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044

邢俊然有个最致命的弱点, 就是他母亲。

邢俊然虽然不是出生在富贵之家,但在年幼时,家中还算富裕,所以比着同乡人,他被邢父邢母送去学堂,是一个村子里难能读书习字之人。

邢俊然在读书当面还算是有天分,不过儿时读书时并不是十分用心,也没有太深切的责任。

后来在他九岁时,他父亲因病一年内陆陆续续花销掉了家中存有的银两。他在饿着肚子,没钱读书后, 才发现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事。

邢俊然的母亲是个强势的女人,丈夫去世后,自己独自担起了邢俊然的生活。邢父在没去世时, 她在家中很少动手做事, 要比着其他人多那么一分姿色。

这姿色在村子里虽然不算头一分,但多得是人愿意娶她。

邢老太太年轻时,也是个要强的,为了儿子的未来, 也为了避免门前出是非,她便用剪刀把自己脸颊划破了,至此再也没有人打她的主意了。

她便和邢俊然相依为命。

邢老太太这辈子所有的希望都压在了邢俊然身上, 邢父死后, 她吃过很多苦。

她也算是个有见识的女人了,知道读书能改变人的命运, 便要求邢俊然继续读书。邢俊然自然是不愿意的,每年的束脩都要一两银子。但邢老夫人不愿意,以死相逼,邢俊然又去了学堂。

邢老夫人为了挣钱,一个人做很多苦活。她给人家常年洗过衣服,到地里干过重活,在饿得实在不行时捡过别人扔下的菜叶子。

为了一口粮食和邻居吵过架。

幸好邢俊然天资很好,加上家里突发的事故,让他变得越发的沉默努力起来。

当初教导他的夫子是个老秀才,看他这么努力,是个有前途的,便邢老夫人提议,让自家女儿和邢俊然定下亲事,老夫子便名正言顺的供养邢俊然读书。

在那时,邢老夫人同意了,在她看来,这对邢俊然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读书考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夫子一家人一供邢俊然读书就是十几年。不过幸好邢俊然中途虽然历经失败和沮丧,最终结局是好的。

邢俊然考了两次终于被钦点进士及第,后因朝中无人,被分配到一个荒凉贫穷的西南小县城当县令。

那时邢俊然正值意气风华,心里满腔热血抱负,对待西南小县城不以为意。他知道自己自小过的苦,便想要改变更多贫穷人的命运。

他在那个西南小县城中一蹲就是九年,这九年中自己家里仍旧是一贫如洗,邢老夫人和邢夫人都是穿着带补丁的衣衫。

邢俊然的俸禄不多,加上地域偏远,发放的不是很及时,偶尔还会被人克扣,到手能有一半都算多的。这些银钱都是老夫人在拿着,精心算计着一家人的吃食。

因为营养不足又过于操劳,邢夫人怀的第一个孩子自然流落了,又过了好几年才怀上第二个,这个孩子就是邢云起。

邢云起长到四岁时,连在家中大口吃肉都是奢侈。

不过那个贫穷的笑县城倒是被邢俊然治理出来另外一番样貌。

后来明安县令贪污受贿被斩杀,无数人想前往明安。皇帝挑选了很久,挑中了邢俊然。皇帝知道邢俊然的家世,加上他这些年意志坚定又清正廉洁,便把他调往江南安明任职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