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翻看了笔记本,又将笔记本交给了几位教授,教授们也都是对词曲创作有所了解的,郭怀玉的笔记本对他们来讲说服力很强。
“那么,沈先生,您的创作笔记呢?”记者问道。
“已经遗失了。我的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奖,离婚,搬家,很多东西都遗失了。沙海其实是我早年的作品。”
“您多大?”屠苏教授问道。
“二十六岁。”礼堂里发出一阵轻笑。
“您说您的笔记遗失了,那您可以说一说创作历程吗?”
沈樾轻咳了一声,“沙海是我看一部记录片的时候得到的灵感。”他之前曾经问过郭怀玉创作历程,郭怀玉可以说是知无不言,“人类和沙漠之间的历史深深吸引了我。”
“那您可以解现场弹奏沙海么?”记者几乎是带着坏笑的,他当然全面了解过沈樾的历史,他从来没有受过除了“音乐课”之外的任何专业音乐教育。
“当然可以。”沈樾起身站了起来,来到小礼堂的钢琴前,“王小姐,能否请您再次演唱沙海?”
“好的。”王荔荔也站了起来,站到了麦克风后面,现在他们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她心里祈祷沈樾最好有点真本事,不要连钢琴都不会弹。
沈樾坐在钢琴前,他实际上没有真正碰过钢琴,掀开琴盖就用了足有两三分钟,打开之后,他终于找到了“感觉”弹奏了起来。
王荔荔伴着音乐唱完了沙海,所有人保持了谨慎,毕竟会弹奏并不代表沈樾就是原作者。
“沈先生。”郭怀玉站了起来,“您能解释一下歌词里面的淹没城市,指的是哪座城市吗?后面一段重复的那句词是什么意思?”
沈樾愣了一下,“城市是泛指,沙漠淹没了许多城市。”
“是的,但在这首歌里,城市指的是楼兰,后面重复的词是古阿拉伯语的楼兰。”
“那只是无意义的哼唱。”沈樾恼火地说道。
“各位,你们可以从笔记里看出来,我一开始觉得整首歌少了收尾,我不想用那种特别激昂的收尾,而是想用渐渐消失的效果,后来我的一位维族同学跟我讲了楼兰的故事,告诉我古阿拉伯语的楼兰怎么说,我觉得词的韵律很有趣,就将它用在了歌里。”郭怀玉说道。
坐在观众席中间的一位高鼻深目的维族人站了起来,“我作证!最后一段是古波斯语的楼兰!”
坐在最后一百的薛琳知道,这一波稳了,沈樾脸涨得通红通红的,站了起来,“你们!仗势欺人!欺人太甚!莫欺少年穷!”
他一定会回来的,他有那么多后世传唱几十年的经典金曲,一首沙海算什么啊!
作者有话要说: 高丸是防河蟹故意写错的。</div>