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帮忙喂鸡喂鸭。能帮家里干力所能及的活,不是很正常吗?”
“虽然我是城里人,但是也会帮着家里洗衣服扫地,反正用洗衣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很正常。”
“谁家小孩没有帮家里跑过腿啊?我觉得如果到了那个时候,我即使是个孩子,也会主动要求劳动。毕竟劳动了就能获得更多的生产用品,能吃得更饱。你凭什么不让我工作?”
“我想我大概会拿起枪吧。虽然说让孩子也拿起枪的世界是十分悲哀的,但废土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悲哀的世界,我可不想手无寸铁,任人宰割。那时候将孩子们也武装起来,才是对他们负责吧。”
“张毅也说过这话,原著中被骂成了狗。国外还有人因为张毅这句话成为张毅的死忠黑。没办法,他们离混乱时期太远了,不像我们华国,也就站起来不到百年,二十年前还有人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废土世界离他们太远,他们无法理解我们的心情的。”
“是啊,他们这也是一种何不食肉糜吧。”
……
之后,华国电影评论家们对于这部电影里所描绘的救世军,也是用的“何不食肉糜”来评价。他们的理想是好的,但是没有立足于事迹。实际上这个时候,应该以保存最大人口来作为目标。全民武装、全民劳动,才是让这个社会有序发展的唯一手段。所谓温饱而知礼仪,人身安全还在被威胁的时候,谈何说什么自由民主?
华国这些评论被翻译到外网去之后,外国许多人感慨,华国果然是一个专|制的野蛮的民族,你看他们实在是太可怕了,他们居然同意让小孩和男人也拿起枪。
总之,电影热映之后,张毅得到了大部分非发达国家的民众的喜爱,发达国家中一些比较特立独行的年轻人也很崇拜他。不过在西方主流媒体中,张毅仍旧是一个反英雄般的人物,他太残忍,太冷血,太功利,不配称为英雄。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对张毅的看法各有不同,但这一步电影无论在哪个地区都十分畅销。
有争论,才说明电影思想有深度。就算不带脑子去看,不去想什么思想什么深度,这个电影特效爆炸,打斗场面令人热血沸腾,该煽情的时候,让观众们哭破嗓子。特别是张毅回去找小女孩,却只得到小女孩死讯的时候,观众们简直想冲进电影屏幕里帮张毅揍人了。
多好的小姑娘,怎么就莫名其妙死在一个开地图炮报复社会的疯子手中了呢?你说那个人就算气氛平民拖累了他的爱人,那也该去找当时拖累他爱人的那一堆平民啊。小姑娘才刚来到这个据点,她的生活还没有开始,她做错了什么?
同时,孟骥也因为这个角色吸粉无数,在国外拥有了广泛的认知度,真正走向了国际明星的行列。
张毅这个角色是个沧桑大叔,孟骥以前饰演的都是比较年轻的角色。现在这个沧桑大叔却一点都不违和,让一些叔控简直爱得不要不要的,认为张毅身上成熟男人的荷尔蒙简直突破电影屏幕直面而来,让他们在电影院中都忍不住面红信条。
这大叔,怎么就这么帅呢?
当他们知道,孟骥这个演员不是大叔,甚至还是个小鲜肉的时候,忍不住捧着脸尖叫“不,这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