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朝大军营地行去。
……
楚军营地,中军大帐。
张允瞪大眼睛,伸手指着坐在主位上的蔡瑁,厉声喝道:“蔡瑁,王灿狼子野心,蔑视主公,你难道不明白吗?”
蔡瑁淡淡的说道:“张将军,我们和王灿还是盟友。”
张允的话在理,但态度却让蔡瑁不高兴。
张允大喝道:“狗屁盟友,王灿就是白眼狼,肯定会对荆州下手的。”
蔡瑁看了张允一眼,沉声说道:“张将军,你能够想到,难道主公就想不到吗?正因为如此,主公才会和刘备结为盟友,让刘备攻打宛城,能够对王灿造成威胁。而我们领兵从襄阳出发,牵制王灿的大军,目的就是让王灿无暇顾及刘备。”
张允气呼呼的坐下来,说道:“牵制?牵制?你看王灿嚣张的模样,他会坐视刘备攻打宛城吗?肯定不可能的,到最后我们还得和王灿刀兵相向。”
顿了顿,张允说道:“与其如此,不如先发制人。”
蔡瑁摇头道:“主公明确的说了不准我们擅自撕毁盟约,明白吗?”
张允不忿的说道:“都到这个地步了,还顾及盟约。我们和王灿的盟约就是一张废纸,王灿想打荆州,随时都可以。主公如此顾及,甚为不智。”
张允大袖一拂,说道:“我乏了,回去休息了。”
说完后,张允转身离开了营帐。
蔡瑁望着张允的背影消失,微微叹口气。
这次他带着大军来牵制王灿,实在是难上加难。今日蔡瑁原本是准备想让王灿停止进兵,留在此地的,但被张允搅和一番,弄成了这幅模样,让蔡瑁非常头疼。他想了想,拿起笔,将今日的事情全都记下来,用信封装好。
旋即,蔡瑁喝道:“来人!”
话音落下,营帐外走进来一名士兵。
蔡瑁当即将信封交给士兵,说道:“事情紧急,以最快速度将信封送回襄阳,交由主公定夺,必须亲自交给主公。”
“诺!”
士兵回答一声,拿着信封转身离开了营帐。
ps:四更之三;
蔡瑁见张允和王灿争论不休,心中暗暗摇头。
昔年,蒯越、蒯良和他都曾和王灿争辩,最终却被驳斥得哑口无言。
张允一介武夫,不自量力和王灿较量,简直是自取其辱。
当然,从张允看待问题的角度出发,甘宁带着一群贼匪为祸荆州,是作恶多端,而王灿庇护甘宁,不敬刘表,蔑视两家的盟友关系。
但王灿稍微做出一点改变,说是为了荆州而特意派人说服甘宁归顺,让甘宁从此再不侵犯荆州。这样的论调,让张允无言以对。因为按照王灿的说法,荆州应该感谢王灿,可结果却是张允非但不感谢,反而苛责王灿。
一时间,张允面颊发烫,脸上的表情也尴尬不已。
张允被王灿驳斥,蔡瑁不得不站出来。他和张允都是刘表麾下的将领,而且张允还是刘表的外甥,于情于理蔡瑁都不能袖手旁观。
蔡瑁抱拳说道:“荆州蔡瑁,见过蜀王!”
王灿一脸冤枉的表情,大声问道:“蔡将军,本王很不明白张将军为什么对孤存有偏见。也不知道张将军刚才的态度,是否代表着楚王的立场。若真是如此,恐怕本王得考虑一下和荆州的关系,盟友可不是这样的啊!”
蔡瑁闻言,脸色大变。
刘表让他尽量避免和王灿交锋,就是不想和王灿撕破脸皮。
但眼前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妙了。蔡瑁见王灿态度强硬,大感头疼,又偏头瞪了张允一眼,若非张允大放厥词,也不会让王灿有发难的机会。
蔡瑁满脸愧疚的表情,再次拜道:“蜀王,张将军性子耿直,脾气暴躁,受了小人的蛊惑,才会有此言论。若张将军有不当之处,瑁在此替张将军赔罪,请蜀王谅解。”
张允见蔡瑁认错,更是生气。
他说出来的事情都是事实,但王灿一番狡辩,才变成了王灿是好的。
即使张允哑口无言,心中仍然坚持己见,认为王灿狼子野心。
王灿瞥了眼张允,语气不咸不淡的说道:“本王事务繁多,不似张将军那般空闲,整日惦记的只有这点芝麻大小的事情。本王的案桌上,还堆着无数的案牍,都需要本王亲自去处理,哪有闲工夫惦记些陈皮烂事儿。”
说完后,王灿挑衅的看了张允一眼。
王灿虽说不计较,却并非如此。
蔡瑁听后,暗道不好,心说王灿睚眦必报,果然惹不得啊!
张允却忍不住了,铿锵一声拔出腰间的战刀,对准了王灿,大吼道:“王灿,汝一介黄巾贼,欺人太甚!”
这番话,让王灿勃然变色。
他目光如刀,死死地盯着张允,厉声喝道:“张允,单凭你拔刀指着本王,单凭你刚才的一番话,孤就可以治你大不敬之罪。楚王也是贤德之人,麾下却养些桀骜不驯,没有一点教养的人,看来‘贤德’之名也不过是妄加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