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各庄基本都是穷鬼,也盘剥不出什么,就用硝土替代,也可获得一个仁义的名声。
毕竟去盐碱地收集硝土,只需付出一些劳力与时间,不涉及最敏感的钱粮问题,缴纳份额后,余下的还可以按担算钱。
因此这农闲的时候,不知多少乡民主动去收集硝土,也成为这周边村落一个新颖的谋生手段。
众人拾柴火焰高,到目前为止,庄中硝土已经堆积如山。
只是提纯不易,一般来说,百斤的硝土只可熬出五六斤的硝,七八斤的盐。
这盐还是工业盐,要吃的话,还要继续提纯。
人手原料到齐,杨河让孙招弟等人准备二十口大陶瓮,每口陶瓮偏底部都钻出一个筷子粗的小孔,然后将硝土倒在里面摁结实,一般每口陶瓮约摁入一百斤的硝土。
二十口大陶瓮都摁入硝土后,杨河吩咐在各瓮的上半部倒入清水,很快各瓮底部小孔缓缓渗出黄褐色的水流,这就是含硝的“卤水”了,待到滤出的水无色,这二十口陶瓮内的硝土就完成了使命。
接下来,就是蒋福海与陶龙飞的事,将卤水倒入大锅,开始熬硝。
前方的程序,后世有个俗名叫“摁瓮子”,说起来简单,过程很长,摁瓮子至少要半天,然后滤水也要三天。
这事没有技术含量,就是要耐心。
然后熬硝差不多要四五个小时,这事就是机密了,每个熬硝的人选,都是仔细挑选。
毕竟被别人知道了,他们提纯硝石,就不需要昂贵的鸡蛋了。
在杨河指导下,蒋福海从熬盐变熬硝,加入草木灰熬制,得到纯度为百分之九十五的纯硝。
以后杨河会用重结晶法过滤一遍,硝的纯度可为百分之九十九。
不过等到有柳条制炭,高纯度硫磺再说吧,火药是三方合一,不单硝纯就可。
而约四天的时间,杨河也得到约一百斤高纯度的硝,让蒋福海与陶龙飞等人目瞪口呆,心中涌起与李天南等人相同的感受。
看着这些略白色的结晶体,杨河心中现出喜悦。
二十口大陶瓮,每四天一百斤高纯度的硝,一个月就是七百斤,目前来说足够用了。
以后需求量大了,增加陶瓮的数量便可。
每四天还有一百四十斤的工业盐,一个月近千斤。
不过这些工业盐先摆着吧,以后再说。
……
杨河仍用麻秸灰,此时纯度不高的硫磺,加上他纯度为百分之九十五的硝,按比例配成黑火药。
捣碎碾粉成末,加水再捣,取出晒干,成品块状火药。
然后破碎成粒,火药颗粒化。
又用粗细不同的罗筛,分别筛出不同颗粒,一些为发射药,一些为引药。
最后试验,用后膛火绳枪新安铳发射。
杨河欣喜的看到,新火药六十多步就可破甲。
比买来的那些火药,威力足足提高了十多步。(未完待续。)
{ } 无弹窗 杨河画出那两个东西的图案,张出逊等人慌忙盯着看。
“这是……”
李天南喃喃道:“感觉很象螺母跟……”
不错,杨河画出的东西便是板牙跟丝锥。
板牙便是外螺纹的加工工具,外观就是一个非常高硬度的螺母,可以装上手柄,便利的加工出螺丝螺栓。
虽然依杨河的眼光来看,板牙加工出的螺纹精度还是低,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单件、小批生产和修配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丝锥则是一种加工内螺纹的刀具,因为沿轴向开有沟槽,也叫螺丝攻,按形状有螺旋丝锥和直刃丝锥两种。
此时当然都是直槽丝锥,虽精度也低,但加工容易,产量较大,是近代加工内螺纹的最主要工具。
杨河设计的这丝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小尺寸的内螺纹来说,是非常便利的加工刀具。
“真是长见识了。”
张出敬兴奋的道。
郁铁匠也是看得叹为观止。
杨河笑道:“幸好有苏钢,否则便是堕子钢,制造此等器械也颇不耐用。”
模具最重要一点,就是需要好钢,高碳钢是最基本的,后世很多模具都是使用合金钢。
杨河吩咐张出恭等人按图纸,按尺寸,先将这些器械打制出来,再谈造火器的事。
磨刀不误砍柴工,加工工具先搞出来再说。
最后众人再对新安铳进行一番讨论,杨河还在枪托上设计了一个火绳仓。
火绳一截截还是麻烦,但捆在铳身上,却也碍手碍脚,就天鹅颈样的铳托设计为中空,长长的火绳就塞在里面,通向龙头有孔道,火绳烧完一截,拉出一些就行。
这样使士兵更为的便利,也会更美观些。
火绳仓也可以打开,就算两米长的火绳用完了,也可以再次塞堆进去。
……
杨河的新安铳设计安排就如此了,走上正轨后,至少一个月一百杆后膛火绳枪的产量。
新安庄目前有一百杆购买来的鸟铳,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张出恭兄弟也基本将内中的五十杆改造成新安铳。
暂时庄中还是用这些火器,等标准化的新安铳批量打造出来,这些买来的鸟铳就转为训练之用。
怎么说这百杆买来的鸟铳也是精良的火器,质量可以打千发,足够训练很久。
只是这批火器口径大小不一,弹药不能通用,寿命到后,便会废弃。
……
筹备好后膛火绳枪的标准化,摆在杨河面前还有一个重要问题。
那就是火药的精制化。
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到了明代,特别经戚继光完善,其配方“硝一两,磺一钱四分,柳炭一钱八分”,和现代黑火药的配率已经基本一致。
当然,因为此时硝、硫磺的纯度比较差,就算配方基本一样,明清时黑火药的威力,也只有现代黑火药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有的更差的,只有百分之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