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梁夫人要的翡翠系列。
这给陈家拉了一大笔的单子。
几位少夫人出手阔绰,也不用写什么契书,直接全款,还说不够再说,按照了弟妹的嫁妆给的,这银票用匣子装都是沉甸甸的。
要等来年了。
如今已经十一月,自是来不及了。
霖哥儿本来到了两浙还略有些无聊,因为王坚和苏石毅要分销卖罐头,他帮不了什么忙,现如今可有活了,从梁府回来后开始整理画稿,还要写写画画在添几笔,多些旁的款式样子。
黎周周要去一趟唐州了,见霖哥儿这样便留了几人,让霖哥儿没事了带人去逛逛街,多看看铺子里摆的,要是和花样有关的,也别怕花钱,他报销了。
这下霖哥儿本来是胆小不想出门,可如今是胆子肥了敢踏出去了。
两浙水路到唐州,路程快,当然还要陆地在折腾一天才到唐州城,不过罐头货也之前那么多了,两浙消耗了一半,剩下一半送唐州。
梁从人还没到,黎周周同王坚住几天。
“老板,苏石毅和孟见云怎么还没回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王坚还纳闷,这俩人说是去给唐州知州府送五小姐的家书,早上去的,怎么去了一天,傍晚了还没回来。
黎周周则说:“他俩替我跑腿办事去了。”
王坚本想问什么事,可一看老板不说话翻开账本的样子,便把一肚子好奇咽了回去,老板不说他就不问了。黎周周在唐州也不是干等,亲自带人带罐头上唐州客栈去推销了。
第一站自然是最初落脚唐州的客栈。
这客栈财大气粗的,见是昭州黎老板,是昭州货,当即先各买了一罐子。其他的小食肆多是买菠萝罐头,有的还买了虾肉、鱼肉罐头。
荔枝罐头嘛,黎周周没卖,留着给京里。
没等两日,梁从就匆匆忙忙到了,“上次听你说什么罐头,这东西厚重,我备了十五辆车队,不信拉不下了。”所以才晚了一些。
“十五辆,那可以。”黎周周带着梁从去库房。
梁从立即傻眼,这堆得高高的一坛子一坛子的,“酱菜?”
这就是傻话了,黎周周能把昭州的酱菜卖到京里去?谁稀罕?
“多给你留了荔枝罐头,唐州我只卖了五十罐——”
“等等,什么东西?黎哥,你刚说荔、荔枝罐头?”梁从可惊了,眼睛都瞪直了。
黎周周比梁从大,两人做买卖打交道几次,梁从对着黎周周也不像最初是因为主人才多尊重黎周周,而是钦佩黎周周的本事,叫一声哥也是尊重,并没半分别的心思。
“昨个零散卖,还剩半罐子荔枝罐头,这天气冷还好着,你尝尝?”黎周周问。
零散卖的自然不可能每每给你免费拆一罐,这东西太多,不像胡老板那般一要许多,只能拆一罐分散着尝,好在天冷能放。
梁从自然是乐意,也不在意吃剩的,等他一尝,当即是拍板了。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全要!”
“荔枝罐头我卖的贵。”
“多贵?十两银子我也成。”梁从心里算账,这一坛进十两,他敢卖二三十两,如今冬日,天冷,京里能有什么新鲜果子?都是干货果子,什么枣子、梨片,这有什么新鲜的,这罐头瞧着就和新鲜果子没区别,又是荔枝,不然卖一百两也成——
都有歌说了,千里红颜一笑,马儿累,荔枝来。
可不得值百两了。
黎周周:“……三百文一罐。”
“……哥,你可真是。”梁从也笑了。
“荔枝有早荔,三四月一批,六七月是正当季,还有晚一些的那就八月九月都有了,今年时间耽误了,所以东西少不好保存,以后每年荔枝下来,我都会送一批往两浙,走的水路再过来。”
“新鲜果子不好放太久,做成罐头能放半年之久,不过天气凉爽些更好放,热了自然少一些日子,我尽量按照荔枝出货时间早早送,三、四月的货最快四月底,时间你自己掐,依次推,让人留在唐州来等也成。”
梁从想了下,还真在唐州买了个小宅院,同昭州商黎宅一般,用来放货,平时早几日来等昭州货用的,不好老住客栈。这且不提。
黎周周跟梁从说清楚了,还有罐头没开,能放三四个月,开了那就尽快一两日吃完,夏日里开了就别隔夜了……
梁从都记下了,还想给黎老板抬一抬荔枝价钱,他肯定卖的贵,三两银子都少了,起码卖十两一坛。
“我卖别人也是这个价,单问你多收不好,而且以后每年三季的荔枝。”
梁从一听三茬荔枝,那可真是一年到头都能吃上荔枝了,哪里像以前那般稀缺少有,这样一来还真不能卖太贵。罢了。
“我们兰香阁自从进了昭州货,口碑倒是好坏不一了,都是夸东西好,可价钱便宜缺了东西了。”梁从玩笑道。
梁从一来,罐头是彻底卖完了。
且说唐州知州府,知州夫人念了女儿来信,天大的好消息,五娘有了身孕了,这是嫁进去没多久就有上的,才三个月刚过——谢天谢地,天大的好消息。
知州夫人感念一通完了,再看这信,真是没想过,自家五娘嫁那么远,同年竟能收到五娘来信,还是昭州商给跑腿送的。
“五娘说在梁府见到了昭州商,那夫郎老板还管五娘婆母叫梁伯母,你说这——”知州夫人拿不住了,就没见过这样的商贾,怕是身份不简单。
知州大人则是肯定了,“这次昭州商卖的罐头沉重,走的就是昭州通两浙的水路,要是没打通关系怎么可能?原以为是个小小商贾,倒是小觑了。”
“可不是嘛,原先以为同梁府沾了点边,是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借了名头,没成想——幸好当日也没怎么慢待,人也客气,每次来唐州卖什么东西,都送几份到咱们府里,瞧我说忘了罐头了,一会尝尝?”
若是以前,知州大人肯定不在意,昭州远路能有什么,现如今则是卖一份脸面,那是给的两浙梁家。
“尝尝吧。”
等罐头一打开了,夫妻二人瞧见这一碟子晶莹剔透的圆球,再看那随礼的帖子上写的荔枝——
当即!!!
寻常百姓吃不起荔枝罐头,可菠萝罐头是能尝一尝的。
就像梁从所说,中原、北方这都秋冬了,能有什么新鲜的果子?现如今寻常百姓家里,若是吃果子,那就是本地十月多下来的果子,洗干净切片晒干了,成了干果。
像是中原多吃干枣、柿子饼。
宛南州城北角里有一家小食肆,这家店卖的是羊肉汤,开店的是两兄弟,弟弟左手有些不利索,哥哥腿有些跛,可能因为这关系,两兄弟做买卖十多年,从没为利益闹过要分家念头。
一人力短,兄弟二人合起来了,才能顶人家全乎男人,自然是要守望相助,才不会被欺负过去了。
这家小店不大,不过每月盈利也不少。
不然这样残缺的俩兄弟如何各自娶妻生子的?自是有些门道。
兄弟二人做的羊肉汤那是味道鲜美却半点不腥膻,里头的羊肉也给的料足,喝汤还送一张脸一样大的薄饼子,饼子是死面的,自然不是精白面,里头掺了地瓜磨成的粉、小米,烙出来,是略微发黄的颜色,吃起来口感不像白面那么精软,还有点糙。
可这糙也有糙的好,泡了羊肉汤,硬的饼子略略吸一下汤汁,那滋味可不能提了,一个字——香!
一碗汤下肚,唏哩呼噜连着一张饼,就是个成年男子也是吃的肚子饱圆,若是女子吃,那一碗汤送的饼,还够家里两张孩子的嘴。
若是老熟客,不够了,老板娘勺子还能给你再添半勺汤——自然这次送的汤那不能给你打多少肉了,只有汤。
四口的一家子,两碗汤是够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