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六章

了空给予孩子正常的生活环境,吃食上该怎样就怎样,与寺中的厨房分开,单另出一间小厨房,由师弟掌管亏不了孩子。

剩下一项教学也好说,寺中藏书丰富,不输于宫中藏书阁,只要孩子愿意上进,寺中藏书皆可阅览,若有不懂,了空负责一对一教导。

了空大师的识趣,殷邵大为满意,眼底的神采越发的真诚,有了对方的许诺,彻底放下悬着的心,只除了不能时常见面,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为了保险起见,殷邵除了将姚章暂时留下,帮孩子度过难关,又自暗卫营中挑选出四名实力出众者随侍左右,这四人直接自暗卫营中除名,以后就是孩子一个人的仆从。

殷邵又同了空大师商议了一些细节,天未亮急赶着回宫,走之前见了孩子最后一面,心中五味杂陈。

回宫的路上,思及忆起了空大师所说的相冲之言,联想到会不会两条真龙相遇,才会泛冲?也只有这番说辞,更加合情合理。

到不会因此厌弃孩子,殷邵反而更欣喜于孩子命数,尤为坚信,有天命之子坐镇朝国将昌盛不衰。

作为一个父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此乃天性,殷邵从未恶意的揣度过父子相争的惨烈,认为这种事出现在他人身上无可厚非,绝不可能会是寄以厚望的慕云。

“师兄,这么做不怕……”万一将一国皇子养废,功劳不谈欲加之罪到是一大堆,以了尘不愿生事的性格,对于接手孩子长住寺中,并不乐见其成。

“无碍,从小度一度身为贪狼星的戾气,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了空想借佛法弱化孩子一生杀戮不休的厄运,不需要一心向佛,只要不徒增杀戮即是成功。

“大相国寺同样也需要一位强而有力的后盾。”了空不光为了孩子,其中不乏掺杂的私心。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无数争端。”寺内寺外同理,了空深知师弟时而瞻前顾后的性格,继承主持之位尚且需要磨砺。

“多谢师兄教诲。”了尘也知自身性格,一遇到大事难免踌躇不前优柔寡断,有师兄在尚且好说,一旦有朝一日独当一面,心中难免忐忑。

“慢慢来,不急于一时。”嘴上说着不急,心里比谁都焦虑,了空一身本事原想传给师弟,奈何有的人天生对某种事物不开窍,在寻不到合心意的弟子培养只得作罢。

世间普通人寿命在七旬左右,了空已至此龄,无法预料还有多少年活头,若大的寺院,不能因无能人而毁在手上。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别看了空比了尘轻闲,该管的不该管的心里皆一清二楚。

送上门的孩子,了空有其盘算,更在意对方的命数,好奇将来的变化,留下来观察岂不更美一举数得。

了尘很是惭愧,想通其中的关窍便,不在迟疑下去,按照师兄的叮嘱共建小厨房,地址选在临近院落的山上,一为掩人耳目二为行事方便。

还得找个会做饭的僧人,口风严实的一类,挑来选去有一位正合心意,遭遇难处导致口不能言却有着一手好厨艺,对方也是个可怜人,并非一小入寺受戒的僧人。

每个人都有难以启齿的悲惨过往,心性未变在哪不是活,了尘亲自与其沟通,对方原先负责打扫上山的其中一条路,这下更为便宜。

殷邵的行动要比寺中布置快些,当天回去吩咐薛景,往大相国寺悄悄的送一批孩子所需要的日常用度,虽不比宫中也不能亏了孩子。

小厨房刚建好,就迎来一车车秘密送上山的吃穿用度,拿着清单的了尘,一边清点物品一边感叹身份注定一切。

看这情形,孩子的花销由宫中出,不走寺中公账,到是省了不少心力,也不用发愁采买环节出现差池。

了空去看过孩子,已经不那么牙齿打颤冷得直打哆嗦,免了姚章陪着,敲着木鱼口中念着大悲咒驱邪除恶。

姚章穿好衣服出了门,活动僵硬的四肢,孩子身上的冷意同样让他冻得不轻,冰火两重天,外面热大夏天盖着三层冬日里的厚被,里面抱着孩子,就如同搂着个大冰块,那滋味想想再不愿尝试第二回,迫切的希望孩子脱离怪异的病情,彻底好起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