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晚安,好梦。”
她亲了一下女儿的额头,两个人滚进温暖的鸭绒被里,皆是一声轻呼。
沈怜雪耳边是女儿细细碎碎的背诵声,她缓缓闭上眼眸,不再关心什么沈家沈雨灵的,同女儿一起沉入梦乡。
而此时,状元巷裴府正是灯火通明。
裴明昉刚从禁中回来,晚饭还没来得及吃,就已经坐在书桌后,听裴然禀报。
沈家的事简单明了,根本不需要范辙亲自出马,裴然一个人就查得清清楚楚。
“大人,沈家的事已查清,沈家确实死了人。”
裴明昉目光一直落在手中的折子上,他不用给出反应,裴然自己就会继续往下说。
“死者名叫方言之,是沈家大小姐沈雨灵的夫婿,他于昨日傍晚,在榆树巷的一百三十八号遇害,同他一起遇害的还有一个身份不明的女子。”
裴然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裴明昉才终于有了些反应。
他放下手里的折子,实在没想到死的会是方言之。
若说沈家最应该死的是谁,那肯定是已经病入膏肓的沈文礼。
无论怎么想,都不会是年轻力壮的方言之。
裴明昉却不用过多询问,他直接下了定论:“榆树巷一百三十八号,还多了一名陌生的女死者,也就是说,方言之有了外室,并且就住在榆树巷。”
裴然道:“大人言中。”
裴明昉道:“若是这样情形,杀人者其实很好猜,必定是心爱之人背叛的沈雨灵,但今日,我们却在路上看到了沈雨灵,她当时身穿孝服,一看便是在给方言之守丧。”
裴然基本上不用说什么,裴明昉便全部都说多了。
“大人又言中,”裴然道,“大人一定想不到,杀人者是谁。”
裴明昉抬起头,淡淡看向他。
裴然那张平凡的脸,倒是难得露出些许欢快表情。
“是柳四娘杀了他,不,”裴然笑着说,“杀了他们两个。”
裴明昉微微一挑眉,转瞬之间,他便明白过来。
“难怪,沈雨灵出现在了靖王的马车前。”
这一切都说得通了。
————
新的一日,又是忙碌而充实的。
随着上元节正式结束,热闹而欢喜的新年庆典也渐渐行至尾声,所有的喧嚣都被繁忙而平凡的生活重新取代,街面上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今日,沈怜雪带去的新菜品是桂花糯米藕。
这是一种比话梅排骨还要新鲜的食材,被整齐放在竹碗中,因上面挂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一层桂花酱,看起来晶莹剔透,且香气扑鼻。
虽是冷碟,却叫人忍不住咽口水。
同沈怜雪熟悉的食客便问:“老板,这又是什么新鲜吃食?”
沈怜雪笑道:“这是桂花糯米藕。”
这个菜名一讲出来,食客大约就明白到底是什么,便纷纷好奇凑上来闻。
莲藕的特殊味道跟桂花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在这种味道中,还有糯米那种引人口水的饭香。
这三种食材结合得异常完美,完美到即便没吃过的食客们,也光凭这卖相,从心底里升起这很好吃的感觉。
这会儿馒头几乎都卖完了,沈如意就回到母亲身边,帮着母亲吆喝。
“这是我们团团煎饼新开发的吃食,仅售这一日,八文钱一碗,一共只有三十碗!”
沈如意的小嗓子声音不大,但每每她开口时,食客们便会不自觉闭上嘴,努力聆听她的声音。
沈如意道:“三十碗哦,下次再卖可能要十日以后啦。”
昨日的那道话梅排骨,一共只准备了十来份,很快便卖完了,但就这十来份,也令买到的食客流连忘返,今日还有过来问的。
有人问就有人好奇,他们就开始相互解释推荐,食客们你说说,我想想,不多时就能听到咽口水的声音,一个个感觉更馋了。
所以今日来问话梅排骨的人就特别多。
沈怜雪没想到不过十份尝鲜菜品这么惹人喜爱,只得说过些时候再做一回。
因为有话梅排骨的优异表现,今日的桂花糯米藕还没等沈如意如何卖力吆喝,居然眨眼功夫就卖光了。
沈如意看着抢到糯米藕的食客欣喜若狂,没抢到的沮丧难过,扭头看了母亲一眼。
“我就说这个法子好。”
这就是那本书上说的“饥饿营销”,当一个东西真正好又数量有限的时候,就会让人在心理上觉得买不到是个很大的遗憾。
这种遗憾,会激发每个人的购买**,会让他们流连忘返,总想过来看看是否还有的卖。
沈怜雪手上正忙,她没有拍女儿的头,只是道:“我们团团好厉害。”
沈如意笑得脸颊上的小梨涡若隐若现。
“老板,最近这么多新菜品,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有食客问。
沈怜雪手上麻利地切着卤肉,道:“在准备食肆了,不过还在筹备中,菜品种类很多,希望大家多多捧场。”
另外的食客惊喜道:“那敢情好,到时候有没有话梅排骨?”
沈如意抢答道:“有!”
那食客最爱吃酸甜口的菜品,闻言欢呼:“好哦,到时候我一定来。”
还有人问:“那桂花糯米藕呢?”
沈如意依旧神气地道:“有!管够!”
“哇,”食客们学着沈如意的口吻,“好耶。”
每次来团团家买煎饼,即便要等上一会儿,要排队才能买到煎饼,但同这娘几个说说话,每个人心情都能变好不少。
尤其是这可爱的小团团,只要看到她,同她说说话,陪她一起笑,似乎一整日的辛苦就都消散了。
也似乎,人生里什么苦都没有。
团团哄着他们,他们也温柔哄着团团,每天摊位上都是欢声笑语,生意在平稳中渐渐走高。
沈怜雪昨日回家还算了一下,刨除成本摊位,刨除李丽颜和白柔儿的工钱,她每日最低可以净赚三贯钱。
从十一月至今,生意越来越好,加上度牒赚的两百贯,她其实已经存了差不多三百贯。
当然因为赚得多,她花得也多,加了厨房和摊位,加了伙伴和徒弟,也给女儿买了许许多多她认为适合女儿的东西,甚至给自己添了几身新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