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花颇有同感点头,还要拉扯别,旁边顾父咳了咳,等不下去了,说:“你们上那个肥是啥?真田里收成就那么好了?”
“是啊。”顾兆接了话,这次给了直接话,“旱田里就是麦秸秆烧草木灰,平日里犁地也不用,烧了麦茬就成,麦子窝个冬,来年开春雨雪化了没几天再追一次肥,粪便、尿、草木灰,还有添着水,不怕稀,上就成了。”
“这是你琢磨出来?”顾四问。
顾兆嗯了声,“我看书上,跟着爹说了,爹说试试看,没想成了。”
顾四还反应了会啥时候跟我说,然后才想起来儿子说爹是黎家那位,顿时想起来儿子顾兆入赘上门成了黎家人,一时心里说不上来啥滋味。
顾兆不等再问,把水田肥法说了,还说今年第一次试也不知道成效咋样,想着要是好用了,过年时回来跟家里说。
顾父便点点头,这茬算揭过。李桂花还有一事,挤出个笑脸,说:“兆儿,你读书好有文化,能不能给狗蛋起个大名?”
原本收了黎家十八两,李桂花想着送虎头去念书,可后来怀孕大着肚子,家里房子不够使,要盖房子,又生了个小儿子,这些事堆着一起,李桂花歇了送虎头心,想着先把房子盖起来,缓个几年,送狗蛋去读书。
花钱请赵秀才起名字,李桂花舍不得,这不是有现成吗。
顾兆虽然没功名,但也认字读书,总比他们泥腿子起强吧?
“成啊。”顾兆也不问李桂花对狗蛋啥盼望期许,总之不可能是平平安安健康,大抵是聪明有前途能发财,他想了下,说了几个,都是光辉灿烂有希望好意头。
李桂花选中了顾晨,“这个好,狗蛋就是早上生,太阳出来了,嗷嗷叫,以后一定是个有出息。”
顾狗蛋便有了大名叫顾晨。
说完话没多久黎周周和相公便要走,李桂花满脸笑容将黎周周哪来篮子装满了枣子,送两人到外头,一路还说:“家里最近要盖屋子,到时候盖好了,让铁蛋过去请你们回来吃酒。”
“好。”黎周周答应上了。
可能今个顾兆没闹幺蛾子吃李桂花肉,占便宜,反倒李桂花还替小儿子讨了个吉利名字,对着黎周周顾兆两人也有几分真心,真是满脸笑意。
送完了人,李桂花还想,幸好顾兆上门入赘了,不然还要她供着继续读,哪里敢吃肉敢盖大瓦房,现在都是黎家累赘,府县官老爷都说了,顾兆读书没啥指望了,黎周周还不死心,真是可怜。
之后日子,黎家生活回归往日平静。
黎周周又抱了一只猪崽、十只鸡仔,相公倒没说什么,后来黎周周晓得了,这些鸡仔、猪崽相公也会帮他喂。
“不用,相公你去好好读书。”黎周周说:“现在还没到农忙时候,我忙过来,家里就喂养这些,没别活了。”
顾兆便答应,他前段时间确实精力放在田里太多。七月份农假,朱秀才从府县回来带了两本手抄本,还带了一份自己做摘抄笔记,顾兆自然是感谢万分,跟朱秀才说了一下午。
朱秀才说他基础尚可,就是缺少变通,要是明年下场可能危矣。
顾兆便说没想明年下场,后年再试试看。
他现在一个月去赵夫子那里九天,赵夫子基础还是扎实,又带孙子赵泽,顾兆便和赵泽一起重新复盘巩固了一遍四书五经这些基础科目。
朱秀才带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一本是大历大儒撰写《益国论》,说是熟读这个,可以帮助开拓思维有助写策论,如今在位康景帝很推崇。
这本书可能是各个府县官学必读之物了。
《益国论》不厚,全本一共七篇,中心思想是民为重,重点讲了百姓赖以生存田,赞颂大历开国皇帝英明,税率低,轻徭役,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然后歌颂称赞如今康景帝励精图治开启盛世,最后来了句警醒,意思税率现在可以了,不敢在往上加了。
又谈了商业,骂了贪官污吏,蠹众木折,易坏国之根基。
这位大儒写言之有物又很中和,开篇便夸康景帝,写农田就写康景帝在位时亲自农耕,时常为了百姓地里庄稼收成忧愁夜不能寐,如果大旱时便亲自去往天坛祈福,然后没多久雨就下来了,老天爷也为康景帝感动如何如何。
再说自己观点,最后祝福希望国家长治久安盛世灿烂不衰。
历来历代都是商最末,可这篇谈了商人价值,自然是夸皇帝先,吹完彩虹屁才说一些自己想法,比如商人税收可以少一些杂税,如今税目太多等等。
朱秀才谈起时,极力推崇夸赞便是田根本篇和盛世篇,其次是蠹政害民篇。
顾兆倒是很喜欢经商篇,不过从这本书排序,还有朱秀才以及官学老师推崇来看,如今在位康景帝更喜欢中庸之道,上位者对经商还是鄙视。
至于蠹政害民篇,顾兆觉得上位者可能也不是很喜欢,都说了康景帝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盛世太平,都盛世太平了怎么可能还有这么多蠹虫?
基层考秀才,还是别想策论写花样立意出新,先苟随大流。
最稳妥便是民为重总结夸夸篇和田根本。顾兆仔细读,有什么想法不懂去问赵夫子,赵夫子一瞧顾兆拿是大儒《益国论》,先看了半天,然后让孙子赵泽抄了本。
这是占顾兆便宜了,毕竟顾兆买这个可花了一两半银子,不过顾兆没说什么,就和现代发教材一样,一个班那么多同学都是看同一本教材,有学习成绩好考好,有差。
这个没啥。
要是赵泽能顺利考上童生,顾兆也替赵泽开心。
赵夫子一辈子读书人指望梦想都压在九岁孙子肩头,一起读书时间,赵泽看着只管读书,旁都不干,吃个饭都是他娘恨不得喂嘴里,赵泽能多看几眼书。
明明是小学生年纪,赵泽却稳重老成,小小身子整日责任就是学习看书默书,没见玩过笑过。
因为赵夫子占了便宜,当天还好心留顾兆在家吃便饭,当然顾兆没答应谢辞了,赵夫子家用餐氛围,他怕吃不好消化,还不如回家吃。
顾兆踏实看了半个多月《益国论》,全篇背诵,包括彩虹屁。看看人古代大文豪彩虹屁,到时候自己硬着头皮没得写了,还能好文好句逐句摘抄分析再夸一遍。
嗯。
他就是这么想想。该读还下功夫还得认真。
等一晃神,水田里稻子已经熟了,到了收庄稼时候。村里九月份上了肥,随着一天天过去,如今到了收成时候,反倒心里松快了。
就和黎大一样,都是庄稼老手,上手一摸沉甸甸稻穗心里八-九不离十,不知道好不好,反正没差,最坏不过就是白瞎了一袋石灰钱。
没种坏已经是天大好事了。来自老实本分后来后悔上肥庄稼汉。
稻子和黄米差不多一个时间收,稻子能早半个月,刚好收完弄完收黄米,再说就是黄米晚几天也不怕,先紧着稻子。黄米家里人少就种个一两亩,也不敢多种,怕旱田不肥,来年麦子长得不好收不了多少。家里人多就多种一亩。黄米都是自家吃,村里没人卖。
稻米就不一样了,金贵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