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住持已经站起来,拍拍他肩膀,“你跟我来。”
夏羽点头跟上。
在门口,他回望光线昏暗的食堂,小僧侣的存在已经彻底抹去,衫本夏树、青木宗太也吃完了热腾腾的拉面,在位置上,解扣子,解僧衣。
一路跟随老和尚到他的方丈院。
这次,夏羽被老和尚迎进他的私人居舍,这里是卧室外的小书房,陈设古色古香,他找个位置坐下,不一会,一真住持拿了本书,还有一份泛黄的报纸,放在夏羽面前的桌上。
“我要谢谢你。”
老和尚说:“你也算解决了我一桩心事。”
夏羽知道他指什么,浑不在意道:“没事,顺手而为,而且啊我也从中收益颇多。我得到了一门很真实的‘必杀’。”
一直住持愣了下,就摇头笑了,指手上的大叠泛黄报纸,并向夏羽递出去,“吉井真,我的同门师弟,了解一下。”
报纸保存的很好,边角平整,无褶皱。
可是,报纸依旧泛黄了,足见年代有些久远,夏羽疑惑地翻阅,在首版封页,他神色猛地一震。
日期是1915年。
报纸首版以加黑粗体字,标注着报刊名——《美食先驱报》。
首版首个新闻,配图片,标题又写着:
“吉井真,当世代的神童,龙面之神……”
仔细看内容,却是一篇追悼文章。
他在‘龙面’上的造诣,赢得岛国美食界的神之称号。
他被认定是食林寺下一任的当家人。
他对拉面在岛国的传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然。
这是另一个时空的事情。
至少前世,夏羽就没听过什么《美食先驱报》这样有年头的专业报刊。
黑白图片上,少年人正对镜头,神采飞扬。
“龙面永远不会过时……”
夏羽瞥见文章引用的一段句子,稍稍沉默,就把报纸合上,抬眼看坐在对面的一真老和尚,“所以他留下了执念?”
老和尚点点头,“你让他看到了这种料理永远不会黯淡的生命力。”
“是吗?”夏羽微笑,目光扫去。
“这是……?”
另一本书,还在案几上。
“吉井真的龙面心得手册。”一真老和尚哈哈笑说,“这是你招待他应得的报酬。”
夏羽眼神闪烁。
他对所谓的《侘寂拉面》必杀,很不满意。
因为食谱不是他所构想的。
那么,这册心得手札,能帮助他,进一步推衍自己的‘必杀’吗?
夏羽觉得‘侘寂’这条路,他才走没多远,尚有很大很大的开发挖掘空间。
此外。
‘极上’呢?
二者有融合的可能性吗?
一时间,夏羽心路如麻,再加上拥堵在脑袋里还没来得及梳理的《母亲太阳球》食谱信息流,真是厨路漫漫啊!
呼吸很轻微,但确实存在。
夏羽注意到了。
一真老和尚也注意到了。
将嘴里的拉面,咀嚼着,吞咽下去,老和尚神色放得郑重,双掌合十,对面前的一碗拉面,恭恭敬敬地表示感谢。
“枯木逢春……”
旋即老和尚眼神莫名盯看着少年。
夏羽笑了笑,“更严格说,是老树开花。”
“老树?”
那一丝呼吸,如风中烛火,剧烈摇曳了一下,显然对‘老树开花’的说辞充满了好奇。
“它”大抵是对这碗‘侘寂拉面’满意的。
夏羽有这个自信。
虽然严格说,真正的‘侘寂拉面’,其实是清汤拉面,也就是那种没有任何配菜,面配汤,连点缀的葱花都没有。
但说白了,‘侘寂’不就是这样么?
舍去外在,直溯本源!
换句话,拉面的形式,包括汤、面、菜,一切都不重要。
“‘老树’,就是这碗面啊。”
夏羽嘴角绽开一抹清爽的笑容。
“什么都没变,对吧?”
“与当初中华街向着整个岛国扩散开来的‘龙面’,并没有区别,对吧?”
他对着空气问。
自问自答。
一真老和尚目光闪烁,没有开口打扰。
至于衫本夏树、青木宗太,脸上写着一种“静”,他们和夏羽、老和尚以及“它”,仿佛处于不同的位面世界。
“没有、区别?”
小声的呢喃,眉清目秀的小僧侣,体态逐渐的真实。
“但我为什么,吃到了‘新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面,还是那碗面,只是啊,我不是过去的厨师,我在这个新世代,所以你吃到我做的面,当然跟过去,不同了。”夏羽说。
“是这样吗……厨师不同了,换人了,味道也会变的吗……”
夏羽微微一笑,“不管食义,不管怎样的美食意境,都以‘人’为根本啊。不仅仅是烹调的双手,手法。我的思想,我的特色,都‘熔于一炉’,赋予食物了。”
“所以,你吃到的,是新鲜的。”
“这就是,这个世代的‘侘寂拉面’,你可满意?”
小僧侣沉思良久,缓缓的抬头,一直没多少表情流露的清秀面孔,渐渐泛起阳光灿烂的笑容。
“原来如此……”
“原来是这样啊!”
“这就是你的‘侘寂’,人,就是你侘寂最为质朴的本源!”
小僧侣握起了筷子,吃肉,吃面,喝汤。
咀嚼着,他轻闭眼睛,脸孔充满了一股释然之色。
执念没有了。
原来他一直执着的‘侘寂’,新鲜之味,一直藏在时间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