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这里的人对安国公府存着感激,出仕为官的许家族人都是特别的团结。

这里面自然也有人多年中不了举的子弟,家中若真是贫寒,也可以来学堂中教书,这些人好歹也是秀才,教导那些刚刚启蒙或者是刚开始学习四书五经的学生也毫不费力。一方面这些秀才可以向学堂中学问更深的人请教学问,好歹也在同一所学堂教书,大家都是熟识的,所谓近水楼台,另一方面还可以赚取些生活多虚,各自两相宜。

长久以来,许家族人就养成了读书入仕的好习惯,其实没能入仕的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前程,毕竟还有去族学做老师这个退路。

因此百年来,许家人才济济,不说安国公这一支人,就说旁枝也出了不少的人才,先帝新安年间,各地州府、县、中央各官衙,光许氏族人做官的就有三十几人,一时间引为佳话。

许家族学的这种模式无疑是当世下最好的族中教养体制,在这种宽松的教学环境下,滋生了不少的人才。

再有一点,族学的学生鼎盛时期到了五六十多名,为避免人多滋事,所以族学是在许府的外围开辟了一块地方教学,因此非近亲族人是到不了府里的。

“三娘。”他一脸微笑,偏生又是一张极俊美的容颜,这样的男子,无论是气质冷冽,还是含笑儒雅,都能吸引一众女子趋之若鹜。

三娘到底是谁?安安迅速明白过来——大概是自己吧,自己在许府排行第六,老太太在的时候大家都叫她六小姐,也有人叫六娘的,自老太太死后,许家大房二房分了家,就按许豫这边的姊妹排行才叫她,她迅速升级为三小姐。

但是“三娘”这个叫法在家里却是史无前例的。

当下的人喜欢用孩子在家里的排行来称呼人,男称“郎”,女称“娘”,也有人称呼不知道性命和排行的女子为“小娘子”的。比如许载德排行老大,萧氏则亲昵的称其为“大郎”,叫许采芩为“芩娘”。

这样被他盯着看,那眼睛也不知道是如何带着桃花四溅的看着自己的,究竟为何要笑的这般温柔和魅惑,安安只觉得脸上发烫,幸好天是冷的,否则就能看见自己双颊通红,一副没见识的小家模样。

对这样妖艳的货色不太感兴趣,也不敢感兴趣,安安尽量把头轻轻撇开,避开他的视线,这样总归是好些了。

他站在路中间,又不说话,不知道想做什么,想了想,她决定还是绕开他。

***

柳谈纠结的看了看小丫头一会儿,她的脸很白,却不是扑了粉的那种白,唇很红润,却又不是涂了口脂的红润,抿起唇若有所思的样子,其实还是蛮可爱的。

等等,明明昨天还见了面的,她怎会毫无印象,难道自己长得就那么普通?

上都上上下下贵女的宠爱,难道是假的吗?

这使得柳谈怀疑起人生来。

柳谈没有开口,只是跟上前去,站在她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