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章 父子天伦

李渊说道:“如今这大争之世,天下争霸之人无数。我大唐,能否走到最后,能否笑傲群雄,仍是未知数。朕不希望,李唐的天下灭掉,希望你能鼎定天下。”

李世民道:“请父皇放心,儿臣自当全力以赴。”

他听着李渊的谆谆教导,眼眶却是有些发酸,觉得这一幕太难得了。

曾几何时,李渊时常教导他,谆谆告诫,传授他战场上的事情,让他读书习武。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李渊便已经不再耳提面命的和说心里话。

如今,李世民又有了这样的感觉。

李渊摆手道:“去吧!”

“是!”

李世民转身退下,脸上神情也是颇为轻松。他走出宫殿后,便去忙手中的事情了。

……

洛阳,蜀国帝都。

王灿回到帝都,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开,整个蜀国上下,一片欢欣鼓舞。

此时已经是到了年关。

新的一年,万象更新。

王灿又老了一岁,只是如今的王灿,丝毫不显老,那一张脸看过去,便仿佛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一般,这得归功于他武功的精进。

在新的一年,王灿一开始便忙得脚不沾地,因为要处理的事情太多。

此次攻打刘邦,许多人立下功勋。

该嘉奖的,得嘉奖。

该提拔的,得提拔。

这一项项事情忙下来,足足进入二月份,王灿才开始松懈了下来。

这一日,王越急匆匆来到宫中。

王越早已上了年纪,但随着天气灵气复苏后,他内息流转,武艺有了突破,满头的白发早已经渐渐转为乌黑,整个人也恢复了活力,脸上褶子都已经全部消失。

他依旧掌控着王灿的情报渠道。

王越来到王灿的面前,行礼后说道:“陛下,大唐方面传回了消息,我们要掳走戴梓的计划失败了。我们的人,实施了三次计划,但每一次都失败。如今,已经很难接近戴梓。”

王灿顿时皱起眉头。

他对戴梓是势在必得的,因为戴梓的重要性无与伦比。

作为一个从后世穿越回来的人,他更清楚武器先进带来的好处。所以,他一得到戴梓的消息,就恨不得立刻把戴梓带到洛阳来,让戴梓替他效力。

王灿问道:“后续还有带回戴梓的计划吗?”

王越道:“暂时没有计划,因为实在是无法靠近戴梓。但请陛下放心,老臣会安排好一切,我们的士兵,还会再次行动的。”

王灿听完,却是摇了摇头。

一次两次三次都失败了,他不认为靠王越的人,能够把戴梓带回来。

“来人!”

王灿吩咐一声。

一名内侍进入,王灿吩咐道:“派人去通知庞统和郭嘉,让他们两人入宫觐见。”

“喏!”

内侍得令,便立刻去安排。

王越见王灿不满意,内心也是有些忐忑。他也想要把戴梓带回来,可麾下的探子几次出手都失败,还死了许多暗装,他无比的心疼。

李世民道:“玄龄的判断,朕也相信。那么,如何破解王灿的计划呢?”

他最终选择了相信李靖。

不论是自身和李靖的友谊,亦或是他出于国内政治上的考虑,都希望李靖能坚持到底,始终站在他的这边。

杜如晦开口道:“皇上,其实要破解王灿的计划,倒也简单。”

李世民道:“怎么办?”

杜如晦回答道:“皇上只需安排哨探,到蜀国境内,宣传一句话即可。”

李世民道:“哪句话?”

杜如晦道:“公如青山,我如松柏。青山常在,松柏长存,永不相负!”

李世民思索了一番后,脸上也露出赞许神情,道:“克明的建议,很是不错。”

克明,是杜如晦的字。

作为李世民麾下的臣子,杜如晦也是才思敏捷,极有主见的。

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吩咐道:“无忌,宣传消息的事情,便交给你来安排了。让探子尽快把消息传出,要传到李靖的耳中去。”

“臣遵命!”

长孙无忌抱拳便应下。

李世民又看向袁天罡,道:“袁卿,你观察天象,如今的天象显示,这大争之世是什么情况?哪一家,能走到最后。”

袁天罡回答道:“回禀皇上,如今的天象很古怪,看不出任何的迹象。臣认为,这极可能是天下大变造成的,以至于天机蒙蔽。”

李世民闻言,却是叹息一声。

原想着,利用袁天罡的能耐,在占据先机,没想到连袁天罡都无法推算了。

李世民继续道:“李靖败给了王灿,全军覆没。李勣的大军,即将撤回荆州。那么接下来,我们当怎么做呢?”

众人脸上神情,都凝重起来。

王灿不好攻打。

甚至,王灿简直是一块铜墙铁壁,根本就打不进去。

不论是此前派遣李孝恭北上,亦或是现在,派遣李靖去驰援刘邦,一切都失败了。

长孙无忌正色道:“皇上,臣认为蜀国不好对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没必要和蜀国再继续交锋。因为继续下去,那也是我们实力受损。臣认为,眼下可以先夺取交州。如今赵宋方面,开始派遣兵力往交州去,我们先一步夺取交州,作为我们的大后方。如此一来,才能进可攻退可守。”

杜如晦说道:“长孙大人的意思,便是先和赵宋开战吗?”

“是!”

长孙无忌道:“我们要打仗,那也是条软柿子捏,何必要和蜀国继续硬抗呢?先在其他地方,扩张实力,增强力量。然后,再和王灿交战。”

杜如晦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

房玄龄也道:“皇上,臣赞同长孙大人的建议。先打下交州,掌控一个稳定的后方,再来考虑对付王灿的事情。”

“就这么办。”

李世民也是直接应下。

他和麾下的一众臣子,商议着国内的政务,把诸多事情也一并敲定,才让众人退下。

这时候,一名内侍走了进来。

内侍禀报道:“皇上,太上皇有请。”

李世民闻言,眼眸眯了起来,思索着李渊请他去的目的。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很让李渊愤怒,更逼迫李渊禅位,更是让李渊心中充斥着怨忿。

很多时候,李世民不想面对李渊。

因为每一次面对李渊,李渊都会喝骂个不停,老是旧事重提,说着以往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