准村入城,这里好像没有规定村不能入城。”
“这个战备到底备的是什么?”
商户们却在公告栏下,有一半人脸色不对劲,有一半人神色如常。
这些战备都是冲商户来的。朝廷把一半压力转嫁给商户了。至于这些人为什么这么想,是因为各自的家中每个月都要不少开支,出口做生意一天都不止这个数。
分明是限制商户的流动性。亏得殿下...商户们就在不满时,大家下意识忽略公告栏上不起眼的皇曰二字。陛下?!
不少读书人也反应过来。趴在公告栏上反反复复确定,最后确定殿下真的是以陛下御尊的自诩。
读书人们顿时激动地指着公告栏:“是陛下,陛下!!”
“殿下,自称陛下,看来是已经低调登基了。”
“真的假的,殿下在天京三年都以公主为身,现在突然登基,为什么也没广昭天下?!”
官府这边给出的解释是:“先皇三年丧期已过,故服先皇大孝后,陛下作为唯一的皇嫡自然马上继位,只是陛下向来节俭低调。”
“现在与战备一并公告天下。”
此话一出。百姓们很快将所谓的战备状态抛在脑后,所有人都激动不已。凤宁公主登基为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从今以后不必再担心亡国失籍,颠沛流离。
从此国号也会更改。并且开启新的朝代。当今天子乃是冠绝中外的圣君,相信没有人是不期待她登基的。
甚至早早之前就有不少大臣催促司栖佟登基,都被司栖佟以服丧唯由,以孝为先给堵回去。
现在刚好趁机登基,转移了不少老百姓的注意力。
天下没有等到从前的大赦天下,但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开心的。
商户们的心情十分沉重,因为他们的船在码头也被管制了。每天进出的贸易量都被规定了。
有的商户有些不满这个计划经济,直接解雇苦工,造成不少苦工失业。而转眼官府一到直接罚了商户重款,并且通知商户必须配合朝廷的政策。除非你破产倒闭,否则随意解雇苦工,要赔偿多一个月的工钱给苦工。
官府还给这些商户一个选择,要么按照人头数多陪苦工一个月工钱,要么直接取消营业证。
商户们顿时乖乖配合,赔了不少苦工的工钱,还得继续请人干活。
很快这件事通过大臣传到司栖佟耳朵里,司栖佟当场免了这个官员的职位。
震慑不少想为商户说话的官员。
司栖佟比他们清楚自己的计划经济有些打击商业,可实际上天京各地都在自给自足,也就最近三年开始村镇流通。根本不存在什么经济收到毁灭性打击的说法。
只不过是之前的流通回归本来的状态。但这是必要的。她从未忘记天京城破了,黄莽的家底是靠多少商户堆积起来的。
黄莽之所以从屠户发展那么快完全是靠这些人的钱粮支撑的。自古发国难财的商人不少,而她防止的就是这些人。
同时也要将整个民间快速调动起来。所以战备状态是非常有必要。
由于司栖佟的态度强硬,臣子们也不敢再吱声。毕竟这场仗要打的资金全都是从商户身上收起来的,和以往直接向百姓征税筹备资金不同。
陛下已经提前派过吴秋游走南中原取得不少商户的同意,显然是事先打个招呼。至于没有打招呼的那些,估计是没有通过商会考察的人。
陛下想要将不良商人,非法渠道,捞偏门通通正规化,并且规定律法约束来圈住压制这些人。还能在战急时,通过收取这些的资产来打仗。怎么看都是为国库与民间减轻压力的好筹码。
就是那些与商人勾结的臣子难受了。生生被陛下砍了一刀,还不敢承认。因为一旦承认,家产充公。乌纱帽不保,随时有人替换。
而商人的物资被扣押,急着出手的,官府特地去以一成的利润收购,至少给商人保本的机会。
不少商人无奈妥协,因为他们平常上贡的靠山们,一夜之间就跟失踪一样无法联系到。没有靠山护着,他们只能乖乖被薅。
好在朝廷做事没太绝知道给他们保本。
可现在既然是战备状态,那钱肯定不如物资贵重。还有趁乱涨价捞钱的老手法也一去不复返。
不少读书人却看到计划经济的好处,遏止商人趁乱为非作歹。而民间也没有受到什么不便,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就是晚上不能随便出去罢了。
南中原都处于一种战备状态,各地官府配合当地官兵没日没夜巡逻,所有人都不敢怀疑朝廷的决定。
只管尽好自己的本分。
而远在石国府,石杨丢了二个城关后,那个神亚斯兵团的长官牧野,第二次给他来信。劝他投降。
与其说是投降不如说恐吓。因为对方厚颜无耻让他交出石国府。
石杨虽然不想经营石国府,但他也不是被吓一吓就白给的孬种。
石杨派出一队轻骑兵去偷袭,不出意外,轻骑兵在半路就被十个海宼端了。
“可恶,元帅的人什么时候过来,我快顶不住了!”石杨在主都整天吃不下睡不着,生怕醒来牧野就打过来。
他手下的右将军又死了。一名骁勇善战的大将就白白死在冷枪下。
就在石杨坐立不安时,谢兰芝没派人来,倒是谢广来了。
石杨听说谢广被降级后,只带了五百兵。二十门九四式,还有一门长虹大炮。石杨立即要求动用长虹大炮。
岂料谢广告诉他:“元帅让我带去你们石国府和越国的飞地,你不能用。”
“那你来这里有屁用?”石杨直接爆粗口:“给劳资滚蛋。”
谢广敢怒不敢言,他只好带着五百人请了当地人给他们指路。
谢广前脚刚走,后脚神亚斯兵团再度打过来,这次派了一千人,整军待发,进城什么都不抢,直接突破第三城,直接往石国府唯一的港城攻击。
这次石国府终于看见神亚斯兵团的大炮与枪械。
总共八门,炮弹上千,火炮和九四式有点像,不同的是这门大炮又快又准,炮管一次十发连击炮。是一种装填式武器。枪是与天京看起来一般无二的。但这一千人有十人佩戴着二人用的连击枪。还有一把枪浑身红木极其古怪,上面按照了瞄准镜。打起来砰一声还没有火花。
密探与潜藏在城里的谢兵调查出神亚斯兵团其中一千人的装备,通通上报天京。
同时给了石杨一份,石杨知道神亚斯兵团的武器已经不是九四式大炮能够战胜的武器。第一次他感到头皮发麻,一股难以言喻的危机感和悚然袭上心头。
就好像他已经被牧野这一头巨蟒给盯上,巨蟒在黑暗中潜藏着开始冷冰冰吐着信子,等待吞噬他。
再想到对谢元帅的崇拜,石杨生平第一次动摇。动摇对强者之间的比拟。
就在港城铁门未破,城墙却被神亚斯兵团的海宼炸穿一个洞,破城而入时,他开始不得不开始考虑牧野的劝降信。
“来人磨墨。”石杨命令身边的人。
他再没有犹豫直接给谢兰芝先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对她的崇拜,二是无奈投降之举,如果是谢元帅应该能理解他。两封信一封给谢兰芝一封给牧野。
石杨觉得自己是抱着自欺欺人的心情给谢元帅写信。
他的送给信兵后,天京同时也给他发了封信。这封信刚好是谢兰芝的。
石杨有点不敢碰信,生怕是谢兰芝让他殊死抵抗的命令。
“这个节骨眼,就不要破坏我对您最后的一丝憧憬。元帅!”
最后还是让身边的丫鬟给他拆信。丫鬟不像他那样犹豫直接拆开,转告:“元帅说让您暂时退出石国府,若无退路投降也无可厚非。”
此话一出。石杨顿时抢过信自己看了七八遍,最后确定元帅同意他投降。
他立即来劲了:“撤退!本国主要撤退!退进南域!!”
可他送给牧野的投降信已经送出去了。
南域谢氏以大宗婆为主同意接待石国府国主进入南域避难。石国府的难民越来越多,神亚斯兵团一千人攻破大城后,一些从未见过的虾兵蟹将开始接手港城。他们很多来自各地小国的流匪聚集而成。
与此同时以史考特为首的另一支军队,却暂时没有露面。但他却统领另外六千人。
驻扎在越国。越国百姓流离失所大量压境南上,神亚斯兵团似乎有意将这些难民往南边赶,造成南域与秩序混乱,处于半瘫痪的状态。
大宗婆不得不派出兵圈出一块野地给难民,并且派兵镇守南域边境。
神亚斯兵团驱赶的人越多,边境空出的地方就越大。
新天京军务部。
谢兰芝听说石杨已经写了投降信,打算放弃抵抗。她也赞成石杨放弃抵抗,放神亚斯入内地,利用南中原的优势对付他们。只是这事不能她亲自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