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在镜子上方搭一个支架然后趴在支架上一点一点加工,反倒是最外圈的最简单,只要站在地面就可以,姿势上都可以轻松许
多。
现在中心部位都加工到位,最外圈虽然还需要进一步加工,但并不是说加工精度不足。按照项目组的要求,精度低于二十纳米
,而测出来的部分是精度在十八纳米以下,加工到这个地步已经足够完成任务了。但是从整体效果来说,外圈的加工精度和内
圈是不一致的,内圈能达到五纳米的精度,外圈还差不少。
郭泰来不交货,是因为想要内外一致,这是手工加工大师的骄傲。可对于大麦哲伦望远镜项目组来说,这却是极品好消息了。
正儿八经的美国高科技光学公司,一块镜子生产需要十年,郭泰来这里,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两年半,这还是郭泰来动不动出去
玩两个月飞机驾校,动不动失踪一个月,动不动全世界玩一圈的结果。要是郭泰来平常就一心一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老老实实的制作的话,那该
有多快?
固然这镜片打磨交给美国的公司,能让美国掌握大幅面高精度的镜面精磨技术,可是,作为合格的资本家,项目组的那些投资
人和科研学者们,愿意等那么长时间吗?同样的价钱,加工质量高,交货期短几倍,用谁的?里外里算下来,这么长时间里要
养着一堆项目组的人,工资奖金项目经费流水般花出去还出不了成果,不用合格的资本家,自由市场的小贩都该知道选哪个吧
?
从科研人员的角度来说,镜片完成的越早,整体项目进度就会越快,完成之后出成果就越早。既可以给投资人交代,又有自己
的研究成果和名声,一个很快就能启动,一个要等几十年,用哪个?自己累累巴巴的处理,然后一直到退休都没用到大望远镜
,便宜了后来人吗?为谁辛苦为谁忙?美国人就这么有奉献精神?
测试结果一发回项目组,整个项目组都炸锅了。按照这个测试结果,大镜片其实已经可以交货了啊!T先生要精益求精,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