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面露思索之色,突然问道:“为先你不会是黄巾的一方统领吧?”
王灿点点头道:“郎中令大人一语中的,王灿确实是汝南黄巾统领,此次前往洛阳,便是准备归顺朝廷的,不过不管如何,王灿黄巾贼的称呼是背上了,这是不可能抹去的事实,所以先生就不要勉强了,若是拜先生为师,不仅对先生影响甚大,而且王灿也不可能长时间呆在先生身旁伺候,必须要回到汝南的。”
王灿一脸诚恳,朝蔡邕拜了一拜。
“你把老夫当成什么人了,老夫岂是那种贪生怕死,沽名钓誉之辈,老夫就一句话,你愿不愿意拜老夫为师?”蔡邕一脸怒色,喝斥道。
王灿愣了愣,没想到蔡邕还真要收他为徒?
可是,蔡邕这样的老狐狸,会是真心的?
李儒见王灿发愣,伸手拉了拉王灿的袖袍,王灿顿时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朝蔡邕磕了三个响头,恭敬的说道:“学生拜见老师!”
李儒目光闪烁,阴鸷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
对王灿,李儒心中是充满了好感,引为知己,尤其是王灿说到李儒为董卓立下的四大功,更是说到了李儒的心坎里去了。再说了,李儒也是无法无天之人,对王灿的身份根本就不介意,因此才会极力促成王灿拜蔡邕为师。
其实李儒心中还有一个想法,王灿拜蔡邕为师,蔡邕又效力于董卓。
这种的情况下,王灿也是要效忠董卓的,而且王灿说出身份是汝南黄巾的时候,李儒心中就更加迫切的想要拉拢住王灿了,只要王灿拜蔡邕为师,双方之间的师生情谊定下,而蔡邕是不可能离开洛阳的,就算王灿有事情需要回汝南,但是有蔡邕在洛阳作为人质,王灿也得听从董卓的安排。
李儒想到自己走了一招妙棋,心中便更加的得意起来。
蔡邕心中也是高兴无比,赶忙将跪在地上的王灿拉起来,大笑道:“好,好,老师能有你这样的学生,当真是天赐佳徒与吾……”
王灿心中也是高兴无比,有蔡邕当老师,至少王灿将来的又宽广了一些。
李儒这时候说道:“为先,既然你是入洛阳归顺朝廷的,准备什么时候拜访董太师?”
ps:今日四更,第一更,吼两声,求收藏,这是对俺最大的支持了,求收~~~藏~~~
王灿的声音不大,却是斩钉截铁,语气中透出一股坚定和自信。
蔡邕和中年男子闻言,脸色都是瞬间变得非常古怪。
蔡邕叹了一口气,眼中透出一抹凄凉,目光望向刚刚走入大厅的男子,眼中透出一抹求证的眼神。
中年男子一脸古怪,神色复杂。
不过男子的神色瞬间又恢复了平静,笑着问道:“李儒为什么要杀少帝?”
王灿眉头微皱,脸上露出一抹思索之色,结合先前男子的举动,他心中隐约有了答案,不过王灿却没有点破,继续说道:“董卓废少帝刘辨,立陈留王皇子协为献帝,虽然行废立之举,威慑百官,然而少帝却是灵帝立下的正统,不管董卓如何做,献帝的来历总是不正统的,纵然百官惧怕董卓,然而朝廷官员仍有不少是心系于少帝身上,想要转变朝廷官员的心思,承认献帝是正统皇帝,唯一的变法便是杀死少帝,去除献帝唯一的威胁。”
中年男子冷笑道:“杀不杀少帝有什么区别,大权不都在董太师身上么?”
王灿大袖一挥,嗤笑道:“这是武夫之论,没有脑子的人才会说大权在握,天下之人便是任由揉捏,可是真正的智谋高深之士便不会这么想了。”
王灿意味深长的看了中年男子一眼,眼中闪过戏谑之色。
“哦,这是为何?”中年男子神色古怪,脸上露出一抹尴尬。
王灿道:“斩草除根,收人收心,少帝若是活在世上一天,就能对献帝形成威胁,因为少帝是灵帝立下的正统,说不定那一天有人站出来反对汉献帝,亦或是将少帝救出朝廷,然后便可以拥帝自立,与董卓立下的献帝分庭抗礼。而若是杀死少帝,不仅斩草除根,剪灭了献帝的威胁,同时也使得朝廷百官不得不将心思放在献帝身上,因为灵帝只有二子,献帝与少帝,这两人都可以做皇帝,但是死去其一,剩下的一人便是正统,不管皇位的来路是否正当,百官心中也只有承认剩下的一人。杀死少帝,便是斩草除根,收拢百官之心,更重要的是董卓连少帝都敢杀死,百官还敢和董卓做对么?这人啊,都是怕死的!”
王灿朝中年男子拜了一拜,道:“不知王灿之论何如?”
中年男子叹息一声道:“鞭辟入里,直指要害!”
顿了顿,中年男子又问道:“你早就揣测出了我的身份了吧?”
王灿笑了笑,躬身又朝中年男子拜道:“汝南王灿,拜见郎中令,李儒大人。”
李儒笑着扶起王灿,然后走向蔡邕,一脸的笑意:“蔡先生,恭喜蔡先生收得如此良材作为弟子,儒当真是欣羡无比啊!”
王灿正色道:“郎中令大人,王灿不过与先生一面之缘,哪有如此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